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来自茅山老区推进乡村振兴的调查报告

2023/08/02  浏览量:   作者:张柯林  来源:中国老区网

常州金坛区薛埠、朱林与直溪3镇地处茅山老区偏僻丘陵山区,地域面积达320平方公里,人口总量达12万人。长期以来,由于老区交通闭塞、文化与科技较为落后,制约“瓶颈”尤为显现,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履缓慢,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狭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老区,近年来乡村振兴却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实现了老区产业发展有奔头、农民就业增收有盼头、乡风文明有保障与美好生活有希望,让乡村振兴孕育出“强富美高”新发展,开创出老区农民幸福宜居新天地。那么,茅山老区所属镇、村是如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呢?

一是在规划方案上“量体裁衣”。在经济欠发达的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说要资源没有资源,要资金更没有资金,仅能有的“资源”便是老区镇、村干部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敬业有为的奋斗精神与敢为人先的工作理念。为此,在乡村振兴规划方案的制定上,他们能够紧扭老区老少边穷“短腿”问题,秉承少花钱、多办事与办成事的工作理念,崇尚“量体裁衣”力戒“好高骛远”,力求让规划方案贴近农情与体现民愿。薛埠镇是由原来的5个乡镇合并而成的大镇,虽然镇域规模大了人口多了,但该镇经济总量与发展规模不大且农民富裕程度不高,早在2015年初,该镇党委、政府本着尊重实际、量力而行办实事的原则,在乡村振兴规划方案制定前,就组织镇、村干部进农户、跑田头,征询农村缺什么、农民盼什么,全面掌握镇情民意,从而使所制定的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更贴民心更接地气;直溪镇坚持以发放征求意见表与社情民意调查表等方式,组织镇域范围内的区镇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进乡村、到企业、入社区,请社会各界仁人志士为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把脉开方”,请农村干部“建言献策”,让农民“忠言逆耳”,努力使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既科学又精准;薛埠镇花山村地域广人口多,为了确保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更接地气,村“两委”在规划方案制定前广泛汇集民情民意,制定中诚邀方方面面代表集中“会商”,制定后聘请监督员全程跟踪监督规划方案的实施,确保乡村振兴贴近实际稳步推进。

二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靠船下篙”。建设美丽乡村力戒大拆大建、好高骛远与劳民伤财。直溪镇坞家村是千年古村,古建古宅较多,村落分布零散,由于年久失修,昔日之光彩亦已荡然无存。为此,该村坚持“量力而行、省工节本”的原则,紧扭古建古宅及后建民宅现状,对损坏程度较大的统一抓好翻建出新,局部损坏可以修复的统一抓好维修补缺,屋面渗透与墙体褪化的统一抓好补漏粉刷,零散村落(户)统一搬迁至中心村,各自然村乱搭乱建与乱披乱挂的统一清理不留死角。通过旷日持久的艰苦“鏖战”,让人尽收眼底的是一幢幢干净整洁与错落有致的民宅民居,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薛埠镇上阮村地处丘陵山区,偏僻边远且资源贫乏,打造出美丽乡村任重责艰。然后,该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按照乡村振兴规划方案要求,村“两委”年复一年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老村修建、古村修复,村前绿化、村后美化、以路修路、河汊建亭、山岗布景、民宅修缮与民宿布点等基础设施上施实招重实干。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香扑鼻。经过几年來艰苦打拚与苦战,目前,扑入人们眼帘的上阮村便是:

以美丽乡村打造出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村旅游品牌拉动了农家餐饮兴起,以农家餐饮兴起带动了民宿旅店发展,以民宿旅店发展促进了文旅互动融合,以文旅互动融合孕育出“畅想上阮”;朱林镇龙溪村地处集镇边缘,地势平坦利于开发建设,早在2016年初,镇党委、政府就有意将龙溪村打造成全镇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该村“两委”干部将开发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决定权”交给农民,在规划方案实施上请农民“会诊”,在责任落实上交农民“煎药”,在工作推进上让农民“把脉”。通过放手让“权”取信于民,避免了美丽乡村开发建设的盲目性与急燥性,村里擘画的“村头小桥流水、村边民俗餐饮、村中休闲娱乐、村后踏青观景”美丽乡村崭新蓝图已成为美好现实。

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别出心裁”。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更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朱林镇黄金村地势平坦,境内河塘交错、沟渠交织且土地肥沃,是生产与加工优质稻米的绝佳之地,近年来村“两委”紧紧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正确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1)有序将农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农民仍持有土地承包权,经营权通过土地流转交给村经济合作社,以此为抓手,将农民手中4200多亩土地调整出3000多亩,由村经济合作社集中连片发展优质稻米,实现了优质稻米种植的规模化。(2)紧贴城乡居民“吃讲营养”实际,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购置稻谷烘干机12台(套),兴建稻米精加工生产线1条,软米粉生产线1条,发芽糙米生产流水线1条,并建立健全了优质稻米精加工标准体系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出独树一帜的“黄金牌”优质稻米产业优势,研制开发出“有机软米”、“生态香糯”、“干磨软米粉”以及“水磨糯米粉”等系列化优质农产品,实现了优质稻米开发生产的产业化。(3)紧盯“众口难调”市场消费需求,有序开展系列化优质稻米统一精加工、统一包装设计、统一质量认证、统一注册商标以及统一市场营销,实现了优质稻米经销的市场化。通过“三措并举”的有效实施,不仅每年实现村级经济收入400多万元,而且为全村农民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仅2022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就实现了3.5万元;直溪镇登冠村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贫乏,这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制约“瓶颈”,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干部们在产业发展上不等不靠不要,而是“借鸡生蛋”为农民谋业就业促进增收。(1)搭建平台转移劳力。主动深入村内10多家企业,调查摸排企业岗位需求与用工要求,为全村1300多个剩余劳力解决了就业问题。(2)实现弱势群体就业增收。紧扭村内2家“农”字号企业与8家农业合作社急需大量劳务用工契机,有序解决了全村720多个生产无技术、发展无本钱与致富无门路的“三无”农民就业增收问题;粮食加工是薛埠镇传统产业,近年来该镇以此为引领,在全镇各村发展起了粮食酿酒、红暑粉丝加工、水蜜桃、猕猴桃等时令水果生产,形成了“一镇一色、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带动了全镇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在幸福宜居上“独具匠心”。打造生态宜居和美家园,持续改善乡村风貌与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就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朱林镇红旗圩村村域规模大,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柏油公路.是打造农民生态宜居最大的交通“堵点”问题,多年来该村农民热切期盼能尽快解决这一交通“堵点”问题。近年来,该村秉持“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在村、组“路路通”建设上积极争取区、镇资金支持,浇制了连接4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的柏油公路,并将中心村主干道与茅山旅游快速通道衔接贯通,打开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屏障;直溪镇则从提升亮化村庄环境入手,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针对全镇12个行政村村庄环境“脏乱差”实际,持之以恒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科学实施村庄散乱污治理、乱搭乱建拆除、逐村路灯安装以及公厕布点等综合治理与亮化提升,有序开展依山植树与傍水披绿,并在全镇各中心村与自然村有序实施“村前栽花种草、村边景观打造、村中文化长廊与村后健身广场”环境亮化工程,虽然花钱不多,但扎实费尽了一番“绣花功夫”,终于打造出农民生态宜居美好家园;薛埠镇茅麓村是当年新四军挺进茅山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境内文化遗址较多,近年来镇、村组织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为抓手,先后投资兴建了镇、村文化遗产陈列馆 、抗战纪念碑、休闲公园、文娱中心、乡村大舞台以及法治教育活动基地等基础设施,并以此为平台,常年开展送文艺、送科技与送法律等“三送”活动,从而丰富了茅山老区农民幸福宜居内涵,提升了茅山老区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品位。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