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于兰西县春岭村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2023/06/14  浏览量:   作者:兰西县奋斗镇老促会 温井发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一、基本情况

兰西县春岭村位于奋斗镇西北部,村委会距离镇政府所在地四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058户,总人口3326口人,全村耕地面积24000亩,林地面积1960亩,草原1766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

二、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对比分析

2012年,全村农民收入3452万元,人均收入5800元。2022年,全村农民总收入6798万元,两项收入的对比分析,2022年的农民总收入,人均收入对比2012年的农民总收入,人均收入分别增长3346万元、4200元。

2022年农民总收入6898万元,来自种植业总收放2548万元;来自养殖业1000万元;来自外地务工收入3200万元;来自其他方面的收入50万元;政策性补助收入100万元左右。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收入占比较大的,首先是外出劳务收入,2022年全村有近1300人次外出务工,年平均每人收入都在25000元左右,全年总收入达3200多万元,居农民收入占比之首,已成为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其次是种植业收入,全村农民种植业收入为2548万元,仅占农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一点。虽然近些年来粮食价格在不断上涨,但粮食产量上升幅度不是很大,加之必须的生产资料价格在逐年上涨,导致种植业成本增高,农民普遍对种植业的积极性在减退。来自养殖业的收入,全村农民收入近千万元,占农民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由于近几年养殖业市场价格不断上扬,农民对养殖业的积极性在不断增高,仅调查15户养殖大户,年收入就达800多万元。来自其他方面的收入(包括小酒坊、小油坊等小型米面加工的收入、小型农机具修理)50万元,来自文旅业、集体经济,和来自农民财产性收入、政策性补助收入等100万元左右。

三、农民持续增收的典型经验和产生的效益。

不同的经营模式、经营规模以及经营理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

种植业大户赵辉近几年来,他在经营规模上和种植结构上下功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结构在不断调整,把眼光瞄向销售市场上,用老百姓的话说:“啥快种啥,啥来钱种啥”。近几年,他看玉米的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就马上扩大种植规模,集拢他人流转出土地近300亩,精耕细做,每年增收近40万元。赵辉不单在种植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在种植结构上也在不断调整,他把眼光始终盯在市场需求上,他发现近几年大豆市场紧俏,并政府又给予政策等补贴,他就种大豆,发现烧酒原料高梁紧缺,他就种上十几亩高梁,由于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每年都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即种植又搞养殖的典型户,李顺志,不单单搞种植业,他还利用农村闲置庭院近千余平方米搞起了养殖业,2022年养牛31头,养猪380头,效益非常可观,每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另有增收典型吕文章,种地50亩,养牛50头,外出打工收入近3万元,每年总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通过调查总结分析以上典型经验,笔者认为,农民要持续增收,其一,就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向规模要效益;其二,要加强科技投入、科学经营、科学管理,向科技要效益;其三,要瞄准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智慧性产业,向智慧要效益;其四,要多业并举,三产融合,向多融合产业要效益。

调查结果表明,眼睛只盯在那“一亩三分地”上的农民,只能维持填饱肚子,年吃年用,人均收入只能维持在五千元左右。人均超万元的户,基本上是即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的户,人均收入超三万元以上的户,大多都是即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还有劳务输出,外出打工,多业并举的户。结论:“光种自家那点地的户,只能填饱肚”,又种地又养殖,早已成了小康户、三产融合的户,又有轿车,又把“洋楼”住,这说明“多业并举”方能快致富、大致富。

四、农民持续增收存在的问题

概况讲“三缺”,一是缺资金。部分产业户想扩大产业经营规模,缺资金。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农民想在种植业上、养殖业上扩大经营规模,种植规模最低达到连片种植三百亩以上,养殖业牛100头,猪300头,羊200只以上,需要成本资金支持20万元以上。有的种植大户吸纳流转土地连片规模种植,各方均已达成协议,由于没有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成本,贷款也没有办成,夭折了,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农业产业资金的支持和保障阻力重重。首先表现为农村资金外流现象已出现。因为国家商业银行在农村吸纳了众多的农民存款,但在农民贷款的时候放款缓慢,使得在农村吸纳的资金主要流入了城镇的建设中去。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农民运用资金不足,不能很好的有足够的资金成本去进行规模化产业开发,另外,目前在农村一些担保制度也存在着很不完善的地方,因为金融机构认为在农村市场的信贷存在着很多风险,所以在农民进行信贷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很多复杂条件的制约,这些都不利于和严重影响了农民扩大产业规模和充分利用资金成本发展产业经济。二是“缺科技”。多年来的“科技三下乡”活动或以被淡化,严格讲多数农民还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种植知识,还只是遵照传统的种植方式,使得农产品都不具有优质的经济价值。这就是使得农民辛苦忙碌付之东流,也使农民的增收减慢,也是农民持续增收存的问题。三是“缺保障 ”。目前,农业产业的投入成本逐年上升。种子、化肥以及农药的价格持续偏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持续走高,导致了农民的收入不能稳定的持续增长。可以说,在当下,农资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加上农民雇工的劳动力价格也是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农民要投入更加多的劳动成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政策相关部门也已经出台了一些增加农业补助等各项惠农政策措施,可是所有这些也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劳资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升高的趋势。这也是农民持续增收存在的问题。

五、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是大力倡导和推广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产业,积极推广农作物的种植,使用农家肥、有机肥,逐步取代施用化肥,要树典型、搞示范、抓试点,政府要对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给政策、给补贴、给鼓励、给市场,促进农业绿色化、有机化转型。二是要积极打造品牌农业,通过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加快产品快速进入流通大市场,政府要帮助农民品牌立项,商标注册,彰显寒地黑土品牌效应。三是促进加快农民农业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倡和引导土地托管和土地有序流转。引导农民入社、入股、入企分红,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改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的增收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实现设施农业、质量农业的步伐。四是充分挖掘和利用闲置房屋及闲置庭院资源,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