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乡村振兴背景下引进人才回乡创业的情况调查

2022/08/02  浏览量:   作者:丹阳市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和竞争压力加大,很多原来农村出去的人员产生了回归农村的想法,这些人中部分是社会骨干力量和各行各业精英,带动知识、资金、管理等各类资源向农村集聚,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对引进和动员人才回乡创业,开发利用乡村人力资源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回乡创业者促进乡村振兴

曲阿街道马陵村地处丹阳最北边,与丹徒区接壤。该村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0亩,荒废无度;村里可以用脏、乱、差、贫四个字来形容;201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村集体年收入也不到20万元,是标准的经济薄弱村。2011年,作为土生土长的马陵人,曾在外地打拼十几年的吴霖刚,决心为家乡马陵村搭建一个平台,让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他带着过去在外地经营积攒的近3亿元资金,回乡选择了陌生的生态农业作为他二次创业项目,并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里流转1500亩高岗坡地和低洼地,创建“香海琴枫”生态园区,集聚力量、整合资源,打造一个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项目,有效盘活了村土地资源,通过多条腿走路增强项目的生命力。“香海琴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成旅游观光地,引来了八方游客,让村民们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受到乡亲们的好评;2019年,马陵村集体收入接近9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通过创新谋划,跳出了“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模式,因地制宜导入产业,让田园变乐园、农区变景区。

2005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毛丹,是丹阳市司徒镇屯甸村人,他心系家乡,回乡创业相继投入一千多万元成立恒青生态园,建设了12座联动温室大棚,主要种植日本番茄、密宝火龙果、红颜草莓、早春樱桃、软枣猕猴桃、沙糖李等数十种高档水果;大棚里配备了自动水肥一体机、室温传感器、紫外线杀菌仪、卷帘机等智能设备,农业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使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推动了农业标准化发展和转型升级;12座连栋温室大棚,只需要农场负责人毛丹一人管理,只见他用手机点了几下,卷帘、浇水、补光、放风等操作随即自动开启,2021年销售额近200万元。

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束扬鑫是丹阳市曲阿街道张巷村人,2017年回到家乡张巷村办起了丹阳鑫之源家庭农场,和父母一道干起了蔬菜种植的事业。现在农场内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蔬菜大棚内的西红柿、青椒等蔬菜,旺季的时候每天要向城区输送三千多斤左右。对于未来的市场,他充满信心,计划再承包一百多亩地走种养结合的道路。在他的带动下张巷村今年33岁的严剑成最大的苗木种植户,他承包的400多亩土地上种植玉兰等中性景观植物。目前张巷村共流转土地三千多亩,带动两百多名劳动力就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8万元,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里的环境也在变美。通过近两年的村庄环境整治,如今的张巷村,民居错落有致、水塘碧波荡漾、家前屋后绿树成荫、廊桥蜿蜒迂回,2019年张巷自然村被评为丹阳市美丽乡村。

类似这样的在外打拼人才,特别是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人才还很多。他们的成功创业,对建设美丽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回乡创业难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丹阳在外打拼赚钱的人很多,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在外工作的也很多,但真正回乡创业成功者寥寥无几。就其原因如下:

一、陈旧观念的影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农村的孩子,跳出农门,有了稳定的收入,特别是成家立业以后,有房、有车,一般都不愿回乡创业。另外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对回乡创业者缺乏吸引力,主要是乡村产业基础仍不牢固、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养殖业风险较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难、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农村民生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

二、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国家虽然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创业者认为用处不大。大多数回乡创业者亟须金融部门出台创业优惠信贷政策,亟需要财政部门对农民创业贷款提供相应担保并给予财政贴息等。

三、创业环境不优。一是农业建设项目创业平台,有的沦为“面子工程”,未达到预期效果;二是服务创业不到位,由于地方财税征缴压力较大,部分职能部门仍存在“主动解难少,指导整改少,出谋献策少”等现象。

四、土地流转困难,种植业大部分被专业大户承包,回乡创业插不上手。一村一品,特色农副产品,因受地理环境、土壤影响、科技含量高,一般需要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

五、村级班子创业意识不强、思想解放不够,农业实体企业发展缓慢且利润不高,部分创业者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意识,不愿加大资金投入,创业规模不大。

六、人才培育水平不精。市出台了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政策,但在培训人才操作上,短期培训的多,长期培训的少;培训内容趋同的多,有特色且针对性强的少;培训以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多,注重实效的少;在人才培育中,缺乏创业的实战型教授。

鼓励回乡创业的建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就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他们肯回乡、愿留下,把才能用于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乡。

在这个大前提下, 对乡贤人士、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改进信贷方式,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情况的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如完善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抵押担保设定范围,由政府牵头,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信用贷款担保基金。

二、优化创业环境。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出面协调,让创业者创业有门路、创业有场地、创业有技术指导,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搭建创业对接平台,引导创业者寻找到高效优质的创业项目。要让飞出去的丹阳人才回来创业,有归燕亭、有留雁庄、有丹凤苑,做到回得来、留得住、有贡献。

三、培养创业文化,增强创业自信,树立和谐共生的创业文化理念。创业是一种行为方式,文化是一种价值体系,只有把创业与文化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创造财富的使命担当和履行道义的社会责任。

四、精准监督推动回乡创业政策落实落细。纪检监察要紧盯人社主要职能部门,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开展谈心谈话等措施,不断强化日常监督提醒;严肃查纠有关责任单位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肃查处在政策落实上打折扣、搞变通、应付差事、推诿扯皮等行为,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促进人才回归,支持乡村振兴。

五、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税务部门要对创业者给予税费上最优惠政策,并引导和鼓励他们走股份制道路,提高市场竞争力;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创业者贷款的有效形式,解决创业者贷款抵押难的问题;财政部门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提供相应担保,并给予财政贴息。使他们感到安心、暖心、放心、作出贡献和奉献。

六、注重培养创业人才。加强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创业者发展技能。相关部门要采取函授、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返乡创业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鼓励创业者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减轻创业负担。

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回乡创业人群提供高效服务。要坚持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在村级班子战斗力提升上下大决心,拿实举措、见真效果,坚持营造为实干者点赞,为创业者加油、为受挫者暖心、为担当者担当的浓厚氛围,全面筑牢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村两委对本村在外人员情况最了解,要根据本村乡村振兴的需要,即时与他们取得联系,对那些已经在本村创业的回乡人员,进行必要的政治思想教育,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发挥乡里、乡亲、乡情地缘纽带作用,让游子归乡亲身感受家乡发展的热度和惠才政策的温度。推动他们为“三农”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