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聚焦特色优势 加快老区发展

——罗山县“五园”建设情况调研

2021/10/25  浏览量:   作者:罗山县老促会  

  10月21日~25日,河南省罗山县老促会组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文广旅局等有关局委负责人和县老促会部分常务理事,在县老促会会长李继林的带领下,对罗山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五园”创新建设调研,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文广旅局等有关局委召开座谈会,认真总结分析了罗山“五园”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罗山县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多彩田园+”发展模式,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茶园、菜园、果园、田园、庄园”,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全县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园100余个,集中连片的菜园10余个,休闲采摘一体化果园10余个,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主体的田园2000余个,以乡村农庄为主体的庄园10余个,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5亿元,从业人员7000余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000余人,带动1000余户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罗山县“五园”建设总体围绕五个类型来打造:

  一是打造全省层面、具有引领作用的省级茶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县园区规划总面积约 922.3平方公里,涉及我县周党、潘新、灵山、朱堂、铁铺、彭新、青山等7个乡镇、95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共计26.42万人,最终形成27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和10.6万亩产业园区,茶叶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总投资2.07亿元,建设期限2年,计划今年年底建设完成,将逐步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明显、生产要素相对集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质量兴农体制机制健全、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树立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示范标杆。周党镇通过深度挖掘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逐渐形成了东西部两大茶叶生产区,茶业也成为全镇主导产业之一。全镇有15个产茶村,茶叶生产重点村8个,全镇茶园面积4万多亩,茶叶种植专业大户10余户,茶产业规模和效益位居全县前列。灵山茶业有限公司、马鞍山茶林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仙灵牌”、“清茗鑫”,其中灵山茶业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以茶叶生产基地为依托,成立的灵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潘新镇将茶产业作为全镇“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鼓励创新企业经营发展模式,不断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全镇茶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镇山山种茶,户户产茶,可采摘茶园面积2万亩,亩产干茶约50公斤。潘新镇申林茶业有限公司投资600多万元成功引进了亚洲技术最先进的茶叶生产线,新建了高标准生产车间,可日产干茶3吨,不仅茶叶质量有了提升,产值也迅速增收,亩均收入达8000元。

  二是实施信罗同城化城市菜园项目建设。依托沿淮河一带的北部平原,重点发展绿色蔬菜,打造10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建立信罗同城“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尤店乡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在守好“浉淮水岸”的前提下,结合肥沃的土地、丰茂的水源、优越的区位等突出优势,精准抓牢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双楼、李湾、田堂、李店等村,连片种植 蔬菜3000多亩,蔬菜成为沿河村组的主导产业。竹竿镇赵山村发展红辣椒基地50亩,花生45亩,莲藕60亩,带动附近农户种植红辣椒20亩、花生50亩。尚庙村种植大户胡伟投资43.6万注册成立罗山县竹竿镇伟杰家庭农场,投资70万余元建设了蔬菜大棚57亩。目前,大棚内的青椒、红辣椒都进入采摘旺季,农民经济收入可观。

  三是打造休闲、采摘一体化的生态休闲果园。青山亚森生态农林公司依托石山湖万亩亚森农业观光园区、莽张德江农业公司建设莽张万亩果蔬生态园区、灵山灵丰园农业公司建设灵山万亩现代农业观光园等,积极引入标准化生产理念,充分利用现已申报注册的“好品罗山”区域公用品牌,将火龙果、板栗、猕猴桃、鲜桃、梨、葡萄等特色果品申报商品标志,提升特色果品发展品位,推动特色果品业走上品牌化之路,打造休闲、采摘一体化的生态休闲果园。

  四是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主体的田园建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积极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打造具有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田园建设,并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切入构建田园综合体,实现乡村振兴,目前,已建成省级家庭农场6个,市级家庭农场41个。潘新镇全镇共流转土地16569亩,其中耕地流转9079亩,荒山荒坡流转7490亩。庙冲村包乃强租赁荒山298亩,肖庄村郑广租赁荒山450亩,周家村潘建国租赁荒山550亩分别栽植速生杨和茶叶,开创了茶果业发展新局面。

  五是本土现代农业企业发展农业观光庄园。在发展常规农业、传统农业保粮食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开发乡村休闲游、度假游项目,发挥罗山生态山水特色,在旅游路沿线,已经建成灵山亿峰茶庄园、潘新黑泥湾陈氏庄园、彭新明月胡氏庄园、龟山湖休闲农业公园等。尤店乡紧紧抓住G312改线、城区北扩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县城“十分钟经济圈”,将龟山湖生态公园摆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核心位置,与尤店风情老街、浉淮故道、方湾花念、江淮新区、淮水春澜、沿淮经济带等深入融合、一体推进,构建“特色鲜明、迎合市场、文娱融合”的全域乡村旅游区。截止目前,龟山湖生态公园日均入园1500余人,日接待食宿游客200余人。尤店乡北李店村积极推进与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以蔬菜、花生、草莓、葡萄、西瓜等为主体,以食用菌、迷迭香、金银花等补充,补齐全域旅游消费产品短板,扩展尤店现代农业产业消费链条,实现共建共赢。

  (灵山茶园一角)

  (灵山茶庄原生茶园)

  (图:灵山茶庄业务楼)

  (灵山茶庄)

  (周党多彩田园)

  (罗山老促会会长李继林带领调研组到基层调研“五园”情况)

  (罗山千亩茶山)

  (尤店大菜园)

  (罗山老促会会长李继林带领调研组到基层调研“五园”情况)

  (大面积萝卜种植)

  (长势喜人的火龙果)

  (引进的火龙果)

  二、主要做法

  一是立足特色,优化布局。依托我县优势主导产业,立足特色,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设,从点状发展到片状打造,加快发展特色各异的“五园”建设,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潘新、周党、灵山、青山等茶叶主产乡镇规划建设茶叶产业园区;以尤店乡为核心、带动周边高店、龙山,按照“畜—沼—菜”模式规划建设了蔬菜产业园区,园区配套建设养猪场和有机肥加工厂;按照“种养平衡、科技引领”要求,在尤店双楼、东铺马店附近规划建设了罗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二是科技引领,辐射带动。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以“五园”建设为抓手,积极引进推广了茶叶标准化、蔬菜无公害生产、水稻托盘育秧和机械插秧、避雨瓜果栽培技术、鲜切花栽培技术、保鲜贮藏、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测土配肥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了全县各个园区建设的科技含量,鼓励、引导各个园区进行“三品一标”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增收。

  三是丰富内涵,提升品味。鼓励在适宜区域发展以拓展农业功能、传承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农业休闲观光园,鼓励建设具有科普、教育、示范以及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功能的农业休闲观光园,推进农业与文化、生态、科技、旅游的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品味。同时,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发展特色民宿,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是扶持引导,多元投入。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五园”建设,从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整合土地、水利、农发、扶贫交通、电力等农业建设项目,捆绑项目资金,集中优先安排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实施,充分调动各方建设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五是产业融合,增收脱贫。分层次、有计划地对贫困地区村干部开设休闲农业专题培训班,手把手、面对面地帮助干部和群众提高发展“五园”建设的能力。对有资源优势的贫困地区,支持发展各种形式的“五园”建设,带动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五园”建设项目,着力推动精准脱贫。

  六是大力宣传,创建品牌。按照“统筹谋划、上下联动、均衡有序”的宣传方面思路,在节假日和重要农事节庆节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五园”宣传推介,扩大产业的影响力。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教育农园、摄影基地、运动垂钓示范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创建与推介活动,培育地方品牌。

  三、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说,我县的“五园”处于蓬勃兴起阶段到提质转型阶段,园区功能尚不完善,运营模式尚未成熟,经济效益还未充分显现,示范带动作用也未完全发挥。

  一是农旅融合不深。不少乡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热情较高,形成了一批农旅融合景区、农业公园、休闲农庄等,但大部分以观花、观景为主,农旅产业链条短,对本地带动弱、创造价值有限。比如李湾村樱花海盛开时,游人如织,但因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产品少,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较小。

  二是资金难保障。引进社会资金的难度较大,目前乡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付,帮扶、捐赠、捐建以及其他社会投入资金量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

  四、几点建议

  一要创新组织方式。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合作社质量,改造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建立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大生产的新型组织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二要创新经营机制。处理好园区与农户、业主与从业人员、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等关系,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挥公司做市场和产业链条、增加资本投入,合作社做公共产品供给与统一服务,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的综合效应,建立三者各显其能、紧密联接、合作共赢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

  三要创新“五园”发展模式。尤其结合罗山县情特点,着眼“红色(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绿色(农业)”、依托“风光(山水)佛光(灵山寺)”,融入“宽景罗山”理念,以自然、人文景观、产业特点为依托,探索建立多种发展模式,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带动更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四要集中力量打造强势品牌。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及发展全域旅游机遇,积极推进茶旅融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茶旅融合精品项目,拓宽茶产业发展路径。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