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奋力谱写新时代扬中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3/05/19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后,新时代抓“三农”工作就是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我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持续用力抓重点、补短板、培动能,促进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美丽乡村越来越多、农民生活越来越富,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蓝图照进了现实,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

按下扬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播放键,放眼岛城大地,一个个产业项目欣欣向荣,一排排农家院落宽敞明亮,一条条道路平整畅通,一张张笑脸灿烂明媚。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我市广袤农村大地默默耕耘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农民“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乡村产业是“动力源”

如何让经济薄弱村脱胎换骨拔除“穷根”、让实力基础好的“明星村”发展势头更强劲?产业兴农是扬中乡村振兴的重头戏,项目不断进驻成农村定海神针,家门口就业破局“留守潮”,规模农业加速农村生产要素的整合,高效农业推进集约化发展,村企共建牵一发带动全域。

八桥镇红旗村的灵芝种植基地经过小半年的精心培育,5000棵灵芝喜获丰收,共收获150公斤孢子粉,可带来收益20余万元,还可形成产值约15万元的灵芝盆景。红旗村因为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导致发展相对滞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6年,村集体收入还不足20万元,这几年通过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搞特色种养殖等路子,2021年,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260万元,村级收入节节攀升。

新坝镇立新村建成250多亩高效农业园,针对残困等特殊家庭提供家门口的岗位,解决了村里10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业园常年免费开设各类果蔬种植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农民自身造血功能。

立新村高效农业园区将润福家庭农场葡萄园、云标果园枇杷园、秧草基地、肖家农场蔬菜园等农业项目串珠成链、连点成片,从“单打独斗”的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成为“抱团发展”的特色农文旅产业。全年农业项目总产值将会达到200万元以上,高效农业园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口袋’、村集体增收的‘聚宝盆’。

近年来,我市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牢牢抓住这一主线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大力推广特色种植、村企共建等手段,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扬中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新坝镇新治村,新晋网红地宿予民宿人气爆棚,农文旅融合发展生机勃勃;在三茅街道兴阳村,长江渔文化旅游风景小镇里热闹非凡,户外灯光秀、露营烧烤、农家乐,拉动旅游消费,补齐乡村旅游空白点;在经开区福源村,“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正酝酿着新的收获;在八桥镇永胜村,红菱喜获丰产,第五届红菱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擦亮乡村品牌;在西来桥镇新程村,豚岛蜜梨挂满绿枝,果农接订单、发快递忙得两脚不沾地。

各地乡村的特色产业“一茬茬”接连丰收,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攀升,村民走上了有景可看、有活可干、有钱可赚增收致富路。

农民“讲文明、守文明、享文明”乡村治理是“魔法石”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是旱厕改造、是道路硬化、是人居环境治理,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乡村治理的大刀阔斧,让城乡一体化跑进现实。

三茅街道营房村地处于北江边,历史上村容村貌落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缺位,通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八位一体”基础设施管护模式,面貌焕然一新,获得“江苏省美丽乡村”、“扬中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颜值刷新,营房村的华丽转身,正是我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真实写照。通过健全一套体系、推行一项机制、打赢一场攻坚、打造一串亮点的“四个一”机制,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同时,开展清洁户、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大力推广良好生活习惯,切实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2021年以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评江苏省第一等次,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成功入选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

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我市各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村民庭院以及房前屋后建设小游园、小果园、小广场,将“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让“盆景”变成了“风景”,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奏响了乡村振兴新篇章。目前,我市共创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传统村落3个、美丽宜居乡村60个。

美丽乡村除了要“塑形”,更要“铸魂”。我市各地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设置“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促进移风易俗,推动群众言行与文明乡风同频共振、同向而行。

农村“新起来、富起来、绿起来”乡村人才是“强引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靠天靠地最关键的还是靠人。新时期,人才最贵;新农村,也是人才最为重要。扬中在乡村振兴中的“聚人工程”功不可没,领路人才、管理人才、创业人才沉淀乡土,已形成“雁阵效应”,这些乡村“造梦师”协同发力,让扬中农村新起来、富起来、绿起来、强起来。

我市将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通过换届新选拔19名村书记,全面推行村书记专职化管理,建立起“干好有待遇、退职有保障、定期有增长”的待遇保障机制,连续10年组织74个涉农村(社区)书记外出参观考察,举办培训班,为村书记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本领。统筹选派市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挂职,启动实施村干部学历“8090”计划,逐步推进村干部、村书记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分别达到80%、90%。同时,选派9名“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驻村任职,推动选派村实现“后进”变“先进”,“先进”变“标杆”的飞跃。

激发乡土人才创新活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棋”。为此,我市不断加强对“土专家”“田秀才”的关注、培养和支持,涌现出了一批农业大户、种植达人,有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农村研究草皮种植的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杨勇;年销上万斤火龙果,让南湖农场走上了一条新的致富路的农场主吴昊;自主研发多个新品种,将小葡萄串起大产业的“葡萄大王”孙纪福……农村能人真正“聚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形成“搞活一片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效应,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各个乡镇还积极探索制定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新坝镇深入开展薪火计划培训班,常态化为青年干部搭建平台,锻炼培养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基层治理实践中去;三茅街道重点打造“创三· Shine”青年干部培养品牌,让青年干部多找乡村振兴“金点子”,多谋社会治理“新路子”;油坊镇实施“青干178提优工程”,通过积分制管理对青年干部进行季度考察,持续墩苗、培土、压担,持续提升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八桥镇围绕“惠苗启航”行动,以“筑红”“向善”“为民”为载体,组织动员青年在投身乡村振兴中彰显责任担当。

以产业振兴注活水,以文化振兴添活力,以人才振兴提信心。我市乡村振兴工作一路凯歌高奏。希望的田野,不断传来喜讯。一城三镇格局不断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631元增长至2021年的35818.8元;推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实施联建项目132个,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创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村级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风劲弓角鸣,沙场秋点兵。如今,新征程的号角已全面吹响,岛城大地的乡村振兴主战场正迸发着勃勃生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一个产业更强、环境更美、农民更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扬中乡村正踏歌而来。

(扬中市老促会 郭九林 蒋新颜)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