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鄂州市华容区红色遗址调查报告

2022/06/15  浏览量:   作者:鄂州市华容区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坐落于长江南岸,东连鄂州城区,南接武汉的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境内的千年古寺华容寺而得名。

华容区是革命老区,革命遗址、红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是教育后代的不忘初心、勿忘历史的重要载体和宣传教育阵地。通过全面调查全区红色革命遗址,收集全区革命遗址情况,提出抢救、保护、利用的建议和意见,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省市老促会文件精神,华容区成立专班,组成调查组,历时11个多月,深入全区乡镇、村湾开展红色遗址专项调查,全面收集统计及整理全区红色遗址的现状和保护情况,并对全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其开发利用进行探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调查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上下联动,成立三级专班。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落实鄂老字〔2021〕22号文件情况汇报,于2021年9月开始,由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叶圣海带队,抽调区政研室(党史办)、区民政局、区文旅局、区退伍军人协会、区老促会和乡镇分会、区新四军研究分会等部门业务骨干,明确区里以区老促会为牵头单位,乡镇以分会为主体,各村以老促会工作联络员为骨干分别组成红色遗址调查小组。全区有109人参与调查工作,并因地制宜落实调查办公场地和经费。区里先后五次碰头会,分析调查进度和质量,有的放矢制定措施,确保调查工作保质保量推进。

二、强化意识,把握三个环节。在宣传动员之际,把握以会代训环节,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区委分管领导作动员报告,签订协议书;在实地调查中,把握定期督办环节,由区领导带队,组织乡镇负责人结合乡村振兴“拉练式”督查,将红色遗址调查工作列入其中,对乡镇红色遗址保护、利用情况进行现场督办;在资料汇总工作中,把握针对一线环节,文字、图片、表册,调查人相对应。通过这三种措施,不断增强各级对红色遗址调查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责任感。

三是明确任务,抓好三个阶段。按照省市老促会文件的时间安排,将历时11个月的调查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021年9月至10月为协调部署阶段,各级召开动员会,宣传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区老促会组成“宣讲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宣讲,全区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份,召开动员和宣讲会议6次,运用报纸、网站、微信群宣传。华容党建红、华容融媒体中心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同时,在中国老区网、《湖北老区建设》刊发有关稿件,营造调查工作氛围;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为实地调查阶段,这是调查工作的关键,区调查专班召开4次调查情况“诸葛亮会”,及时总结经验,并印发调查工作简报。调查过程中,采取查资料、实地看、走访问、座谈听的方式,深入75个村(社区)的300多个自然湾进行了解,发放问卷调查3000多份;2022年6月为汇总报告阶段,对调查工作全过程进行梳理,发现问题及时“补课”,与此同时,集中4天时间对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进行“回头看”,补充和整改相关资料。

四是核实史实,做到反复认证。为了推进调查工作如期实施,并做到收集的资料完善真实,调查组的调查人员做到时对史料反复认证。在广泛收集的过程中,反复核对,对收集的资料和图片是否完整和真实,寻找知情人员,特别是走访烈士家属、老干部、老党员、老村民、老教师、老退役军人和文史调研员,对资料进行对比、判断和完善,让红色遗址有“根”,有“貌”,有“形”,做到真实可信。

二、基本情况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后,华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参加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其中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历届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努力下,全区共建有重要纪念设施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包括一个烈士墓)。全区红色旅游景点2处,全区共有重要组织机构遗址遗迹35处,重要历史事件遗址遗迹19处,有建党初期早期共产党员故居遗址14处,烈士墓83处。全区共有烈士遗址遗迹近200处。其它遗址遗迹10处。

三、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

通过调查,全区已确定的6处重要革命纪念设施均为集体财产,有5处保护良好。2019年3月6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名单中,华容区为湘鄂西片区。刘伯垂纪念馆建于2004年,同时,将原安葬于段店镇刘家弄湾的刘氏祖墓迁建于纪念馆东北侧。2016年,区老促会筹资10万余元对刘伯垂纪念馆进行整体维修,并对纪念馆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了完善和整理,并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主席纪念堂位于临江乡黄柏山村,建于1976年,先后进行过三次维修,1984年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战斗英雄汪普生烈士墓作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者1000多人次;2021年修建的冷志善、冷裕灿烈士碑位于庙岭镇,已成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红色旅游景点和传统教育基地。

四、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红色遗址调查我们采取问卷、走访和参观的方式进行。随机到段店镇孔关村调查50名村民中,有28名听说过红色文化,只有3名没有听说过。大多数的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红色文化,超过68%的村民有留意至村里参加红色文化活动和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当问到发现红色遗址遭到人为的损坏时,有58%的态度是气愤并且会进行阻止。有25%的人会惋惜但不会付诸行动,还有17%的持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分析原因有三:第一是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意识缺乏,有人认为现在远离战争,缺少必要的环境;第二是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制度建设失位,尽管早就颁布了《文物保护法》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法规,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红色文化遗址缺乏相关的制度,有的乡镇还认为“烈士碑多了,拿钱建设管不过来”;第三则是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单位尽管有部门管理,但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多流于形式。

五、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红色遗址保护管理制度。目前,红色遗址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各自为战,各行其事”,没有很好地配合起来。乡镇、村既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也没有保护管理资金。因此,省市要出台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办法,使之健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制度,编制革命遗址遗迹保护规划。要明确乡镇级机构,配备相关人员,村(社区)也应明确相关机构、配备专门人员。

(二)增加经费投入,实施有效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从普查到资料挖掘整理利用,从规划保护到拯救利用,都需要资金做支撑。应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专项资金,切实落实好保护管理经费。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革命遗址遗迹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中的“独特作用”。应加大对革命遗址遗迹的宣传力度,在重要位置立碑、挂牌,开展专门的教育纪念活动。

编辑:田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