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吕梁老区中职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3/11/14  浏览量:   作者:吕梁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为进一步推进老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国老促会和省老促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由市老促会牵头组织各县市区老促会,并联合市教育局共同围绕吕梁老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采取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先后发放调研问卷1500份,同时深入市直相关中职学校和部分县市区职业高中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分析论证和归纳总结提炼,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中职学校基本情况

(一)中职学校类型。吕梁市现有中职学校32所,其中中专学校10所,职业高中20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其中27所为公办学校,5所为民办学校。

(二)开设专业。中职学校除开设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护理、家政、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重点骨干专业外,还设置燃气、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劳务护工培训其它新兴专业共计35个。

(三)学校面积及设施设备。中职学校总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价值8亿多元,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6348万元,实训设备总价值11539万元;中职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7489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53个,生均纸质图书31.3册。

(四)教师队伍。全市中职专任教师2285名,“双师型”教师649名,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8.4%;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97名、占专任教师6.8%,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6.2%;生师比约为9.5:1,兼职教师231名,占比10.1%。

(五)在校学生及招生情况。2022年,全市中职在校生约2.2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7.36万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46万余人,中职学校招生8150人,普职招生比例约为3:1。

(六)就业升学情况。2022年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6800人,就业就学6330人,就业就学率为93%;直接就业1190人,直接就业率为17.5%;升入高等院校5140人,占毕业人数的75.5%,升入高等教育比例有所提高;创业人数884人,占毕业人数的13%;整体就业率、创业率等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初次就业月收入有所下降。

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一)初步取得成效。近年来,吕梁市各中职学校以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实训基地和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在产教融合、学校管理、培养模式改革和实习实训条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提高了学校的实训设备总价值和固定资产总价值,提高了职业教育整体的装备水平,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同时,吕梁市职业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中阳县职中、临县白文职业技校、交城县职中、交口县职中、徐特立高级职中、汾阳高级职中成功申报了6个高水平重点专业,石楼县职中、交口县职中、岚县高级职中、临县白文职业技校、交城县职中、吕梁卫校、孝义职教中心成功申报了7个高水平实训基地,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我市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吕梁市在积极推进教育发展改革中,认真落实教育计划、教改措施,狠抓内部管理,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训效果和技能水平。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职业院校素质提升计划》文件精神,对全市职中校长和教师进行了轮训,促使职业教育质量整体得到提升。吕梁市各职业中学始终坚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收到较好效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表彰及荣誉。比如,吕梁唯一“管理五星级”学校——吕梁市卫生学校,先后被商务部命名为“家政劳务输出基地”,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于2019年、2023年2次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多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吕梁技工学校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被省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技工教育先进集体”,建成省级示范学校。临县二中,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特色,成效显著,受到省市表彰。吕梁职业中专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二)经验体会。吕梁市职业学校利用吕梁革命老区的优势,利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教育、道德教育。通过开展传统节日、纪念日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各职中学校结合校情,制定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通过举办“人人出彩,技能强国”为主题的职教活动周、红色诵读、国学经典诵读、新生入学十项教育活动、“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及开展朗诵比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好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吕梁市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国家和山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要求和全国、全省同类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与吕梁市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极不匹配,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和多样化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政府重视有待加强,社会认可度需提高。多年来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普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仍然靠教育部门单打独斗,行业、企业、社会参与和支持度远远不够,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没有真正重视和尊重。尤其是社会、家长及学生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不高。

(二)规模小条件差资源分散,办学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是:每校在校生人数不少于1200人,生均占地面积33平米,配备2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每所学校至少需要占地60亩,而吕梁市32所学校共占地1616亩,平均面积50.5亩,总体不达标。尤其是市直公办6所重点学校除农校以外,经管校仅有18.9亩,职专、卫校均约25亩,技校31亩,且3所学校没有田径场。按标准6所学校应有7200人,实有在校生2749人,职专最多有917人,农校最少有139人,会校、技校均不达250人。6校均创办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隶属6个部门主管主办。教育行政化、办学陈式化严重,招生办法、专业及课程开设、教学方式等承袭过去的管理体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既不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自身无法生存,长期成为吕梁财政的包袱。

(三)就业渠道不畅,招生难生源不尽人意。一是近年来由于受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冲击,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吕梁同样受到影响,就业市场用工需求下降。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中职毕业生在择业上比较盲目,期望值过高。同时,在与大专生、本科生同台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面试成功率较低。

多数中职学校存在招生难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受初中毕业生减少的现状,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培养人才与市场脱节,就业受限,就业薪酬不高,吸引力不强等原因,初中毕业生从心里依然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尽管各学校层层压任务,学校硬性向教职工摊派招生指标,到各县市区“拉人头”式招生,千方百计抓招生,仍然完不成招生任务,各学校招生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市直中专缺乏吸引力,10所市直中专学校近3年年平均仅招到2300余人左右,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且学生呈逐年减少趋势。距离实现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大体平衡目标有较大距离。

同时,招回来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普遍行为习惯较差,管理难度大,已成为学校生存的最大困境,更谈不上发展壮大。学生就业难、学校招生难成为困扰吕梁职教良性发展的顽疾。

(四)实习实训短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多数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实训基地缺失、实训设备短缺老化的问题,实训“不实”问题突出,甚至只挂牌不实习、有形式无内容。例如,市职业中专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却一直没有合作企业和校外实训基地。全市普遍存在着专业课教师少,实践课开出率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50%以上的标准和要求,影响学校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特长发展、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推进不力。各学校在校企合作上,基本停留在顶岗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层面,部分学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仅有合作协议和顶岗实习合作内容,合作水平、合作育人等环节上缺乏深度。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同时,省、市缺乏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配套政策来有效指导开展工作。目前,校企合作实质性的订单招生、培养、就业所占比重低,距离产教深度融合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五)师资结构失衡,“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目前,吕梁市6所市直学校在校生2749人,按照中职学校师生比不低于1:20的标准,仅需138名教师,而6校则有专任教师573人。6所学校共有编制1034个,实有编内801人,编外人员86人,师生比为1:4.95,远高于标准要求。教师闲置现象突出,形成师资浪费。比如:农校现有在校学生139人,教职工128名;技校在校生231人,教职工129名。6所学校共有行政干部148名,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是18%;35岁以下教师仅有78人,占专任教师573名的13.6%,50岁(含)以上的教师18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高达31.7%;正高级讲师118人,仅占21%,硕士学历83人,占比15%。“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全市32所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足三分之一。部分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市职业中专83名专任教师中仅有4名。教师结构严重失衡,素质也与国家要求相差甚远,各学校不注重现有教师的培训学习、知识更新,传统专业招生难,教师大量闲置;新专业缺老师不招生。按照省定标准,中职学校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吕梁市占比为零。

(六)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设施短缺办学条件亟待加强。吕梁市中职学校生存发展基本依靠中央和省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市县两级仅从2020年开始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多数县市区“教育附加费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未能落实到位,办学经费明显不足,办学环境没有根本改观,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发展。

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近几年,尽管政府对职业教育投资有所增加,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职教事业发展需要,普遍存在校舍、实训基地、运动场地短缺,办学条件不达标的问题十分严重。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比,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巨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经费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统筹协调指导,建立健全新型中职教育管理体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工程来抓,建立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市场引导、自主办学”的新型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对相关职业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并把对职业教育执行情况作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规划建设职教园区。由市政府统筹规划,集中资源规划建设吕梁市职业教育园区,市级职业技术院校统一入驻,实现资源共享共用。同时,一方面,将部分同类中职学校优化合并办学,扩大规模,组建新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有计划逐步把现有的重点中职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比如优化整合为吕梁卫生健康学院、吕梁经济管理学院、吕梁技师学院等。

(三)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一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针对中职学校面临的困境,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政府《山西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改变市区职业教育“多、小、散、弱”的低水平发展状态,解决市区职业教育存在的办学条件不达标、布局结构不合理、育人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二是创办开设适应吕梁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产教融合,协调发展”原则,统筹专业规划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实现错位发展。在调查摸清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中职学校要面向服务吕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产业。聚焦吕梁“九大基地”产业发展,尤其是围绕打造煤炭、焦化、铝镁、现代物流4个千亿级,特钢、白酒、氢能、文旅康养4个500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或新设铝镁制造、特钢新材料、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氢能源、新型煤化工、清香型白酒酿制专业;加快发展大数据应用、电子商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药茶生产与加工、大棚蔬菜种植、森林养护、养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美发与形象设计、物业管理、护工护理、养生与大健康、名特优功能食品生产等新型专业,巩固提高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传统优势专业。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升级,注重将计算机、机电、电子商务等重复性专业进行精简整合,有效提高专业与市场的匹配度,为毕业生就业、升学做好基础保障。三是持续深化校企合作。着力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接,有效开展互动活动,实现校企双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校企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聘用机制,支持职业学校专设流动岗位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高科技高技能人才等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为吕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四是组建吕梁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产教融合。由整合后的中职学校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筹建吕梁职业教育集团,引导和促进集团成员共建融教学、科研、生产、培训、鉴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动态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共生共存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体化运行。

(四)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质。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中职学校师资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计划,定期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专业师资轮训培训。通过派遣交流的形式,选送教师到有关高校和企业培养培训、顶岗实习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聚焦理论和实践课堂,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理念,以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为契机,深入推进“三教”改革,不断促进中职学校提质培优、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三是实行中职学校校长、书记联系企业制度和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推动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常态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逐步提升学校管理队伍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各类支持政策,县(市)区应严格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不断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比例,使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从根本上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财政经费投入要重点加大支持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学生课后健身娱乐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和综合实训基地。建立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逐步形成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中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落实检查力度,相关部门要定期深入各县(市)区检查职业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政策落实情况。

(六)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进一步落实和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企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出台学校兼职教师聘用办法和薪酬政策,以吸引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具体措施:一是续用一批。优先选用50周岁以下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及部分公共课教师。二是分流一批。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中小学要普遍开展劳动课程。可以分流部分教师到中小学开设技能课堂,补充到学生“双减”素质教育中。同时,优先考虑公共课教师充实到市县初高中学校任教。三是退养一批。用足用好退养政策,对年龄偏大、身体条件不适应教学工作、工作年限满30年或满25年且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教师可提前退养。四是招聘一批。按实际需求,与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学校教师双向聘用机制。同时,面向社会、高校、企业招聘一批“双师型”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七)开拓生源渠道,加强就业服务。一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吕梁市每年初中毕业生有4.5万名,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今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体量要保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每年约有2万多名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二是积极开拓和承接企业员工业务培训订单,扩大企业在职员工的技能业务培训。三是承接市、县财政负担的吕梁山护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社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四是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和职业介绍机构紧密结合,并利用劳务市场、人才招聘会和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向毕业生发送劳动力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各种便利条件。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