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新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1/30  浏览量:   作者:新县老促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2023年,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围绕新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箭厂河、文物管理局等乡镇和县直单位,通过现场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全县红色资源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策与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新县红色历史厚重,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全县现有365处革命旧址、遗址和纪念地,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8处。在这些红色革命旧址中,有6处革命旧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5处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被大别山干部学院确定为现场教学点,2处革命旧址被命名为“全省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县现有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其中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新县考察调研时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近年来,新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全力做好红色革命旧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持续讲好“四个故事”,加快推进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培训产业发展,“红色首府、将军故里”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红色文旅市场吸引力不断提升,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一)建强阵地抓保护。坚持抢救、保护为主,扛牢革命文物安全责任,高标准做好革命旧址修缮、红色纪念场馆建设工作。一是规划先行。在城乡建设中,始终把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对全县革命旧址、文物点和革命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对可开发利用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先后编制30多处旧址的保护修缮、消防、安防和陈布展方案并有效实施。二是保护为主。十三五期间,争取各级文保资金4000余万元,完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列宁小学旧址、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郭家河红军洞群和刘名榜、叶成焕、吴焕先故居等20余处革命旧址的保护性修缮。2018年以来,县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对3109座烈士墓进行了迁葬,对23处无名烈士墓、纪念设施进行了修缮。广泛征集、挖掘散落和遗失的革命文物,全县馆藏文物达3937件,其中一级文物19件,二级文物81件,一大批面临损毁的旧址和文物得以抢救性保护。三是修复提升。成功申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二三期项目资金3.78亿元,完成红色首府、将军故里、箭厂河革命旧址群等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争取上级资金,修缮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鄂豫皖苏区消费合作社旧址、鄂豫皖边区第一税务所旧址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以来,投资5亿元实施鄂豫皖首府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完成首府历史文化街区和博物馆改造、6处旧址陈布展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程并投入使用,红色首府5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深挖内涵抓传承。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一是培育红色讲解队伍。注重抓好老一辈义务讲解员、红军后代讲解员、小小讲解员的培育和扶持,着力讲好“四个故事”。创新开展“闪闪红星—小小讲解员进景区”活动,招募并培训了中小学生志愿讲解员600名,成为红色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持续开办“大别山旅游讲堂”培训班,举办红色讲解员大赛,提升讲解员综合素养。组建红城文艺轻骑兵,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主题活动132期,引导群众和游客感悟红色历史。二是丰富红色文化载体。广泛征集革命史料,系统挖掘、整理和宣传红色文化,创作编排《少年李德生》《红色大别山》等红色情景剧、《追梦的信念》《送郎当红军》等红色歌曲,拍摄《大山之信》等多部经典红色影视片,编辑发行《红色印记》《大别文博》《沙窝抗战》《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史》等系列红色革命书籍,在央视播出大型纪录片《红色记忆·大别山深处》《中国影像方志·新县篇》。三是挖掘革命精神内涵。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系统研究大别山精神内涵,建成“大别山革命史资源库”“民国史文献库”等6个特色文献资源库。开展革命后代、烈士家属“口述历史”抢救工程,深挖“革命文件资料、人物回忆录、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资源,完成170万字调访资料整理,完整清晰地记录和再现革命事迹。邀请知名党史专家撰写、刊发文章320篇300余万字。成立英雄山党支部,举办各类宣讲活动120余场次,有效挖掘和传承了红色革命精神。

(三)融合发展壮产业。坚持革命文物“活化”保护,做强红色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一是做大红色旅游。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加强与湖北省、安徽省各市县合作,构建大别山红色旅游联合体,推动鄂豫皖红色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利用。新县入选全国12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5处景点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3.6亿元。二是做优红色培训。建成大别山干部学院、大别山商学院、大别山露营公园、羚锐健康学院,扶持发展红色培训机构26家、研学旅行营地(基地)23处,累计培训学员超70万人次,大别山红色教育旅游区域品牌价值达38.62亿元。三是做强富民产业。依托红绿资源,实施大别山(新县)“百村传承、百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红色乡村52个,推动农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东,实现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全面振兴发展,全县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820余家,开发各类红色文创产品340种。

(四)以红促绿抓融合。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始终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发展理念,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为契机,统筹保护开放利用,做深“红”字文章,积极延伸红色旅游链条,创新“红色旅游+”,助推红色旅游全景、全业、全域高质量融合发展,跑出全域旅游“加速度”,2023年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1108.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5%、28.2%,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考评A等次,创成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2个国省现场会花落新县,10次在央媒精彩亮相,初步建成红色活力迸发、业态深度融合、富民效应彰显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迈出“‘两个更好’首提地、红色旅游排头兵”坚实的一步,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出彩、出圈、出新”。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保障短缺。2021年以来,国家和河南省文物局分别向新县下达补助资金1320万元、400万元,用于部分省级以上革命文物的修缮保护,但由于县内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且分布散落,历史欠账较多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上级部门对革命文物保护修缮的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新县实际需求。例如,鄂豫皖军委兵工厂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司令部旧址、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亟待实施,经测算,资金缺口达4800万元,要加大向上向外跑项争资力度。

(二)深度挖掘困难。一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新县之前,因张国焘等历史原因,学术界对研究大别山精神深入挖掘不够。另一方面,关于大别山革命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调访资料,存世的文件汇集、牒谱资料、口述历史等十分有限。此外,随着时间流逝,一大批老红军相继离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未能留存,部分实物文物损毁,给后续的研究工作造成巨大缺憾。近年来,信阳市委、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信阳师范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院,为进一步研究、阐释和宣传大别山精神提供了重要平台,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

(三)陈展手段落后。已建成的红色场馆大多硬件条件较差,位于乡镇的个别场馆更是设施简陋。例如,箭厂河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司令部旧址、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八里畈镇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等陈布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为传统的实物展示、文字解说,陈展方式单一,全县多数旧址、纪念馆缺乏VR、AR(增强现实)、全息投影、沉浸式空间等有吸引力、感染力的陈展方式和技术手段,无法完整呈现战争场景和革命历史、引导群众和游客产生情感共鸣,难以发挥应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体验功能。

(四)专业人才紧缺。文物保护、修复、陈布展等方面专业人才较少,整理革命文物史料、深度挖掘红色精神、编创红色题材作品、解说红色景点、研发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红色课程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例如,新县文物事务中心作为革命文物业务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3人,承担着全县800余处文物点的巡查管理和多处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工作,人员力量与实际工作任务不匹配。同时,全县红色讲解员编制不足,多数讲解员属临时聘用,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红色文化宣传效果有待提升。

(五)市场活力不足。新县红色旅游开发市场化程度不高,大项目、好项目招引难落地难。多数文旅产品开发以属地政府为主导,缺乏市场化思维和先进管理运营理念,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效益低”现象,与同为革命老区的井冈山相比,新县旅游产业强县富民作用发挥不够。例如,吉安市政府与华严集团合作,投资1.2亿元打造大型实景演艺项目《井冈山》,疫情前,年均盈利4000万元,纳税500万元,常年带动600余名群众参与演出实现增收。而新县至今未能成功招引到有实力的第三方资本参与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色文化产业“有人流无钱流、丁旺财不旺”问题亟待解决。

(六)成效不够突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带动乡村振兴成效不够突出,从调研情况看我县各红色旅游景点仍处于点状开发利用的松散状态,景点间相互联系较少,割裂感明显,发展主体单一。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红色旅游多是承接体制内的红色教育、廉政教育等无收入的参观调研接待型,少有旅游团队等有收入的旅游产品型,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红旅产业与休闲娱乐、生态旅游、数字科技产业等结合的不够紧密,资源转化能力不强,老百姓直接收益少,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革命旧址、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力度,将所有登记在册的博物馆、纪念馆,分期分批纳入免费开放补助范围,对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布展和安防、消防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文物稳定持续保障机制,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级别、体量大小和完整程度等,每年核拨一定的维护经费,对数量较多、保护难度大、经费来源少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应予以重点考虑。

(二)培育文博人才队伍。增加文化旅游和文物、博物馆等机构人员编制,建议设立文博人才引进专项经费,招录培养一批革命文物保护专业人员。聘请一批红色专家教授,加强史实的研究和考证,深入挖掘大别山精神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三)壮大红色旅游产业。打造一批红色演艺项目、拍摄一批精品影视剧、录制一批红色歌曲,丰富红色文化载体,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读、可续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联合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厚重的市县,推动建成一批红色景区(点)、研学基地、红色教学点,串点连线打造红色乡村游精品线路,不断做大做强红色产业,助力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支持红色场馆建设。将传承弘扬革命文化与助推老区振兴发展相结合,积极创新举措,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根据文物保护实际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分批次启动实施革命老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等行动,定向支持一批红色场馆建设,实施环境提升和展陈提升。

(五)侧重文物保护重点。根据新县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资金不足,难以全面兼顾的实际情况,确定一批重点维护保护单位,加大跑项争资力度,通过争取国家资金、民间资本等多形式对这些红色资源进行开展利用。如箭厂河革命旧址群中的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项目等等。围绕这些项目,认真开展调研,立项申报,通过实际行动,助力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传承、挖掘和保护,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六)加强红色育人力度。新县红色资源富集,要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走前列,当示范。立足于自身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挖掘利用好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有效运用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着力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采取有力举措将新县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抓住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之类良好契机开展群众性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

(七)推进红色资源转化。充分发挥新县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创打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精神的新载体,促进新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热点。重点以红色出版物、红色音像制品、红色纪念品、红色生活用品、红色学习办公用品、红色工艺美术品、红色数字文创产品、红色演艺文创产品等8个方面为重点,加快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转化,丰富红色文创产品体系,激发红色文创市场消费潜力。

(八)点燃富民红色引擎。革命年代老区广大农村地区曾哺育滋养了中国革命,进入新时代,红色资源理应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和发展动能,但是作为红色资源强县,新县老百姓直接收益较少,建议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手段之一,凭借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与企业携手推动红色旅游规划建设,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地区,吸引旅客消费、企业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以红色文化资源“反哺”革命老区,在保护好红色文化的同时降低资源闲置率,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