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江苏省金湖县是省市农房改造试点县之一,从2018年9月,江苏省启动苏北地区农房改善工作以来,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目标抓实施。截至2021年12月底,金湖县共开工建设农房项目24个,建设房屋套11480套,其中竣工交付项目21个,交付改善农房4547套。建成吕良镇湖畔旺屯、金南镇幸福湾、塔集镇荷韵小镇等一批有颜值、高标准的新型农村社区,创成省级示范项目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乡拆迁安置小区和居民集中居住点越来越多。但是安置小区及居住点建成后农民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这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直接关系到拆迁农民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幸福。怎样才能做到让拆迁安置后的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快就业、能致富呢。为此,我们县老促会、乡村振兴促进会就金湖县拆迁安置农民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先后走访了吕良、金南等有关镇街和县农房办、住建局、社保局、劳动就业处等相关部门,现将调查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从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动员落实,农房改造和农民安置就业同步进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具体布置落实,并要求镇村一把手过问,做到与中心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要求镇、村、居成立相应组织,具体负责处置、协调、督促这项工作的开展。
3、积极引导,搭建平台。为了促进引导农民就近就业,县经信委、社保局、劳动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农历正月初六在县体育馆组织一次企业用工招聘会,近千人参加,每次促成就业数百人。同时还积极鼓励招引企业吸纳就业,黎城街道工农村招引企业11个,转移本村400多劳动力就业,银涂镇红湖村招引13个企业,转移本村500多劳动力就业,白马湖村利用靠湖旅游优势,动员100多户办起了渔家乐,带动农民增收。
4、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县劳动就业处,职教中心每年都组织专业技术培训500人以上,吕良镇两会利用成人教育中心培训缝纫、刺绣、养殖等技术200多人次,前锋镇、塔集镇两会组织培训芡实、荷藕操作工和稻田养殖大户300多人次,金南镇两会组织培训菊花种植和种、苗禽养殖技术400多人次,使这些受训人员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就业技能,为他们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
5、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政府不但给安置农民就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还制定了扶持政策,并要求相关部门在发展二三产业时工商、税务、行政审批、服务收费、金融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全程服务。
二、问题与不足
虽然金湖县在拆迁农民安置就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民就业方面年轻的好于年老的;文化水平高的好于文化低的;有一技之长的好于一窍不通的;第一产业好于二三产业的(农村种养殖业用工多且工序简单)。
一是年龄结构老化。最近安置的搬迁农民大都是长期从事农田劳作,年龄偏大、一般60岁以上老人占到80%左右,且有一半是老年妇女,给安置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是文化水平偏低。据调查,目前安置的人员中老年农民较多,文化水平一般在小学左右,初高文化水平的较少,有不少还是文盲半文盲水平,难以接受技能培训,学习新的技术。就业能力较弱,缺少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达不到现代企业单位用人的标准需求,只能干些体力活或打零工。
三是就业观念陈旧消极。安置的农民中大部分在农村长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转行从事二、三产业不懂行,而且就业积极性不高,更没有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热情,有相当一部分人平时打牌混日子,不想出力做工挣钱。
四是就业岗位不均衡。安置农民就近就业还有一定差距,特别农村安置小区,附近企业少,适合就业的岗位更少。虽然在周边有配套产业和就业岗位需求,但因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岗位无适合的技工操作,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影响周边产业的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对金湖县安置农民就业提几点想法和建议:
1. 调查摸底,掌握实情。以住建局和“农房办”等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及镇、街道配合,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安置小区(点),对目前农民就业实际情况搞一次调查摸底,核准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 因户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因户制宜,分类指导、因人适岗,制定就业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进区安置农民就业。
3. 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要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县扶持政策和文件,支持、鼓励进区农民创业,让安置户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会用政策,转变“等、靠、要”思想,增强创业就业信心,积极融入到自主创业、主动就业中去。
4. 加大培训,提升技能。要继续针对农民就业的实际需要,有关部门和镇街成人教育中心要面向就业岗位要求,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采用“订单式培训”“实用培训”等方法,“现炒现卖、活学活用”提高培训的实效。
5.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安置农民的就业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齐帮共助,调动安置农民积极性。结合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畅通农民创业的资金渠道,放宽信贷条件,减免税收、规费。对于特困群体,建议由政府兜底助困。
6. 搭建平台,助力就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引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力强的项目,给农民提供更多可选的就业空间。同时大力发展三产,特别是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特种种植业、电商、物流等新型产业,为进区农民就业搭建平台。同时对缺技能、年龄大的农民,以政府买服务的方法,以绿化养护、卫生保洁、小区安保等,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岗位,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再就业。
总之,要千方百计促进安置农民增收,使他们真正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金湖县乡村振兴促进会、老促会)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