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的范例

——记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红色教育实践

2022/11/25  浏览量:   作者:娜米日  来源:中国老区网

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所在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注:历史上鄂托克前旗归属鄂托克旗故有时称为鄂托克旗)城川镇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领导蒙汉族人民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从1936年5月陕北蒙汉骑兵游击队配合彭德怀领导的西征红军解放三段地开始,这里相继成立中共鄂托克旗工委、三段地抗日救国会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41年八路军王震部第一次解放城川寨子(堡)至1949年伊西工委、伊盟蒙汉支队三大队收复城川地区,我们党领导这里的蒙汉族人民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鄂托克旗和城川人民为抵御日本侵略者、反抗国民党反动军阀及封建官僚统治,保卫城川革命根据地,解放鄂托克旗全境作出了不懈奋斗和流血牺牲;中共伊克昭盟工委、中共鄂托克旗工委等党组织,建立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等民族区域自治实践,创办中央民族学院城川分院,为全国的解放和新中国建立培养输送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支持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是实现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红色摇篮。

鄂托克前旗党委政府,正是利用这块红色教育资源,探索挖掘、保护、传承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实践,开展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打造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2016年,鄂托克前旗党委、政府,开始启动建设“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为主体的“1+6”红色文化培训教育基地,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

该基地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鄂尔多斯市委、政府选定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内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城川学院”等20多项国家、自治区级以上培训教育基地资格,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 “打响红色旅游品牌 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典型案例示范点。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一个内蒙古过去最贫困落后的地方为什么成为全国有名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城川有什么特点和优势能够打造成红色文化旅游、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基地?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什么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特别是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这是现在前来这里接受红色文化培训教育的人们关注、关心的问题。

一、城川红色教育资源元素及形成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对伊克昭盟革命斗争的影响

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内蒙古西南部与陕西、宁夏接壤的鄂托克旗,在鄂尔多斯最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掀起了蒙汉族人民的革命斗争。1935年8月,党中央与四方面军负责人张国焘在革命斗争方向选择上发生分歧,坚持在北上的长征途中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统一战的主张。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到达陕北落脚后十分重视争取蒙古族、回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20日,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名义发表了《对内蒙古人民的宣言》,阐述了党的民族政策,提出了团结蒙古族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帮助蒙古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打倒共同的敌人国民党反动军阀的号召。与此同时,陕北党组织也已经进入伊克昭盟南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开展革命活动,从事党组织建设,开展蒙古族统一战线工作,帮助蒙古族人民为翻身解放而斗争。

(二)毛泽东致信章文轩、孟克乌力吉等蒙古族地方上层人士宣传民族政策

1936年全国抗日斗争形势更趋严峻,长征到达陕北的党中央非常关注内蒙古、宁夏这块联系苏联苏维埃政府的国际战略要道,在了解、分析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发展前途命运的战略选择中看准了内蒙古西部这块地区战略地位。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3月和5月两次致信鄂托克旗保安司令章文轩和乌审旗旗务帮办、旗巡防骑兵团团长孟克乌力吉等伊克昭盟民族上层人士,提出建立互通边商贸易、尊重蒙古族自治权,再次阐明建立共同抵御国民党反动军阀和日本侵略者的统一战线、民族政策,表明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开展鄂托克旗蒙古族人民革命斗争的战略选择。所以,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在当时的鄂托克旗蒙古族人民和爱国民族上层人士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工农红军解放鄂托克旗南部地区为城川红色革命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按照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战略选择,随着工农红军发动的西征战役行动,1936年5月,由曹动之、杨勤生、齐廷珍等领导的陕北蒙汉骑兵游击队配合彭德怀领导的西征红军第15军团78师征战三边地区,解放二道川、三段地、马场井等鄂托克旗南部地区,相继成立中共三段地工委和中共鄂托克旗工委,建立抗日救国会等蒙汉族人民参与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掀起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翻开了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革命斗争新的一页。1941年秋,为了击退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反革命高潮,粉碎国民党军阀马鸿逵匪部和国民党特务调拨离间民族关系进攻解放区的阴谋,八路军王震部联合地方部队解放了战略要地城川寨子(堡)。此后在城川先后建立城川蒙古委员会、城川参谋联络处、城川军政民联合会、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等统一战线民主政权组织,开始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践。期间,城川革命根据地因为战略位置的特殊性被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复争夺,城川地区蒙汉族人民在反抗国民党反动军阀和民族封建势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斗争中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1943年和1946年,蒙古族革命前辈乌兰夫同志受中共中央和中共西北局委托2次前来城川调研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政策落实践举措,建议重建中共伊克昭盟工委(注:工委所在地在城川),马良诚、顾寿山等一大批蒙古族地方官兵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奋不顾身投向革命事业,流血牺牲;马富纲、金汉文、杨宝山等蒙古族进步人士为革命英勇战斗,书写传奇的革命历史;1945年2月,鄂托克旗地方部队城川保安第四营举行起义接受共产党领导,3月延安民族学院迁址到鄂托克旗城川寨子(堡),建立延安民族学院城川分院,在民族地区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探索。因此,围绕着城川寨子这个内蒙古西南部的战略要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川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胆实践,支持全国的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为内蒙古南部蒙古族人民革命斗争的红色摇篮。这块宝贵的红色资源是鄂托克前旗特殊的,也是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独有的,现在城川作为红色培训教育基地,成为能够吸引全国各地前来这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

城川寨子包裹的城川民族干部学院

二、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红色基因保护传承实践

(一)热心于红色基因保护传承的有识之士为城川民院建设付出了努力

鄂托克前旗及城川地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有党中央、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共蒙古工委、中共少数民族工委、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指示、电报、信函、文献等珍贵资料;有我党很多重要领导人战斗、工作、献身的故事、足迹;有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留下的文物、遗址遗迹;有很多有识之士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付出的心血。如:鄂托克前旗前任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旗文明办主任达庆嘎老人,为延安民族学院城川遗址的开发建设,争取资金、跑项目长达10余年,面见市、区省级几十名领导、向几十个部门递交申请,有难忘酸甜苦辣亲身经历。现任鄂托克前旗政协副主席于国强同志,为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废寝忘食、全身性地投入,为征集、查阅、保护文献资料,前后赴呼和浩特、延安、西安、南京、北京等地,征集了很多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注:以下简称民院)干部职工,受命于关键时刻,经受实践的考验,不管是从各单位抽调上任的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招聘考试进来的年轻职工,团结一心创业奋斗在民院建设的岗位上,以不负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赋予的重托和骄人业绩,为打造成功城川民院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做出了贡献。鄂托克前旗历届党委、政府,长期致力于这块特殊的红色资源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建设工作,经历的长期、艰苦的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建设路程。

中国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曾广超一行考查调研城川民院

(二)党委政府及社会各方支持为城川民院建设提供了保障

鄂托克前旗及城川镇(注:在2004年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后城川镇、珠和苏木、二道川等及个苏木乡镇合并为城川镇)既是紧邻蒙、陕、宁三个省、自治区的革命老区,也是内蒙古国家级贫困旗县。如何让革命老区的蒙汉族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如何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赶上发达地区发展,始终是鄂托克前旗领导班子考虑的重点工作。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建设以来,当地党委政府不断完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项目建设的思路,把它作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主体项目来规划,调整、完善建设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把它列为摘掉国家级贫困旗县帽子的一个主要项目,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多方争取各级政府项目资金。在立项建设过程中,客观、全面、科学的研究确定发展思路,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项目建设为核心,配套建设“1+6”红色教育平台为支撑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思路。

在前期基础性筹备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城川民族干部学院规划项目开始启动,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建,2017年底,终于建成了“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它以延安民族学院城川分院纪念馆为中心,包括建设了培训教育场所、拓展训练基地、民族团结广场、宾馆酒店、文体活动中心等,一次性能够容纳500多人、占地面积500亩、

建筑面积21948.2平方米的综合性培训教育基地。同时在鄂托克前旗方圆100公里之内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配套建设了“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马良诚、顾寿山烈士纪念陵园”“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王震井纪念园”“滴哨沟战场纪念园”等6处红色文化资源展览展示平台,形成了规模、内容合理的红色文化旅游及教育培训场馆。

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文体活动中心

城川民院红色资源保护传承项目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建成时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报批为正县(处)级建制的民族干部培训教育基地,被国家民委等有关部门、地区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实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20多个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培训教育基地资质资格。据统计从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至年底,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共举办各级各类红色教育培训班741期,参训人数达到36166人次,接待市外教育培训团体16511人次,“1+6”教学点现场受训人数和社会团体、个人、红色文化旅游接待团队和参观人次数累计突破100万人(次)。

三、城川民院红色教育培训实践特色

(一)依托红色资源精心设计的主题课丰富了内涵

城川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突出的战略地位,留下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荣辱与共、共同进步的传奇历史。特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川蒙汉族人民翻身解放的革命斗争史,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探索实践为城川记录了特殊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城川历史上就是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边贸往来、交流沟通的重要草原丝绸之路。很多古代文物记录者这里是历代王朝抵御漠北强盛的民族入侵中原的战略要地、军事重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这里就设置了郡县机构。公元26年,唐朝宰相牛仙客奉朝廷之命设置新州,安置偿尽战乱之苦的边民取名宥州就是现城川镇南4公里处的宥州古城遗址。近代史上经过元明清等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国民党统治时期形成了蒙汉回民族为主,各民族相互交融发展的蒙、陕、宁交界的特殊地区。

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彭德怀、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很多高级领导人关注伊克昭盟及鄂托克旗蒙汉族人民的革命斗争;陕甘宁边区党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等党组织先后负责领导伊克昭盟及鄂托克旗人民的解放事业;从1936年5月鄂托克旗南部的解放到1950年春天鄂托克旗人民临时自治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党领导鄂托克旗人民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事迹,谱写了鄂托克前旗及城川蒙汉族人民民族团结解放的辉煌革命历史,为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创业者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资源。所以,鄂托克前旗党委政府及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创业者,非常智慧地突出挖掘这些中华民族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文化价值,运用这块红色资源,汇聚旗市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党史专家学者、有识之士智慧,先后编辑出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留在草原上的红色足迹》(10本)《城川历史简明读本》《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37本红色故事读物和院本教材,面向全国集中力量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的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设计、研发、教学,给人们以眼前一亮的运行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

(二)城川特殊红色资源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支撑点

鄂托克旗城川地区的蒙汉族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党领导下勇敢地进行区域自治实践,在革命战争的血与火洗礼中,共同战斗、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共度难关、以光辉的历史,为今天在城川能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感人的事迹元素。1941年11月城川解放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成立“城川蒙古委员会”开始启动了民族自治的实践活动。期间党领导的城川蒙汉族自治政府组织几易其名,几次调整政权组织形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因为国民党反动军阀掀起反共高潮,挑起民族矛盾煽动不明真相的蒙古族上层与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对立,发生过教堂学校关闭、蒙古族人士推出组织、没收城川保安第四营枪支等冲突。中共西北局、陕甘宁边区和三边地委、中共鄂托克旗工委等组织及时矫正民族政策上的不成熟做法和缺点漏洞,以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调研;重建伊克昭盟工委;乌兰夫等革命老前辈向蒙汉族人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对比国共两党对少数民族的做法等感人的教育宣传;退还保安部队枪支弹药,重视任用蒙古族人士参与政权组织等办法,赢得了鄂托克旗及城川地区蒙古族人民的拥护,坚定了鄂托克旗蒙汉族人民坚决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城川当时成为内蒙古实行区域自治实践的成功范例,1946年4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三届一次大会上,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建设的新阶段》报告中肯定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区域自治的实践成果。城川这些红色资源和特殊的蒙汉族人民共同战斗、共同流血牺牲的红色血脉历史,今天成了城川民院以实景、实物、事例开展具有说服力、吸引力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城川民院面向全国各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重要支撑点。

(三)坚持科学规范教育培训方式,为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川民院领导班子注重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向、内容选择、实践效果。他们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的政治方向。在教育培训的实践中他们强化党性教育课程,坚持党章党规等精品课的主导地位;坚持现场教学的特点与微专题课开发相结合;坚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特色亮点的课程体系原则,保证了红色教育现场讲解和教学培训的正确指导思想。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培训教育形式内容的创新发展,按照“一馆一专题、一馆一课堂”的要求,以实景、实物、事例为元素,以场馆讲解、实物展现、现场观摩为平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本着党性教育课程要求有特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的特色课打造品牌的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教育阵地。所以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现在实施的“一体两翼”,课堂教学、观摩参观教学、模拟体验教学、拓展训练教学、研讨感悟教学等教学布局和分段式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把握了新时代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以红色教学培训新模式,弘扬老区精神。这是现在的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教育培训能够吸引人,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的亮点、特色鲜明的标签。城川民院网络微课、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育培训手段、方式,得到受教育培训群体的肯定;民院老师讲授的“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教案被市、自治区组织部门推荐到中组部的好课程评选;城川民院红色培训教育活动排序从年初排到年底,应接不暇;场馆开业仅仅4年多接待人数超过100多万;各级党委政府授予的荣誉牌匾多达1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国家部委有关单位、省市自治区级教育培训资质资格证多大20多块,展示了城川民院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创业者们的辉煌成果。

参加红色文化培训班的学员们兴致盎然地观摩、聆听国际友人阳早、寒春动人事迹

编辑:王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