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建设五优农居、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村推进农村农房改造试点的调查

2022/09/08  浏览量:   作者:新北区老促会西夏墅镇分会 祁义良、祁志林  来源:中国老区网

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推进农房集聚改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是保障农民合法居住权、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必要手段,也是节约集约用地、美化村民居住环境的有益探索。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居住环境,西夏墅镇梅林村根据《常州市新北区农村农房改造试点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常开委[2021]44号)的有关要求,试点开展农村住房集聚建设工作,努力在农村住房集聚改造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梅林经验”。

一、西夏墅镇梅林村项目推进情况

西夏墅镇梅林村村域面积9.17平方公里,辖35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2245户、常住人口约7800人。近年来,梅林村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镇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奋力描绘“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秀美乡村画卷。自2015年以来,相继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3000余元。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梅林村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指导下,于2021年下半年启动了梅林村“现代化宜居农房项目”建设工作(也称“五优农居项目”),该项目位于梅林村委长巷里村,计划总用地面积53.4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61万平米,规划建设民居96套。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第一时间建立了梅林村长巷里“现代化宜居农房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由镇主要领导牵头抓总,下设由镇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的综合协调、用地协调、规划建设指导、资金统筹四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工作的协调、督导、检查和落实,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调度、集中攻坚。建立周例会、周通报和定期汇报制度,每周通报农房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讨论解决,确保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广泛开展调研、集聚民意民智。项目前期,梅林村组织开展多轮居民意愿统计,广纳良策、汇聚民智,形成了集建点村民维持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享受村民福利、集聚点日常管理将按照农村长效管理的有关要求实施等一批得到群众支持的措施办法,为项目后续推进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带领设计团队前往武进区、钟楼区、经开区等地开展实地考察调研,确保户型设计符合群众居住习惯,做到动静分区,宜居舒适。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意向金缴纳76户,涉及到22个自然村,有私营企业主6户,普通工薪阶层61户,乡贤回乡型10户,其中拟全款支付36户,拟办理贷款40户。

三是加速地块整理、促进集约利用。2021年下半年,西夏墅镇邀请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对梅林村编制了村庄规划,将该项目所属地块从一般农用地变更为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已于2022年1月获批。根据目前已缴纳意向金的76户村民现有房屋宅基地测算,其宅基地总面积(含家前屋后)约为11000平米,搬至集聚点后实际占用的宅基地面积为8583平米,实际结余2417平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结余土地可用于配套用房建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为深化美丽乡村展示和运营提供有利载体。

四是完善基础配套,优化居住环境。在项目内将政府将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接管率100%,同时将新建村民活动广场、生态停车场、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自来水、电力、通讯、燃气、亮化等基础设施均按标准建设到位,尽最大程度为村民提供便利,减少生活开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梅林村发现部分村民有改善家庭住房的需求,但是由于经济条件、住房位置等因素限制无法参与到项目中来,同时也影响到相邻的有改造意愿的村民。经专班商议后,拟根据实际需求在下一步规划中适当建设一批村民公寓,对此类人群予以宅基地置换补贴,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二、存在问题分析

在“现代化宜居农房项目”推进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建设成本超出预期。在前期工程测算中,预估建设成本为每平米2000元左右,随着建材、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加之因设计因素,集聚点住房建设工期较普通住宅工期要延长不少,导致招标价格与测算价格差距较大,部分村民对照投标价格不满意,村民自建房理事会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项目无法开工。同时上级对集聚点按照户数补贴公建配套费用,在测算道路、管道、绿化、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建造费用后,上级补贴稍显不足,后期维护等费用对乡镇财政压力较大。

二是后期管理难度较大。集聚点建成后,涉及22个自然村的村民混住,但是依然维持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关系,由原村民小组进行管理,这既浪费了管理资源,也降低了治理效率。同时原来农民长期居住在同一村落,相互之间或具有兼亲带故的社会关系,或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了以血缘、亲缘、地域为纽带的传统村居治理格局,能够在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实现自我治理,而不同村的农民共同入住集聚点后,乡土关系被弱化,村庄共同体的凝聚力被削弱,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环境管护费用较高。随着集聚点项目建设完成,村民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就目前农村长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看,部分入住的村民可能依然存在垃圾丢弃、杂物随意堆放等问题。一方面因集聚点户数不多,若由村委直接参与管理,且无法收取相应管护费用,则会进一步增加村集体长效管理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在目前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进程中,环卫单位依然是实施主体,调动村民参与的手段不多,村民参与意愿不强,而居民集聚点却对人居环境有更高的要求,管养难度较大,存在管护不到位的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推动“现代化宜居农房项目”建设,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立足当前面临的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公共配套等问题,大力提升集聚点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总结经验,使集聚点试点成果惠及更广大农村居民。

一是提升议事会协商与自治能力。加强议事会骨干培养力度,完善集聚点村民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及时有效解决环境治理、矛盾调解等问题。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用好“初心茶社”“19点议事厅”等协商议事载体,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协助建立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等议事协商制度,推进集聚点居民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制定集聚点自治章程、村民公约,健全备案和履行机制,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集聚点环境管护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发挥村民在人居环境管护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家庭环境卫生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评定标准等,“一户一档”设置考核台账,强化考核奖惩,提升村民参与意识,推动村民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加大奖励激励力度,由村社干部、群众代表等人员组成评定小组,采取集中评比、不定期抽查、邻里互评等多种方式对集聚点开展评比,并以“红黑榜”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公示,给予评比优胜家庭物质奖励的同时,通过颁发奖状,组织分享积分心得,以此增强积分高者荣誉感,激发村民主动性。

三是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西夏墅镇梅林村作为全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拥有较好的乡村风貌,结合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村的创建,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围绕集聚点建设,打造“一点一景”,构建旅游线路,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依托配套用房,在集聚点周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服务产业,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集聚点居民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增强集聚点集聚效应,提升集聚点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后续集聚点建设打牢基础。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