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拉长产业链条 助民脱贫增收

——正阳县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2022/08/22  浏览量:   作者:正阳县老促会 王淑和  来源:中国老区网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南部,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县。全县辖20个乡镇(办事处)、294个行政村(居委会),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耕地222万亩,总人口86万,人均耕地3.4亩,是河南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县,史称“膏梁丰腴之地”。拥有花生、小麦、生猪三张全国“农业百强县”名片,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72万亩,产量50多万吨,22年蝉联“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殊荣,被命名为全国“花生之都”。

一、正阳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正阳以花生为主的农产品多为干果出售或脱粒出售。进入21世纪后,正阳县围绕延长花生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花生深加工和全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近年来,正阳县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创新,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科学技术引领,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双园区为依托,推动一、二、三产业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努力把花生加工业做成大产业,实现了“六个跨越”即,从零星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跨越;从人力加工向全程机械化跨越;由种花生向花生种子跨越;由出售“原字号”花生果向精深加工跨越;由一产独大向多产融合发展跨越;由大众花生向品牌花生跨越,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的路子。至2022年6月,全县有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1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7,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5家。有食品加工、食醋加工、酿酒、花生炒货、花生植物油、面粉、肉类、乳制品、花生蛋白、及秸秆饲料加工等10大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示范县、“一县一业”农产品加工发展典型、“一县一品”农产品扶贫品牌示范县、品牌立县十强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花生之都等国家级荣誉10多项。

二、主要成效和经验

主要成效。一是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党的十八大后,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加快正阳花生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若干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外资投资花生精深加工业。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引进的君乐宝乳业以花生米、花生秸秆为原料,建立4A级旅游景区的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打造华中区的君乐宝乳制品、花生奶生产基地,每天乳制品产量达到200多吨,万头奶牛观光牧场入栏奶牛10000余头。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花生食品深加工交易基地。正花食品产业园,正阳温州特色食品产业园以花生食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生产花生休闲食品、冷轧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酱等系列产品。天润农业集团成立了“花生秸秆秧行”,用秸秆养殖湖羊,成为河南省湖羊养殖重点基地。利用花生壳培育食用菌,花生秸秆、花生壳得到了有效利用,使花生各个环节达到了“吃干榨净”。花生加工规模化的形成,不仅实现了由出售“原字号”花生果向精深加工的跨越,而且拉长花生加工全产业链条。正阳农产品加工业走上了由小到大、品牌由劣到优、产业由弱到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是推动了产业升级。坚持科技引领,“三链同构”,花生加工业科技含量稳步提高,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在全国位居前列,花生精深加工和花生机械制造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县产业集聚区入驻规模以上企业98家。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了以君乐宝、鲁花、牧原、维维、花生天地等食品加工企业38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了以华星、精工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企业37家。创建“两融贯标企业”、国家级智能化工厂、智能车间各1个,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2条。正阳君乐宝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工厂”建设,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正阳花生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第2名,作为河南优质农产品在沪豫对接会上进行推介;召开国际花生产业发展大会,正阳成为中国花生和植物油品牌集群发源地。“三品一标”达到44个。

三是一业带多业。正阳县花生加工产业形成有基地,有品质,有科研,有加工,链条完整的大产业,带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多业发展。2021年,全县粮食总产达94万吨,规模养殖场发展到498家,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85%以上。龙源花卉,河南天润、恬然雅园绿业等成为引领正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全国最大的豆奶生产企业,中国十大食品制造企业之一的江苏省维维集团落户正阳,日处理400吨花生仁,年产浓香型花生油3万吨,精炼油0.3万吨,收纳全国各地食品加工企业30余家。年生产卤制品24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

四是实现脱贫增收。立足花生主导产业,着力构建产业扶贫模式。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上、把企业“连”到扶贫线上、把社会“引”到扶贫路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县财政每年投入6000多万元产业项目资金,对贫困户全覆盖,采取“六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统一技术、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回收),让贫困户种植花生产销无忧。县里每年拿出3000多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对贫困户种植高油酸、优质花生每亩奖励500元、300元;对以花生壳为原料种植食用菌的每贷奖励1至2元,对把花生秸秆销售给带贫企业的每吨奖励100元,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贫困户通过种植高油酸花生及花生种子,实现了由卖普通花生到卖花生良种的跨越,每斤高油酸花生比普通花生高出2至3元,与2016年相比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把花生秸秆、花生壳加工成饮料向外销售。发展牛、羊、猪养殖,种植食用菌,利用牛、羊、猪粪便制作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闭环发展。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大棚300余座,种植食用菌500多万袋,辐射带动周边11个乡镇,带动176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小花生成为“富民强县”的“金豆豆”。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正阳花生向品牌花生的转变。先后承办了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化首席科学家大会、国际花生产业大会暨花生文化交流研讨会等12个“国字号”会议。正阳县成为中国花生和植物油品牌集群发源地。正阳花生海内外知名度的空前提升推动“雁归经济”发展,红红火火的电商创业大戏在正阳上演,全县以电商经营主体达8500家,带动5700户贫困户增收。

五是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202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71.65亿元,较2017年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较2017年增长3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13亿元,较2017年增长4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43亿元,较2017年增长30.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3亿元,较2017年增长6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92元,较2017年增长36.4%。县域经济在全省排序由2016年的89位提升到2021年的45位,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综合排序从2016年第127位提升到2021年第43位。

做法和经验。科技引领。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院士团队合作,成立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化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京机械研究所书记、农业机械化推进花生专业组组长胡志超,中国粮油学会花生食品分会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等6个花生体系的60多位花生专家学者为正阳花生全程提供科技支撑。与中国农科院等22家高校及科研究院所签订了战略联盟协议,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建设6个功能室,技术涵盖育种、栽培、植保、农机、加工、产级等六个专业,共转移转化科技成果73项,使最新科研成果在正阳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让农户在科技的引领下增产增收,推动花生加工业提质增效。

集聚要素保障。发挥尽锐出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多部门协调,统筹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优先安排在花生加工业发展上。盘活土地资源,高标准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为花生加工业发展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提供建设用地3800多亩。强化资金投入,财政支农资金最大限度用于花生产业结构调整上,专项扶持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到花生全产业链上,促进花生加工业做大做强。加快人才培育,依托正阳花生学校、农广校等培训机构,每年开展培训30期。2016年以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贫困户62730人次、花生电商专业3700人次,短期技能项目1293人次,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880人次,为花生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本土人才。

“龙头”企业带动。以花生为媒大力开展外引内培、招大引强,君乐宝、鲁花、牧原等龙头企业落户正阳,花生精深加工企业达32家50多个品种,形成了龙头带动、品牌集中、品类齐全的加工体系。花生食品加工与机械制造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百亿级的花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了花生精选、箱包加工、藤编制造等扶贫车间的健康发展,拓展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了5000余个就业岗位。

做好闭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实现花生全产业链闭环发展中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曾几何时,农作物秸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围绕花生秸秆、花生果壳“吃干榨净”,探索创新花生全资源化利用。以花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正阳天润农业创办“花生秧行”,群众随时存放秸秆、随时支取现金,还可等价交换该公司的肥料、湖羊等,帮带贫困户608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君乐宝、乐源牧场利用花生秸秆养殖奶牛万余头,带动6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做大品牌。把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经济优势。2020年9月份召开国际花生生产业发展大会,正阳成为唯一的全国花生和植物油品牌集群发源地。花生品牌价值由2015年的20.56亿元上升到116.51亿元。通过打造品牌,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了“正阳花生”的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达124.35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低,规模小。由于受小农思想影响,松散型加工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从而制约了规模化经营的推进。二是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功能不强大。目前,虽然有鲁花、君乐宝等省级大型花生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我县,但本土农产品加大大型企业数量不多,企业投入、基本建设规模小,多年来在花生产品加工仍停留在脱粒、脱壳、分选包装的初级阶段。市场份额和附加值不高,效益低,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影响了花生全产业链条的增粗拉长。三是本土加工企业缺乏现代企业发展理念,缺少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经营人才和自主创新的科技人才,农产品加工精深度研发度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够,农产品加工领域有待向纵深展开。四是仍存在融资难问题。融资平台少,融资渠道窄,门槛高,前置条件多等资金瓶颈问题。五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待解决。如花生产品由于农药过量使用,贮存不当,真菌毒素以及化肥使用形成的亚硝酸盐等许多因素,容易在花生果、花生仁中滋生黄曲霉毒素,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第一,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结合全县项目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布局,在统一规划区域内,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在本土培育出实力强、产品质量高、品牌叫得响,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第二,精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针对正阳县农产品加工低端化,附加值不高的状况,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继续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将农产品“吃干榨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提高其附加值,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富民强县目标。

第三,加大支持力度。一是政策支持。在完善机构上,建议各级尽快结合有关文件要求,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管会委,以便统筹规划花生产业发展。在融资上,需要更大的融资平台,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在规模化经营上,建议市级根据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需求,进一步完善有关土地流转政策和规范制度,加快土地流转进度。在政策制度上,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健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监管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落实基地各生产单元专职监督管理人员,探索基地农户规范管理的有效形式,确保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技术支持。正阳县通过创建产业园探索产业园循环发展模式,围绕花生“吃干榨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研究花生产业新业态上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上能力不足。建议要进一步发挥院士工作站作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科技研发力量,为花生优质高效新品种的推广研发以及仓储、加工、物流等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是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扶持引进大型花生烘干设备和储存设施,切实解决花生生产中遇到阴雨天气黄曲霉毒素容易超标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需要技术支撑,建议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区域性质量检测中心,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为企业和花生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对花生加工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花生产品加工的安全生产。三是资金支持。在资金上,建议加大政府对农业田间基础设施和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支持花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助推花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花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同时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促进产融合作。开展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按照自主决策、风险可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果。建议建立常态化的银企对接机制,定期更新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对接清单,注重协调配合,做好对接服务,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编辑: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