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于武穴市红色村庄调研报告

2021/11/08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湖北省黄冈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开展红色村庄建设调研的通知》要求,武穴市老促会于近期对我市具有代表性的余川镇干仕村、花桥镇兰杰村和大法寺镇张百可村等三个红色村庄建设及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接受了黄冈市老促会的调研,得到了好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一)干仕村基本情况

  干仕村位于余川镇西南部,共有19个村民小组,876户,3346人口,境内有武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分别是 : 新石器时期王家墩文化遗址,红色革命遗址——干仕烈士洞;有“广济十景”之——龙湫夜雨寺庙景观,有建于唐代(公元636年)的古石拱桥,有古老的石门山古道;建有镇级红色革命展馆和村红色文化长廊。

  大革命时期,干仕人开始接受马列主义,传播革命,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农会、农民协会,建立了隶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区委领导的干仕党支部、干仕党总支。土地革命时期,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创办列宁小学,成立了党的武装——干仕赤卫队。在白色恐怖下,干仕村就有34名革命先烈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着干仕人。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干仕农民救国会、抗日儿童团、干仕便衣队,组建了中共干仕区委。解放战争时期,组建了中共干仕大区委、干仕爱国民主政府、广济县武工大队干仕支队;中原突围后,新四军独二旅来到这里,保存了革命力量。

  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干仕村党支部从自身优势抓起,选定弘扬红色文化作为抓手,为激励和教育广大村民爱党爱国的热情,干仕村于2012年建起了干仕村革命纪念馆,现成为余川镇级革命纪念馆,不仅有五个板块的文字和图片介绍,还有360件革命文(实)物,每年按待参观学习人数达3万余人。建馆9年来,共接待近30余万人。通过打造红色文化,起到了凝聚人心铸造灵魂的作用,将村民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升温,带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乡村振兴。

  (二)兰杰村基本情况

  兰杰村是花桥镇第一大村,现有16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垸,全村960余户,4500余人。兰杰村是将军故里,是红十五军在正式成立之前的集结地,全村当年就有150多位热血儿男参加了红军,共走出2位开国将军(张春森、蓝侨)。近几年来,兰杰村两委以“发扬红色传统,助推乡村振兴”为工作目标,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积极传承和激活红色基因,大力弘扬革命先辈在战争年代自力更生精神,强化“红色引擎”,加强了红色村庄建设。

  兰杰村在传承和建设红色文化中,通过加强红色遗迹的保护利用、弘扬革命英烈的精神事迹、挖掘红色历史故事、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将蓝侨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建有“红廉馆”。兰杰村通过党建引领,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挖掘兰杰村红色故事、放映红色历史电影、推选“十星级”文明户、优秀党员、最清洁户等举措,创新“1335”工作法,即紧紧围绕“发扬红色传统,助推乡村振兴”这一目标,积极调动“党员、乡贤、群众”三个主体,充分发挥“延伸党建触角,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支部堡垒”三大作用,大力推行“有事尽管说,有事大家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结果公开晒”五项措施,用红色文化凝心聚力,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观,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从而带动了乡村振兴。

  (三)张百可村基本情况

  张百可村隶属大法寺镇刘主片区,与蕲春县毗邻。抗日战争时期,是蕲(春)广(济)边政府所在地,是新四军五大队鄂东支队的根据地,也是蕲广边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张凤林烈士的故乡。辖11个自然垸,485户,人口2020人,以农业种植为主,水产、畜牧养殖为铺,主产水稻、棉花、苎麻等农作物,特别是苎麻出口海外,素有张百可苎麻飘洋又过海之说。辖区内张百可水库900余亩,水质优良,风景优美,盛产鲢鱼、鲫鱼、鳜鱼,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基础,土质硒含量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近几年来,张百可村以红色文化为抓手,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百可村红色文化礼堂及顾垸文化礼堂、何垸文化礼堂、李秦王垸文化礼堂,每垸皆修建了文化广场,礼堂内设置道德讲堂,张贴社会主义价值观牌匾,二十四孝村规民约等,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村民”、科学示范户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全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村民道德教化、各项素质的提高,党群关系融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奋力向上的良好格局。特别是红色文化的引领,更加激发了全体村民紧跟共产党走,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主要做法

  红色村庄蕴涵的精神特质就是铸就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丰富的革命遗产和老区精神共同构成影响深远的武穴红色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凝聚着宝贵的红色基因,蕴藏着丰富的时代气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重要的红色资源和文化竞争力。我市十分重视红色村庄的建设和振兴,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推动乡村振兴。一是领导重视。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市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处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形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把红色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的引擎。二是路径明确。先后印发《武穴市乡村振兴2018年工作要点》《武穴市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武穴市“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可操作性文件,明确了发展路径和具体任务。三是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专门成立了武穴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挥部,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示范工作。就干仕等红色村庄而言,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坚强有力,干群关系融洽,致力加强红色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就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村庄”。2020年,村里兴建了红色文化长廊,2021年改造了村革命纪念馆,现升格为余川镇革命纪念馆。余川镇和花桥镇党委、政府分别将干仕村和兰杰村作为全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全镇机关、企业和学校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务工人员和师生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起到提神醒脑和警示作用。正是着力打造了红色文化,狠抓了村庄环境整治,美化了村容村貌,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

  (二)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乡村振兴。干仕村、张百可村地处大山里,是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庄,这里既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又是生态优美的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一是生态优势突出。干仕村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该村是湖北省级生态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境内有武穴十景之一的龙湫夜雨、大明山等名胜旅游地。独特地理条件下的生态、气候、植被等,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天蓝山绿水清,自然生态优势突出。二是产业基础优势突出。兰杰村地处平原,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特色产业有光伏发电、花卉苗木和养殖业等,目前已形成了万亩优质稻基地和千亩鲜鱼养殖基地。此外,干仕村利用其卧山滨水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游、景点游,带动旅游及饮食业的发展,加之红色村庄的文化底蕴,吸引周边县市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年均接待3万余人,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三是区位优势明显。兰杰村位于太白湖滨,水陆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干仕村和张百可村虽然地处大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赓续,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渴求和红色村庄的景仰,这种“红+绿”协同发展的模式,更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从而带动乡村振兴。

  (三)发挥资源优势拉动乡村振兴。一是“红+绿”相融旅游景点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市按照“突出重点、培育精品”的原则,不断加大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力度。近几年,先后完成了通往大别山区红色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持续完善了武穴北部红色十八堡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培育和打造“红色故里,绿色家园”品牌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还结合村庄布局和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绿色生态协同发展,用绿色承载红色文化,实现美丽村庄建设、红色旅游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干仕村先后投资170多万元对烈士洞旧址、红色文化长廊、干仕村红色革命展馆以及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由于狠抓了红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绿色优美环境的“双轮驱动”,吸引了市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2021年上半年,干仕村红色旅游累计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余万元。二是红色旅游景区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2017年,武穴北部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连接太平十八堡蕲春黄梅广济三地抗日根据地和困龙颈抗日阻击战战场旧址,形成一线串珠的交通优势,将红十五军诞生地黄梅吴祥村、鄂东抗日根据地干仕和高山铺战斗纪念碑成功连接,增强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红色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由市文旅局倡议,在余川镇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推出了以“体验红色之旅、感受自然风情”为主题的“红+绿”旅游线路,有将军故里游——兰杰将军故里、陈康将军故居、蓝侨将军故居、陈金钰将军故居一日游;革命圣地游——干仕红色文化长廊、太平十八堡烈士陵园、太白湖水府庙革命遗址两日游;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高山铺战斗发生地等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从而以红绿两大资源优势,拉动了乡村振兴。四是美化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兰杰、干仕和张百可等在村范围内全面推进“原始村落和传统民风民俗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质量保护、产业发展、污染防治、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维护、交通路网、厕所革命、饮水、供电、通信”等基础建设工程,着力提升“健康、文化、教育、体育、就业、安全”等公共便民服务,不断建立健全红色美丽村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

  三、存在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对红色村庄建设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强调村庄美化、硬化、亮化、等硬件的多,强调乡风文明、遗存保护的少。对如何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助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认识不足,行动缓慢。

  二是村庄规划有待完善。红色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规划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全面推进还不到位。

  三是建设资金不足。红色村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向上申报项目,争取省、黄冈市和市级财政资金直接支持村红色项目建设难度大,有的争取到了资金但缺口大,由于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红色村庄乡村振兴工作的进展。

  四、几点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红色旅游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进行有机结合。制订规划要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管理、全方位开发的原则,坚持立足实际、梯次推进。对全市50多处重点红色遗址遗迹搞好分类及年度规划,抓好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效推进红色村庄建设。

  (一)加强领导不断深化武穴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战略。我市于2013年提出建立武穴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区,明确了战略目标和工程措施,得到上级和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支持。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及《省人民政府网站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1]23号)要求,把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作为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来部署安排,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 ,实施“红色头雁”工程,选优育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抓好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争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督促有关部门按照这一战略抓紧抓实保护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市文旅局、发改委、财政局、复退军人事务局、民政局、教育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市、镇老区建设促进会积极参与,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对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市复退军人事务局要抓紧搜集、整理、抢救濒临消失的革命史料,搜集散存在民间的革命文件物品,如军功章、荣誉证书等。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对新发现的红色遗址、遗迹要立牌存证,列入名录。市史志部门要对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史料有出入、有争议的地方,要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考证和研讨。对经过普查新发现的红色资源,包括文物资料、歌谣、戏剧、遗物等要认真整理、归档。

  (三)建立红色资源档案数据库。要建立完整的武穴市红色资源档案资料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市文旅局和市史志馆可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我市每个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真实、详细、全面的记录和保存,形成能够在网络上获得较为全面、完整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交通信息和其他信息,打造网上武穴市革命老区史料馆。市财政局要将红色村庄建设列入预算,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此外,文旅、党史研、史志、档案馆和复退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要对红色资源实行资源互利、信息共享、开发并用。

  (四)充分利用红色村庄这一载体。实践证明,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要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建设红色文化网络平台,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乡村生活,引导乡村社会的价值追求。二要利用红色文化提升社会治理。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中,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三要利用红色文化滋养社会心态,在乡村振兴中,要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公共理性精神,滋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四是打造具有红色底蕴的人居环境。一些分布在乡村的红色文化革命遗址等物化形态,寄托着乡村百姓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哀思,已经成为乡村精神的象征。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得益彰,会增添美丽乡村的文化厚重感和生态灵性。五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坚持自治、德治、法治并举,持续开展道德讲堂和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传唱革命红歌、时代赞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优先支持革命老区镇村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物流和交易平台建设。加强绿色食品、富硒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进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激励老区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之中,调动农民自发参与、主动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成为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者,成为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成果的受益者,实现红色传承、绿色崛起,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湖北省武穴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