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于宁化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11/30  浏览量:   作者:宁化县老促会调研组:江华 张志华 陈上安 周辅安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为全面了解宁化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根据工作计划安排,11月上旬,县老促会对宁化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宁化县济村乡武层村、方田乡南城村、治平畲族乡田畲村、安乐镇谢坊村、乐野小镇等乡、镇、村乡村振兴发展项目,与县直有关单位和乡村干部座谈,详细了解了当前宁化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农村工作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施“六大行动”为抓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宁化县乡村振兴工作并取得新的成效。

1.产业振兴基础逐步夯实。一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接二连三”为抓手,延伸“两米两茶一叶一稻种”产业链,向上争取专项资金6000万元用于发展河龙贡米、宁化薏米产业。宁化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期建设已完成土地挂牌工作,现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前投入使用,为做优农业,助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紧盯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持续抓好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生态养殖和现代烟草等优势特色产业,河龙贡米、薏米、茶叶、油茶、水稻制种、蔬菜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业生产格局。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园+农户”等经营模式,构建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截至2021年底,全县有省级以上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4家、示范家庭农(林)场23家,农业经营主体共计1283个(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739个、家庭农场544家。曹坊镇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辣椒、紫薯等特色种植,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三是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构建信息进村入户服务“一张网”。发展电商企业246家,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4亿元。2021年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18个,建成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三星级以上森林人家8个。

2.人才振兴措施支撑有力。出台《宁化县“葛藤人才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人才回引”激励性保障措施,建立人才库,下达科技特派员县级配套资金,全县省级科技特派员乡镇覆盖率达100%。加强与高校对接,委托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学校加大对教育、卫健等需缺人才的定向培养。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驿站16个,引导在外优秀人才回乡任职、创业,做活做强“归宁经济”。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能人就地创业,积极兑现各类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计划”,推行“导师帮带制”,开展“百名导师扶百村”行动,通过设立“薪火”老书记工作站等方式,提升帮带实效。治平畲族乡在省应急厅的帮扶下,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外地考察,开辟畲乡振兴新路子。治平、泥坑等村通过抛荒地复垦,规模化发展互叶白千层种植和富硒黄豆套种,稻田养鱼等特色种养,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3.文化振兴内涵丰富延伸。一是修缮文保点和客家古民居。近年来,宁化县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化段)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修缮文保点及客家古民居,重点做好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重点展示园、曹坊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园、红军医院保护利用等建设项目以及石壁杨边村、曹坊下曹村等古村落客家民居修复工程。二是加强非遗传承。成立“宁化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宁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专家委会员”,统筹协调全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完成《宁化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分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保护传承好县域文化遗产和提高客家文化知名度。目前,宁化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2项、市级25项、县级95项,已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传习点进行授牌管理。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和管理。目前,宁化县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人、县级传承人35人,已对其中33位代表性传承人颁证管理。三是弘扬红色文化。结合“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原则,坚持挖掘、保护、传承并重,培育红色文化品牌,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起点在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终点在中央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地下曹村的“红色故里·产业振兴”示范线,全长38公里,途经3个乡镇11个行政村,通过以时间轴的形式,将宁化土地革命时期的奋斗史用墙绘展现出来。淮土镇凤凰山村以“长征起点小镇”建设为契机,不断延伸恢复周边村红色旧址原貌,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形成独特的红色遗址群,促进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生态振兴机制逐步完善。一是严格实施“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执行规划,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目前,全县210个行政村已完成122个村庄规划。实施农房建设管控机制,出台《宁化县农房建设管理“房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建立一本台账、建立一套联系会议制度、建立一个监管平台、建立一个技术支撑群和建立一个考评奖惩机制。实施共建共享机制,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相结合的办法,推动村庄保洁、垃圾转运、污水治理等项目市场化运营。二是“六个一”工程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宁化县“6+2”(“六个一”工程+“村级组织建设、基层社会稳定”)工作机制,扩大特色产业发展,丰富旅游新兴业态,加快电商平台发展,夯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凸显客家美食文化成效。三是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法,政府投入6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推动24个闽赣交界村和5个行政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和闽赣边界村庄农村新风貌。石壁镇借助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平台,以生产绿色、有机瓜果为目标,推广台湾现代农业理念,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火龙果、台湾大青枣、脆李等大棚种植,推动两岸客家融合发展。

5.组织振兴体系逐步健全。一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制定出台《宁化县乡村振兴“六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将7类139项考核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并建立工作跟踪落实、督查通报制度。坚持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创新打造“跨村联建”“居民夜谈会”“人才回引”品牌,以党建引领保障乡村振兴发展。全县组建25个联村党组织、覆盖93个村,开展了“板凳夜谈”“四百行动”等活动,推动干部下沉,解决群众问题诉求1000余件。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六大模式”,全县2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10万以上。如安乐镇黄庄村利用省财政资金1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将闲置的学校改造成标准化厂房,用于竹笋加工出租收益,每年村财增收10万元以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目标;泉上镇罗李村等4个村实施跨村联建,投资联建加油站出租收益,实现村财持续增收。二是持续培育文明乡风。整合现有资源,以乡村振兴示范线为重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百姓说理之家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制定出台了《宁化县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活动,提升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水平。

6.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一是保持政策稳定。全面贯彻5年过渡期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健全监测机制。制定《宁化县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序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加大帮扶力度。优化防返贫信息系统管理,建立大数据比对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每月与教育、卫健、医保、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数据比对,做好数据动态调整,保证系统数据质量。针对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挂包干部,防止脱贫户脱挂现象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宁化县乡村振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统筹协调有待加强。一是乡村振兴“一法一例”宣传普及不够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乡村振兴“一法一例”学习培训不够、宣传方式单一,掌握运用法律推进乡村振兴能力不足。二是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些乡镇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视不够,有的地方虽有规划,但总体谋划不够,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有的规划照搬照抄、简单重复,脱离本地实际,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有的规划特色不明显,未能因地制宜,存在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等要素融合不足,区域功能、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定位不够明确。三是部门合力有待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多、跨度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部门间的协同机制不够完善,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现象,政策、资金使用效应难以最大化。四是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不够,特别是在村财增收方面乏力。部分群众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尤其是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意识不强、热情不高,存在“等、靠、要”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 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精神。

2.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一是产业发展层次偏低。大部分乡村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方式分散,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大量的农副产品还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和原料上,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较少,深加工产业相对滞后,带动力不足。二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待加强。绿色生态品牌打造不够突出,区域公用品牌和名牌农产品较少,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三品一标”建设有待加强。三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度不高。产业融合程度不深,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还处于培育阶段,起步较晚,规模小,且大部分是工商资本创办,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旅融合发展步伐较慢,乡村旅游产品不够精致,差异化、品质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3.资源要素保障不足。一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宁化县属于山区,农村底子薄、基础弱,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农村交通、水、电和数字化建设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人力资源较为匮乏。基层普遍反映,人才缺乏是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农村呈“空心化”趋势,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普遍不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数量偏少,留守农村的基本上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尚未形成,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土专家”“田秀才”“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基层农技人员和乡村本土人才严重缺乏。农村教育、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人才也存在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服务能力弱的问题。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年轻后备干部不足。村干部养老保险待遇关系还未理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三是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资金支撑,但宁化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持乡村振兴财力有限,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对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提升和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制约乡村振兴的整体推进。

4.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有待加强。一是思想有所放松。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又非一朝一夕之事,一些干部思想松懈、重视不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二是持续稳定增收难度较大。部分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主导产业支撑,部分脱贫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返贫风险。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实施好乡村振兴“一法一例”,高质量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议如下:

1.加强统筹协调,齐心协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推动村党组织加强对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将农村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主力军。加强统筹协调,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把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农村工作统筹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结合宁化县各地的地域特点、传统文化、产业现状等,完善编制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优化功能分区、产业布局,特别是要抓好乡镇集镇本点和特色村庄的规划建设,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形成具有宁化县地方特色的乡村风貌和乡村产业。三是加强法律实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持续做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工作。

2.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现代农业投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农业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道路,发展精品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二是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深度加工,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互联网+”,建立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使农产品在流通环节更顺畅。加快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森林康养、水美经济、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快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突出绿色生态优势,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建设,持续开展农特产品品牌创建活动,加快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提高优质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宁化县农产品知名度。四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确保粮食安全。

3.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一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探索建立“党建+”等治理模式,创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二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落实“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乡村道路(如方田乡南城村、济村乡武层村的机耕路、桥问题)、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乡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农村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三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带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要素下乡,指导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人才回引”,加大措施培养农村科技、经营、本土人才,建立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推动专业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四是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力度,防止碎片化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认真梳理上级支持乡村振兴专项,积极对接政策支持,大力向上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创新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五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林权、土地“三权分置”等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加快林票、碳票制度改革,促进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合作,做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

4.巩固脱贫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保持政策稳定。落实5年过渡期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是全面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健全完善“农户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筛查”动态监测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精准施策、多措并举防止致贫返贫。三是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补助资金,支持脱贫户自主经营、自主创业,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推动每一户脱贫家庭至少有一个以上人口实现就业,实现家庭增收。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