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雨城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研究

2021/10/09  浏览量: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川西门户、雅安市中心城区、革命老区,其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传递好“交接棒”,做好接力跑的“冲刺交棒”与“起步接棒”,直接关系到“三农”领域的稳定、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脱贫攻坚战则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和推进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这场硬仗,必须聚焦“三农”推进“三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增强发展能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全区脱贫攻坚开展情况及成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

  (一)脱贫攻坚取得成效。近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坚决克服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带动能力弱、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等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以脱贫攻坚为目标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高度融合。2014年,全区有贫困人口3808户11705人,贫困村38个,贫困发生率6.47%。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奋斗,2020年3561户11046名贫困人口“一超六有”全面实现,贫困发生率为0。贫困户增收渠道明显增多,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693元提升至9672元,较2014年提高了259%。38个贫困村“一低五有”全面落实,贫困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今年以来,按照全国、全省统一安排,在全区8个镇和5个街道组织809人开展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集中排查。通过相关程序,新增监测对象24户5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8户25人,边缘易致贫户8户1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8户20人。同时,将为监测对象落实监测联系人,针对监测对象的自身能力和发展意愿,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

  (三)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扶贫产业管理管护的通知》(雨农函〔2021〕26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确保群众长期、稳定、持续增收。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入脱贫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50余场次,培训指导脱贫村农户1300余人,印发培训资料8000余份。深化涉农项目工作,已安排落实脱贫村第一批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项目8个,安排资金1115万元,改善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正在实施中省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110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其中惠及3个脱贫村。

  (四)深化推动农业改革。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上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158家,新培育市级示范社2个;累计实现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17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配合做好2021年中省财政资金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开展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两改”后93个行政村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依法确立主体地位。盘活用好农村集体闲置资产,“两改”后共有村级闲置资产161宗,已盘活闲置资产65宗。实施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担保贷款业务,2021年为35家企业(个人)发放贷款3929万元。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5亩,土地流转规模达到6.89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34%。

  二、存在的主要短板及弱项

  (一)对乡村振兴认识不足。决胜脱贫攻坚后,工作重心逐步转向乡村振兴,而基层对如何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呈现迷茫的态度。如各镇对文明村镇创建认识不足,创建积极性不高,全区仅有4个区级文明镇,无全国、省级、市级文明镇;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部分村干部主动发展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思路不清;在垃圾分类推进中,多数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深入,接受配合难度大,同时因无法匹配分拣员,导致垃圾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

  (二)缺乏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一是专业人才缺乏。乡镇领导职数有限,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有限,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留住人才较难;在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粪污治理等领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二是乡村人员能力匹配度不够。部分基层干部理论水平不高、专业不够对口、眼见不够开阔,乡镇年轻干部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结合村“两委”换届,新进入村“两委”192人,年轻干部较多,存在经验少、不熟悉农村工作、业务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

  (三)需加强产业和就业工作扶持力度。一是“种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总量少,带动辐射面不够宽广、增收带动力不足,相当数量的扶贫种养业农产品销售处于自产自销状态。二是贫困群体中因病致贫和老弱病残比例大,劳动和就业能力低。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贫困户增收普遍带来了影响。需加快落实产业扶持资金,落实扶贫企业减负政策,加大贫困户进厂务工、公益岗位就业扶持力度。

  (四)基层卫生服务存在短板。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受到专业技术力量、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制约,村民能就近就医常见病、多发病,但一些疑难杂症诊治难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三、巩固脱贫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引领脱贫成果巩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引,结合制定“十四五”规划,完善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的引领性总体规划,重中之重是产业发展和生态屏障规划。要完善全区生态功能区、特色产业园区规划,体现区域特色、地方特色,并尽量做到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引领脱贫成果巩固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二)突出产业振兴重点,建立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脱贫成果巩固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重在产业振兴。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产业致富理念,紧紧围绕百亿茶产业、百亿林竹,以建设省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共建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同时,不断提升藏茶、绿茶、油茶、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和提升一批能带动全区茶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链式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注重从资本投入、技术引进、市场开拓方面深化合作,提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推动城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三)突出抓好扶持工作,克服疫情对收入的影响。一是主要围绕“五雅”特色产业,继续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实现“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对贫困村产业的技术指导,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引导和协助贫困村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将销售模式多元化、潮流化、前端化,实现远程下单、直播带货,催生扶贫特色农产品“宅经济”的新销售业态发展壮大。二是拓宽增收渠道,加大贫困户进厂务工、公益岗位就业扶持力度,引导农户与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引导扶贫产品走“高端、特色、品牌”发展之路。

  (四)攻克污染治理难点,建立生态宜居乡村。持续推进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村容村貌、生活污水及垃圾、残膜污染治理的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全区行政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涉农区域基本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标准化、常态化机制。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镇)处理”运转模式,合理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将全区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年度目标考核重点,细化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形成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五)突出监测体系建设,建立预防返贫机制。实施贫困户动态监测、返贫监测和贫困边缘易致贫监测,确保高质量稳定脱贫。跟踪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防止规模性返贫。建立脱贫信息监控平台,专人负责,专人跟踪,形成防止返贫的预警机制。高度重视巩固拓展关注村的识别、认定工作,争取将一批条件相对较差、巩固成果任务重的已退出贫困村和掉边掉角边缘村等纳入全省重点帮扶范围。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确保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持续指导好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

  (六)突出补齐基卫短板,完善卫生医疗保障。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拓宽社会商业医疗保险渠道,并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和个人支付费用,并逐步由贫困户受益拓展到乡村常住人口普遍受益。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要借助疫情常态化防控建设需要,充实加强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强化乡村医护能力培训,增强基层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医治能力。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以及远程诊治的公共卫生医疗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形成多级支撑的卫生医疗保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七)突出汇聚帮扶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开展帮扶脱贫村工作,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确保全区30个脱贫村、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实现帮扶“全覆盖”。二是提升公共服务,加大建设力度。按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一部署,继续加大对脱贫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脱贫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继续加强脱贫地区公共服务建设,推动更多的脱贫村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转变。

  (八)发挥扶持政策作用,推进革命老区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对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打好雨城革命老区的红色招牌,挖掘优势和项目,保护传承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实现红旅融合发展。做强、做大天府旅游名县。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增加雨城老区人民的收入。

  (雅安市雨城区老促会 姚克元  宋振华)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