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侯马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侯马市历史文物和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3/18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重要指示和视察山西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侯马市老促会驻会人员在石永刚会长的带领下,对侯马市历史文物和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了确保调研任务高质量完成,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采取听汇报、走访座谈、现场查看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我市历史文物和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侯马古称“新田”,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公元前585年,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晋国,曾因“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而迁都于此,传十三世,历时209年。在此期间,晋国达到鼎盛,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始有战国,史学家有“若无三家分晋,统一天下绝非秦国”的论断。200多年的建都史,给侯马这座城市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物资源,烙下深深的晋文化印记。市内出土文物达10多万件,“侯马盟书”“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晋侯鼎”“空首布币”等文物在考古界享有盛名。其中:“侯马盟书”和“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2019年入选国家宝藏。

侯马是文物大市,目前登记在册78处文物,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侯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未定级文物点52处,共78处。1952年发现的侯马晋国遗址,在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按1处登记,其实现已知各类文物保护点就有40多处),照此计算侯马市的文物(单位、点)有110多处。这些文物默默叙述着侯马的过去,十万余年前的下平望旧石器遗址、四千五百年前乔山底的两个大型粮仓、上马墓地春秋早期的铜器墓和车马坑、闻名中外的晋国遗址。侯马经隋唐时期的短期衰落之后,迎来宋金以来侯马再度繁荣。牛村出土金代二进院落1196年的董海墓、五个戏俑1210年董明墓,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的都指挥王进墓(忤逆坟)……明洪武八年(1375年)从曲沃县虒祁乡设立侯马驿,逐步发展成为侯马镇,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侯马市,传承有序,脉络分明。

(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侯马晋国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也是早已为史学家、考古界确认的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376年,经13代国君,直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在此建都209年。侯马晋国遗址现已探明和发掘的遗迹共有40余处,这种大规模和多类型的集合,至今所揭示的各类遗址向我们全面展示了2000多年前晋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等,这些遗址各自具有一定的位置和范围,又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古文化整体。这样规模巨大、类型完整的古遗址群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东周时期大型古都遗址之一,在中国东周历史研究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展现中国早期东周文明的历史文化片区,为全面研究先秦社会变革和晋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2021年10月18日,侯马晋国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侯马晋国遗址分布于山西省南部,汾河与浍河相交之处的侯马市,以及相邻的曲沃县、新绛县。已探明的遗址面积为29.55平方公里,小部分分布在曲沃、新绛二县境内(包括凤城古城遗址在曲沃县境内面积和西南张祭祀遗址及柳泉墓地遗址在新绛县境内的面积),在侯马市域内占地面积约17.72平方公里。侯马晋国遗址发现于1952年,点多面广,且多埋藏于地下。经近70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以现侯马市区以西的平望、牛村、台神古城组成的“品”字型宫城所形成的晋国遗址密集区为中心,辐射全市区域。分六大类,40余处地面地下遗存,其中:古城遗址10处(白店古城、平望古城、牛村古城、台神古城、马庄古城、凤城古城、北坞古城、北郭马古城、呈王古城、虒祁建筑遗址)、宫殿台基4处(牛村宫殿台基、平望宫殿台基、台神宫殿台基、马庄宫殿台基)、宗庙建筑群遗址1处(庙寝建筑群遗址)、手工业作坊遗址6处(铸铜作坊、制骨作坊-1、制骨作坊-2、西侯马陶窑、农贸市场陶窑、石圭作坊)、祭祀坑带11处(盟誓遗址、北西庄遗址、牛村古城南遗址、煤灰制品厂遗址、省建一公司机运站遗址、呈王路遗址、省地质水文二队遗址、西南张遗址、虒祁遗址、晋田热电力公司遗址、西高遗址)、墓葬群8处(上马墓地、柳泉墓地、牛村古城南墓地、下平望墓地、东高墓地、秦村排葬墓、乔村墓地、西里墓地)。这些遗址相互联系,构成了晋代新田的整体。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台骀庙、通济桥、唐太宗庙、彭真故居。

1.台骀庙。位于侯马市西北约八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上。庙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七千余平方米,其建筑形式为造型独特、布局别致的城堡状。据史书记载,台骀是上古时期比大禹还要早的五帝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他带领沈、姒、蓐、黄四部,开山凿石,疏通了汾、洮二河、兴水利造福于民,深受后人的尊崇和敬仰,被誉为汾神。台骀是张姓人的祖先。春秋时期,晋平公修建庙宇,祭祀台骀,就是最早的台骀庙。山西汾河流域有多处台骀庙,侯马台骀庙是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祭祀汾神骀台的建筑群。台骀庙是侯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加强对台骀庙的保护,弘扬历史文化,近年来文物部门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对台骀庙进行维修建设,使它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一处文物保护景点和张氏寻根祭祖的旅游胜地。

2.通济桥。又称浍水桥。位于侯马市东南6公里的浍水河上,南依上马村,北邻北堡村。南北向横跨浍河,占地面积1917.4平方米,民国版《续修曲沃县志》记载,该桥原名:浍水桥,重修于清乾隆(公元1711年-1799年)年间,现存主体拱券结构与形制仍保留有金、元石拱桥的风格。通济桥为一座用黄沙岩块石砌成的七孔坦石桥,桥身总长107.78米,宽17.79米,券正面由券脸石、伏券石、仰天石组成,拱券之间撞卷石17层。每孔龙门石上方的蹬券石伸出吸水兽一只;拱券下砌有分水金刚墙及分水尖,再下为桥基。桥身券结构券石砌法、整体造型也为研究侯马地区金、元古桥提供一个可靠的实物例证,具有很高的价值。201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唐太宗庙。唐太宗庙位于侯马市凤城乡西城村中部,现仅存正殿一座,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7.2平方米。此庙始建于元代(1363年),其建筑风格在晋南较为罕见,东西两壁各镶石碣一方,西墙上绘有《泰岳五松》壁画,此庙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唐太宗庙是侯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彭真故居。坐落在山西省侯马市垤上村,是彭真同志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成长的地方。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在这里的窑洞诞生,并在此生活了20年,直到1922年9月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到省会太原读书,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为了缅怀彭真同志的丰功伟绩,2006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对彭真故居进行修缮。201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建成了彭真故居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三)低级别文物

1.侯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其中:古建筑8处,即:普济洞、宝峰禅院、驿桥传教寺塔、张家山风水塔、贾氏节孝坊、卫氏节孝坊、东新城财神庙;古遗址8处,即:褚村东遗址、东阳呈遗址、垤上遗址、乔山底遗址、东呈王遗址、小韩遗址、嘴子遗址、单家营遗址;古墓葬4处,即:林城墓葬、都指挥王进墓、虒祁村古墓葬、南上官墓葬;石刻1处,即:下平望诰命牌。

2.侯马市未定级文物保护点52处。其中:古建筑17处,即:驿桥玉皇庙、驿桥观音堂、驿桥风水塔、马家山马家祠堂、隘口三里桥、隘口金钩桥、西阳呈菩萨庙、卫家庄民居、西南张戏台、南杨靳氏宅院门楼、西城民居、西赵民居、大李村影壁、褚村永固门、郭村民居、郭村堡关帝庙献殿;古遗址20处,即:骆驼岭庙遗址、马家山南遗址、马家山北遗址、铁岭关遗址、驿桥遗址、上马东遗址、上马遗址、金沙遗址、驿桥北遗址、虒祁东遗址、虒祁南遗址、西高遗址、东高遗址、下平望遗址、西高戏台遗址、嘴子遗址、南上官遗址、南王遗址、观庄遗址、西南张堡址;古墓葬5处,即:驿桥墓葬、良佐仁墓、西里墓群、李浩家族墓地、董氏家族墓地;石刻3处,即:南杨修城碑、裴公汉友纪念碑、秦子令将军故里碑。近现代7处,即:上马惨案遗址、隘口抗战防空洞、新华社驿桥灌田厂旧址、南上官自治公所旧址、小里村高庙门楼、汾上影壁、中共侯马大礼堂。

(四)红色文物。

1.侯马火车站---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铁路大运兵。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下,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央军委发布《关于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中国工农红军4万余人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成为抗日战场上一支有生力量。在此期间,侵华日军迅速攻占北平、天津后,接着沿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向华北腹地展开战略进攻。铁路处于战争的重要地位,是因为它拥有大规模、高效能的运输功能,能向战场快速投送兵力,保障后勤补给。日军猖獗突进,国民党军队抵挡不支,节节退守。为挽救华北危急,中共中央未待八路军改编就绪,即令誓师出征,挺进抗日前线。由林彪的115师主力作为八路军抗日先遣部队率先出发,以343、344旅为两个梯队,先后于 8月下旬从陕西三原地出发,8月31日由韩城县芝河镇东渡黄河,由荣河庙渡口进入山西,到达侯马,转乘火车,沿南同蒲线北上,进入抗日前线。

同蒲铁路是山西军阀阎锡山依靠自己力量,组织晋绥兵工修建的,北起大同经太原、侯马至运城,继而在风陵渡渡过黄河,全长865公里。是贯穿山西中部的南北铁路干线,是沟通晋陕两省的交通大动脉。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普铁路和南同蒲铁路,南同蒲铁路于1933年5月开工,1935年12月竣工。1937年9月至10月,陆续由侯马火车站登上火车北上的八路军,积极投入战斗,先后取得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等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声威,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铁路大运兵。

2.彭真故居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占地面积63.8亩,总建筑面积9986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675平方米。馆内共设有4个展厅,分别为一、二、三展厅和故居保护厅。一、二展厅以彭真同志生平业绩为主线,陈列有彭真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照片480余幅、实物220余件、文献手稿130余份,配有30000余字文字介绍,并辅以场景复原、绘画、雕塑及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彭真同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的历史功勋;三展厅为廉政展厅,集中展现了彭真同志在建设廉洁政治方面的卓越建树;故居保护厅对彭真同志出生和生活过20年的窑洞及小院进行了全封闭保护,并用雕塑形式对1986年5月31日彭真同志第三次回故乡时的场景进行了艺术再现,以6组砖雕壁画和4组泥塑群,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彭真同志祖上从山东桓台玉皇阁村逃荒到山西侯马垤上村的艰难历程。故居小院的北房陈列着彭真同志三次回乡时的照片和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书籍和物品。

目前,纪念馆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山西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厦门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阳煤丰喜集团、国网临汾供电公司、侯马北工务段等20余个单位在这里设立了教育基地,与纪念馆长期合作共建。

3.马南支部---走访革命文物,唤醒红色记忆。中共马南支部是中共程村党支部的前身,成立于1937年11月,是侯马地区第一个党的地下支部。在党支部书记庞养太、支委李春荣、马福安等带领下,发展党员、发动群众、宣传抗日;开仓济贫、减租减息、劳军支前、破路割线、运送物资、传递情报、英勇打击敌人。

4.上马惨案遗址---日军侵华罪证。1938年5月12日,日军侵占上马村,从西门进入,由东向西,由南到北,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村民多数逃躲,未逃躲的13人被日军赶到村南城门洞中,日本侵略军用机枪扫射,洞中唯一未被日军打死的郭栓牛,被发现后拉出洞外也被枪杀。上马惨案遗址为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是侯马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马小宝烈士纪念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1939年大李村建立了党小组,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大李村的热血青年纷纷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前线,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大李村第一任农会主席马小宝,面对阎锡山“复仇团”的屠刀,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被复仇团杀害时,年仅17岁。让我们永远铭记烈士的英明。

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的做法

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做法:

(一)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我市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坚持“宣传侯马文物就是宣传侯马”的理念,通过市文物保护中心官方公众号、抖音号平台全面介绍侯马市文物保护利用情况,宣传马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提高了侯马的知名度和知晓度。2022年,抖音号共推出24组短视频,浏览率达50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行严格安全巡查制,确保文物安全。一是制作、悬挂、发放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26块;二是坚持每周对晋国遗址保护单位的平望宫殿台基、牛村古城遗址、台神古城遗址、平望墓地、东高墓地和西南张祭祀遗址等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根据市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动的要求,对国家、省、县保单位进行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四是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侯马晋国遗址”安全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

(三)以调查调研为抓手,摸清文物底数。市文物中心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各项调查和调研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市文物底数。一是开展低级别文物资源调查。对我市境内的75处低级别文物进行调查、定位、编录、上传;二是对抗美援朝文物资源、第一次全省军工遗产文物资源进行专项调查。对已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对新发现的进行梳理上报;三是开展了第二批革命文物调查、山西省彩塑、壁画、彩画资源调查、全省红色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碑刻石刻文物资源调查;四是对晋国遗址40处组成部分保护标志进行专题调研,对破损、遗失等情况进行摸排并形成报告;对侯马市驿桥村观音庙碑碣进行了研究,再现了明清时期山西、河南、湖北商人业务往来的繁荣景象。

(四)文物利用迈出了新步伐。一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我市利用红色资源,规划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铁路大运兵基地、彭真故居、上马惨案遗址、马南支部纪念碑、马小宝烈士纪念碑等。二是宣传历史文化,打造侯马靓丽名片。我市通过侯马晋国博物馆平台和台骀庙旅游景点,吸引大批学者和张氏游客来侯研究和了解侯马晋文化、寻根祭祖,提高侯马知名度。三是公共设施建设注入晋文化元素。如:侯马庙寝遗址公园、铸铜遗址公园以晋国遗址命名;我市新田路改造工程“八大园”文化景观,均以晋国故事命名,使我们踏上新田路读遍三晋故事。如:晋善园-红色植物园,反映从善如流故事;晋贸园-黄色植物园,反映文错其服故事;晋兴园-果园,反映九合诸侯故事;晋才园-浓荫植物园,反映楚才晋用故事;晋乐园-花香园反映师旷论乐故事;晋贤园-松竹梅主题植物园反映祁奚举贤故事;晋和园-春花植物园,反映魏绛和戎故事;晋鼎园-春花植物园,反映三晋之源故事。四是深入挖掘文物资源,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如:我市凤城乡南上官村利用南上官义学馆古建筑和古遗址为平台,对多处古民居建筑设施整理和修缮,认真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寻遗等大量工作,已初步打造出“乡村文化记忆馆”、“义学创办展示馆”、“狮舞非遗展示馆”、“农村图书馆”和“群艺馆”、狮舞文化街,形成了“五馆一街”特色民俗文化。在挖掘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过程中,以收藏展示民间将要绝迹的古老物件,使其淳朴厚重的乡土民情、乡村民俗文化及农耕文化渊远流长;把一些承载着百姓记忆的老物件、老照片、老史料等进行归类展示。五馆一街”展现了南上官村历史变迁、展示了南上官深厚的古老文化。通过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让群众在乡愁中感悟社会进步,在记忆中传承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五是积极推行文物认养。我市在加强文物监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有实力的企业家认养文物,如:呈王路西社区认养都指挥使王晋墓(忤逆坟),利用历史故事,深入开展了中华传统孝文化宣传教育。再如:新绛企业家认养东新城老街财神庙,对历史文物保护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文物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力量参与度还不够高。我市在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采取了“宣传+巡查+部分文物景点实行社会力量认养”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全社会力量参与度还不够高。主要表现:群众对我市文物知晓度不够高、关心爱护文物意识不够强、财政投入不足,社会力量认养力度不大、招商引资包装旅游项目落地不多。主要原因:一是对文物保护利用理念还不够强,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二是我市文物保护战线力量因体制不畅,影响着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三是我市推介宣传历史文物和红色文物力度还不够大;三是财政投入资金不足,致使有些项目保护和修建进度缓慢;四是文物包装旅游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影响着招商引资工作和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二)文旅融合发展滞后于周边县市。我市是文物大市,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但真正落地的项目不多,特别是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主要表现:缺乏统一规划、项目资金投入、社会力量参与。主要原因:一是包装文旅项目,必须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开发,这样势必形成开发资金投入大、周期长;二是投资大和回报慢让投资方望而却步;三是因环评、规划、用地手续等方面原因,影响着旅游项目的开发投资。

(三)红色资源挖掘开发步履缓慢。侯马市10个革命老区重点村,村村都有红色故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重点村群众为新中国建立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我市大多数革命老区重点村,虽然提出了一些挖掘红色资源、红色故事和建设红色文化旅游项目的设想和思路,如:垤上村计划以彭真故居文化品牌为核心,规划建设“法制宣传红色旅游一条街”项目;南上官村成立文化传媒公司,规划建设“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程村规划建设马南支部教育基地;小里村计划深度挖掘“马北支部”红色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项目,但目前项目尚处于规划和摸索阶段。我市红色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深度和广度不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还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因红色资源年代已久,挖掘需要时间、资金,致使一些红色资源开发项目步履缓慢。

(四)缺乏高层次文物保存和展示平台。我市历史遗存的碑刻、石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年代久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库存和散藏于民间的可移动文物不计其数;就墓葬而言,2016年以来,我市已陆续发掘出宋、金、元、明、清砖石墓30余座,绝大部分保持较好,价值较高,但是由于受场地和经费的限制,没有进行复原和展示,零散保存。同时,随着侯马的开发建设,还会有很多这样的墓葬发掘出来,急需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一个高标准历史博物馆,加强我市历史文物的保护和集中展示,宣传推介侯马历史文化。

(五)文物保护手段还比较落后。在日常文物保护中,主要还是靠传统理念和落后的管理手段管理文物,文物保护数字化管理推进缓慢,数字三维一体馆还非常落后,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质量,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资金投入。

四、意见和建议

(一)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关心支持文物保护工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和视察山西作出重要指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建议文物管理部门在网络平台宣传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建立健全巡查督察机制、严格建设项目文物审查,把文物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全面对文物保护的同时合理挖掘开发利用,推进我市文旅事业全面发展。

(二)积极开展“文明守望”工程。“文明守望”工程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一项旨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工作。我市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吸引社会力量通过文物修缮、创设博物馆、捐赠、看护巡查、展示利用、文化创意、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三)深度挖掘利用文物资源,积极推进我市旅游观光业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合理规划我市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一批我市半日游、一日游旅游路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真正使我市文物资源活起来、亮起来。建议我市规划开发紫金山休闲旅游观光景点,将分步于紫金山上的骆驼岭庙遗址、马家祠堂、李家山门洞、张家山风水塔穿点成线,倾力打造,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线,增添浓厚的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成为大家徒步爬山、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四)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项目。针对我市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不够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打造一批我市红色文化产业项目。首先,鼓励革命老区重点村深度挖掘、开发利用红色资源。革命老区重点村要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规划好红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既要凸显红色文化元素,又要带动经济效益,把项目建设成为集红色文化观光、文创产品销售、特色美食品尝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方案设计上、产业布局上、政策资金上予以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其次,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观光项目。在各村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形成规模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整合资源,规划半日游、一日游项目,打造我市特色红色文化旅游观光项目;第三,将特色红色文化产业项目纳入全市文旅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红色文化产业项目,深度挖掘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推进我市文旅产业深入发展。

(五)召开文物保护研讨会。建议委、市政府适当时候召开一次文物保护利用研讨会,邀请全国专家学者聚会侯马,深度研讨我市晋文化和红色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包装文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促进转型升级,开辟我市文物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六)筹建侯马历史博物馆。针对我市文物库存和散落在民间、不利于保护和利用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我市高村乡东台神村南“金墓群”建设“侯马历史博物馆”,把零散管理的碑刻集中展陈,把零散发掘的宋金墓葬复原展现,把具有新田模式、晋文化底蕴、侯马特色的历史文化进行主题演绎、通古博今,使其成为大遗址保护群整体保护利用的突破口和“牛鼻子”。

(七)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建议市财政加大文物管理资金的投入,文物管理部门积极引进培养专业人才,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侯马市老促会)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