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一个可复制推广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模式: “沉浸式”“场景式”实体化运营的研学基地

2023/03/15  浏览量:   作者:莫壮才  来源:中国老区网

眼下,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基地建设方兴未艾,但同时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研学活动收效问题,另一个是研学基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以创建女子军农场研学基地为载体,做了一些实践尝试。

我们选择女子军农场题材创建研学基地,基于三点考虑:

——选择题材资源“人无我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后来彪炳史册的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时期唯一一个完整建制的妇女武装组织。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战斗团体,于1931年5月1日在当年乐会县第四区赤赤乡内园村(现辖琼海市阳江镇老区村委会内园村)成立,之后仅存了20个月,期间,参加战斗56场次,战斗牺牲19人(后来被追认为烈士),排连以上干部被捕8人,4次转移狱守,役狱6年之久,让后人崇仰的是,她们当中没有一人当叛徒。

现在一个情势是,我们比较重视也花了很大精力时间挖掘利用她们参加战斗战争方面资源;而对她们平时参加革命根据地建设、生产发展方面的资源重视利用不够。其实,当年她们很多时间主要是帮助当地缺少劳动力的烈属、军属、侨属侨眷种植水稻、杂粮和经济作物,这些农耕活动的地块比较连片集中,便是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女子军农场。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生活片断。这为创建研学基地提供了难得素材。

——创建“沉浸式”“场景式”红色文化教育平台。研学基地在当年女子军农场原址上建设。建设规模3000亩,按当年模样建设,布局建设生活体验区、农耕体验区、科普体验区等3个板块。

“生活体验区”主要是原汁原味再现当年女子军生产生活场景,如当年餐食杂食、起居生活方式等;考虑以当一天或一周女子军为主题,以冬夏令营、双休日特训、场景研学等为单元,以 “沉浸式”“场景式”为抓手,组织开展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使参与者心灵得到深刻震撼和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相信这种教育其收效会比一直以来沿习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来得更丰厚。

“农耕体验区”规划建设(现完成投资近500万元建设近300亩)3000亩“凤梨+沉香”(立体生态间种)种质资源引进试验试种生产基地,基地布局种植凤梨种质新品种15个,沉香28个;项目一俟建成,将同时汲纳不少于200人中小学学生在这里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科普体验区”在当年女子军农场原址上引进“气节”理念建设24个农耕气节驿站;引进“农业隧道”理念建设原始农业、传统农业、无机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5个农耕驿站;引进“碳汇农业”理念建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元素周期表等3个科普驿站。这些驿站尤其是“农业隧道”以园区地块载体形式和单元落地布局各个年代农业隧道,打造一个至今为止首个见证浓缩再现上万年悠久历史的农业旅游或旅游农业经典景点景区,让游人尤以是大中小学生在“农业隧道”里置身处地科普型“沉浸式”接受农业历史知识的薰陶洗礼。

综上三个区域板块布局落地建成,就能让学子们在研学基地有东西看,有事情做,有地方玩,有故事编。尤其是劳动教育在那里“广阔天地”里能够得到真实到位的劳动锻炼,甚至从此培养起爱劳动习惯。

——实现实体化投资建设运营。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基地,都面临着红色文化资源永续利用与实现实体化建设运营问题。聚焦这些问题,我们对研学基地嵌入特色产业,并始终以特色产业为框架为底色。这个特色产业就是“凤梨+沉香”,又以“凤梨+沉香”(立体生态间种)种质资源引进试验试种生产基地业态落地实施。

至于特色产业选择,争取做到三个对接:一是跟乡村振兴产业对接。关于乡村振兴,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这是以产业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的真知灼见。之所以选择“凤梨+沉香”业态、又以生产基地体量承建研学基地,主要考虑它具有“人无我有”的产业特色,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汲纳当地脱贫监测户就业增收,就凭这一点就有资格获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从而解决研学基地建设时可能会出现的资金瓶颈问题。二是跟满足研学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课活动的基本要求(农耕活动)对接。当下在读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课活动,必须解决学生在上劳动教育课时能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施展身手,又得到劳动锻炼身骨,甚至学习掌握农耕的“一技之长”;其间,还要设计安排容易上手、易于学习掌握的农活;更重要一条劳动教育过程要确保安全,不能出意外伤害。对此这些要求,研学基地能够做到,也往这边努力建设。三是跟实现实体化运营的基本要求对接。因为研学基地从一开始就已经定位为民营实体使用社会资本操作,这注定了它必须时刻关注建设内容设计、优化资金使用安排以及运营资金投入与产出预判。鉴于此,研学基地设计了两个主营产品(商品):一个产品是研学基地劳动教育、冬夏令营、场景研学、专题文创活动等消费产品;另一个是特色产业产品凤梨、沉香等。我们做过测算,一年只要汲纳2万人在这里接受劳动教育锻炼,年收入200万元;间接凤梨1000亩,按每亩1万元计,年收入1000万元。两项运营年利润不少于300万元。

至此,研学基地把红色文化-学生学农劳动教育-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互动有机链接融合实现了实体化运营。还赋能壮大集体经济与农户持续增收:按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制度设计安排,专业合作社股东占比15%,年分红30万元;以土地租地合作农户,占有25%分红,年分红75万元。赋能农户就地就业:项目达产后,可创造25个就业岗位;实现农户工资性收入75万元。若凤梨种质引进试验试种与推广层面生产,年临时性季节性用工6000个,按140元/日工计,为农户增加收入84万元。赋能农户财产增长:若驿站统筹调剂“征转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或宅基地建设地上附着物,所征用地块协议作价入股(500元/平方米)建设,原值直接形成资产160万元;若每户出地参与一个驿站建设,直接形成资产5万元。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