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黑龙江省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问题

——关于“空巢村”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2022/09/21  浏览量:   作者:黑龙江省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由此产生的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日趋加剧。一些地方人走屋空、大门紧锁、园田荒芜、村屯冷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形单影孤,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十分突出。“空巢村”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已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按照省委许勤书记的批示要求,省老促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哈、齐、佳、绥等7市12县(市)34个重点村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具体解剖,深感“空巢村”对乡村振兴影响重大,解决“空巢村”问题迫在眉睫,应引起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既着眼现实,又放眼未来,解决好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实现我省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空巢村”问题的基本情况

所说“空巢村”是指那些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失,常住人口所剩极少,人口结构又以老弱妇孺居多,房屋空置较为突出的村屯。从本次调研情况看,我省“空巢村”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普遍性。总体分析,我省农村人口流失普遍比较严重,很多乡村常住人口已经不及户籍人口的1/3。本次调查统计的429个村,涵盖哈尔滨、黑河两市除外的11个市(地),户籍432030户、户籍人口1251828人,实际常住196316户,占户籍户45.4%;常住人口497687人,占户籍人口39.7%。如佳木斯市60个老区村户籍有28262户、69469人,常住9467户、20241人,仅占户籍户和人口的33%、29%;桦南县农村户籍人口28.2万人,现常住人口仅剩9.3万人。五大连池市龙镇户籍人口21468人,现常住人口仅剩3015人。

二是锐减性。一些村屯常住人口急剧减少,甚至仅剩户籍人口的5%左右。密山市兴凯镇鲜兴村原户籍763人,实际居住22人,仅剩2.9%。萝北县新兴村户籍140户316人,现常住户仅剩7户14人;红丰村户籍229户和602人,现常住户仅有4户25人。

三是弱势性。除了举家搬迁外地,独留空房外,那些常住的人口均以老人儿童居多,即人们所说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由于老人的子女、儿童的父母多年外地打工,留下的老人和儿童十分孤寂,一旦遇到疾病或难事,如果没有基层组织或邻里帮助,就很难应对。

四是不可逆性。据调研分析,在可预见的未来二三十年里,农村人口的减少趋势还将持续。因为自然规律决定,留守的老人终将逝去,现在的儿童上了大学又很难回来。绥滨县忠仁镇联合村十年来村里30多名大学生无一人回村,而举家迁出的则有上百户。桦南县每年高考入学都在2000人以上,而回来的不足200人。

二、“空巢村”问题的主要成因

第一,农村深化改革的必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三权分置”以后,把多年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解放出来,农民有了更大的自主择业的自由。农民纷纷涌向城市从事二三产业,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这是千百年来农民身份的彻底改变,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标志。

第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农业劳动效率明显提升。农村改革之前,一个村子上万亩耕地,数百名农民长年经营而不得空闲。现在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8%,过去一两个月才能种完、收完的地,现在一周左右就可种完、收完。这种效率在过去的“三弯”(犁杖、锄头、镰刀)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城市吸引效应的必然。随着近年多数城市户口放开,吸引那些有条件的农民纷涌而来。进城的农民,有的常年在城里务工,获得了固定工作,买了城里房子;有的春种秋收后,大部分空余时间在城里务工;有的为了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而选择进城陪读;也有的随同在城里工作的子女进城养老。这说明城镇化进程顺理成章,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潮流。

第四,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由于城市远远优越于乡村,农民必然向往和追求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尤其新一代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大多不甘于永久居住在农村。据反映,现在农村青年结婚,多数要求城里有楼、家里有车,这就使得更多的年轻农民选择进城。

总之,“空巢村”问题的出现,是顺乎自然的客观现象,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农村最后留下来的必定是那些经营土地多、产业实力强、掌握了现代农技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特别是各类合作社的生产和管理群体。

三、“空巢村”问题对乡村振兴的不利影响

第一,乡村振兴难度加大。留守的农民老化、弱化,农村劳力青黄不接。农村的贫困解决了,而由于人才不足,乡村产业发展、市场营销、技术推广、文化建设等难题不少。一些“空巢村”所到之处,看见的并非兴旺景象。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稀落的人口、寂静的乡村,振兴又何从谈起?

第二,很多资源闲置浪费。一是房屋和宅基地闲置浪费。那些人口稀少的村屯,大量的房屋闲置,有的多年无人耕种,长满杂草。如密山市空置房屋11961户,闲置宅基地578万平方米,相当于8670亩土地闲置;桦南县梨树乡宅基地有6000多亩闲置;密山市和平乡东兴村就有空置房336户。二是公共服务设施浪费。很多文化广场、文体设施,由于人口少、利用率低,长期闲置。三是教育卫生资源浪费。以同江市为例,全市乡镇共有15个教学点,只有87名学生,而教师却有265名。有些乡镇医院配置了现代化检查设备,也多处于闲置状态。

第三,进城农民身份尴尬。农民进城既工又农,在城乡两地均被边缘化。那些在城里务工多年,却由于无房等原因难以落户,享受不到市民的各种待遇,甚至子女入学都存在一定困难。他们渴望变身市民,却跨越不了难迈的门槛,所以把退路留在了农村。

第四,乡村治理受到制约。由于人口流失严重,村里“一事一议”、通报情况、决策村务、召开党团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成为难题。如五常市新庄村党总支于今年4月12日召开全体党员会议,56名党员只到会28名。4月13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50名代表只到会16人,不足三分之一。还有一些公益事业,想动员农民出工出力,也都非常困难。

第五,边境国防问题凸显。有些边境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吞吐量大的项目因不通铁路不能落地,也因为没有大的工业项目和运量不足而不易修建铁路。再加之农村人口持续减少,边境县份的国防护边工作难度加大。

四、解决空巢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一是从城乡一体化出发,形成留住人的产业优势。萝北县将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定位在石墨产业上,他们与大型国企五矿合作,加大开发力度,县域实力已由全省排位靠末,跃居到前12位,一两年内有望进入全省前十。依安的鹅产业、富裕的益海嘉里产业园、讷河拉哈的产业小镇等发展,都安置了大量人口就业。各地应从不同资源优势出发,立足和做大做强产业优势,谋划城乡一体发展的大思路、大布局。有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不愁留不住人才,不愁农民回归就业。二是加快农村改革和现代化步伐,创造留住人的就业条件。积极扩大土地流转,托管等新型经营方式,用现代农业装备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如果实现高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生产,并与当地优势产业紧密结合,推进农产品系列开发、精深开发,必然催生新的生产力,催生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的产业大军。三是集中建设美丽乡村,优化留住人的宜居环境。“乡村建设行动”的财政投入,不能搞“撒芝麻盐”式的平均分配,应当突出重点,将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向那些具有人口集聚潜力的中心村镇,尽快把中心村镇建设成基础设施配套、宜业宜居的美丽新村,成为农民向往的美好家园。对那些未来难以为继的村屯,应停止宅基地审批,停止或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第二,破解各种制约因素,靠改革创新解决“空巢村”问题。一是积极推广富裕经验。目前,富裕县已经先行改革,将人口较少的40个屯撤并,不仅妥善安置了“空巢村”农户,并通过宅基地复垦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获得了上亿的财政收入,收到了农民满意、村里得地、财政增收“一举多得”的效果。富裕县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到2035年再撤并“空巢村”137个。建议各地积极推广富裕经验,抓住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用地需求的先机,先启动、早启动、快启动,尽早推进“空巢村”的撤并工作。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建议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既考虑目前当地空巢村的实际,更着眼于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对那些虽然目前人口较多,但未来必将大幅减少的村屯,尽早纳入撤并计划。三是坚持改革与综合利用并进。积极探索农村住房和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的改革举措,让那些向往田园生活的市民通过长期租赁等方式,获得农村房屋和园田的使用权,把那些多年闲置的资源搞活,变成农民与市民共同受益的财富。

第三,破解农村人才建设难题,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形成稳定的人才链条。从培养人、吸引人、留住人的人才链建设着眼,建立定向招生、毕业回乡的人才机制。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优势,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也可提供项目和优惠政策扶持,动员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二是实行职业的村干部制度。充分利用党政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优势,将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化、长期化。对于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村支部书记选用到财政编制队伍。选拔鼓励那些热爱家乡的有志之士,到村里任职或领办企业。三是加大新型农民的宣传力度。各级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多宣传一些新型农民和村干部的典型,增强他们的荣誉感,给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

第四,破解兴边富民难题,建设更加稳固的国防乡村。一是做强基础设施兴边。边境县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能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应同时考虑边境安全的长远需要。比如嘉荫、饶河、萝北的铁路建设,目前还处于“十四五”谋划项目阶段,建议尽快转化为实施项目。二是依托优势产业兴边。产业发展是兴边富民的长远大计,解决边境人口流失问题,应从目前靠行政控制和补贴的办法,转变到以产业兴边为根本上来。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兴边。建议落实县级边防机构的法定编制和执法资格,技防和物防投入也应适当增加,以提高护边的现代技术水平。对边境县乡的工作人员及边民补贴,建议逐年有所提高。四是注重人才战略兴边。重点围绕边境乡村的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继续组织特殊人才支边。应坚持双向对口原则,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出现支边人才“用不上”的浪费现象。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