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打造水乡旅游金名片

——探析“水乡明珠”南莫镇旅游业“发展新策”

2024/04/18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一、探访“江南名镇”沙家浜旅游发展之路

年初,海安市相关部门组织“苏南名镇考察行”。我们乡村振兴促进会课题组接受镇党委政府“任务书”,专项考察沙家浜的旅游业发展,为打造南莫镇乡村游名片“献策”。

沙家浜镇位于常熟市风光旖旎的阳澄湖畔,是一个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沙家浜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锡太一级公路等穿越全镇,5分钟车程范围内有常昆、苏嘉杭、沿江、苏州绕城等高速公路。全镇面积约80平方公路,人口4万多,现辖有11个行政自然村、2个社区和1个办事处,先后荣获国家级卫生镇、环境优美镇、景观龙舟名镇、历史文化名镇、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称号。沙家浜风景区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区、红色旅游百家经典景区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沙家浜镇充分利用特有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实施了“旅游兴镇”发展策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开发了特色旅游资源,提升了景观旅游环境,改善了人居环境,每年接待境内外旅游者近150万人次,旅游收入逼近亿元,带动5000多本地农民就业。

二、探析“苏中新秀”南莫镇“发展之策”

有比较才能鉴别。有标杆才有追求。地处“苏中之中”的海安市南莫镇享有“水乡明珠”美称,总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6万有余,辖有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南莫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古迹、故事众多,区域内有“江苏的河姆渡”美称的6000年青墩新石器遗址,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苏中刘胡兰式女战斗英雄”高凤英长眠于解放战争时期水網游击队的回香庵战斗遗址,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初期的海安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南莫召开;中共海安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南莫建立。南莫镇交通较为便捷,353省道横穿全镇,拟建中的403省道纵贯南北,宁启铁路在镇域设立小站,通扬运河与宁启铁路呈十字形交汇镇区中部地段。

通过学习考察“苏南样板”沙家浜,比较分析“苏中新秀”南莫镇,我们深刻地体认到沙家浜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的做法,特别值得南莫镇及诸多“名胜小镇”学习借鉴。

借鉴之一:打造基点——开掘独特的景观资源,创建新“旅游经济”。

1、植根教化,开掘红色资源。沙家浜保存了“江抗”部队抗日活动的大量革命遗址,开发了具有极高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和红色旅游资源价值的基地。以36个伤病员的斗争故事为题材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传唱不衰。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名闻中华大地。抓住红色旅游的“国家机遇”,沙家浜成功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秉承传承,开掘文化资源。水乡韵味和文化积淀使沙家浜具备了其他红色景点所没有的独特魅力,也使沙家浜拥有着古镇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双重优势。沙家浜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代文化名人有复社先驱杨彝、出版家毛晋和思想家顾炎武、“潘杨冤案”的主角杨帆等等,古镇完整保存了2万多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古镇老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石板街、“一线天”、华阳旭日等众多景点彰显水乡特色。绣坊、染坊、酒坊等特色店铺充满浓郁的吴文化韵味。农耕文化陈列馆、水乡婚俗演示馆等极富水乡特色。

3、立足保护,开发生态资源。沙家浜地处阳澄湖地区,河网密布,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江南水乡风情浓郁,生态水产资源丰富,拥有优质养殖水面4.8万亩,水产产销额超过4亿元。占地100亩的芦苇湿地植物博物馆内有100多种湿地植物,水乡湿地景观突出,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的价值。沙家浜镇的独特的景观资源,带动了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借鉴之二:打造亮点——开掘良好的旅游环境,创建新“旅游品牌”。

1、完善交通,优化旅游环境。沙家浜科学编制的镇域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高速在境内设有互通,城乡道路通达,社区服务中心、农民集居区设施完善。污水处理厂、农民休闲广场、房产项目相继竣工。人居环境优越,自然生态良好。著名唱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生动地描绘出沙家浜的自然生态景观特征。

2、完善功能,优化旅游配套。沙家浜注重生态休闲度假功能的提升,现有客房达2000间,可同时接待4000人住宿,并拥有卡丁车、游艇、沙狐球、演艺厅等配套娱乐设施。景区旅游纪念品店、水产直销店和饭店等近300家,年销售额4亿多元。以“红色教育游”为主打品牌;组建“沙家浜船菜坊”、“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出“四季”系列菜肴、常熟八珍、大闸蟹、米酒等旅游食品,引进“芦荡人家”民宿,完善沙家浜度假村多样化的住宿接待功能。沙家浜镇以良好的旅游环境,推动了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

借鉴之三:打造支点——规划科学的建设,创建新“旅游环境”。

1、突出合理,统筹布局资源环境。沙家浜镇人民政府自觉担当编制规划、执行规划责任,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沙家浜总体规划》及中心镇区控制性祥规,从旅游用地需求出发,对用地结构进行协调规划,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延伸发展旅游产业链条;有序加强旅游区的整体生态景观建设,恢复芦苇荡自然生态区域,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镇区范围内,建构了旅游度假区、农民集居区、古镇保护区和精品工业区四个区域,促进集镇区功能分布更加合理,整体布局更加协调。

2、突出科学,规范保护开发资源环境。近年来,沙家浜对钓渚渡桥、李雷故居、望贤楼、亭林书院等古旧建筑、文化遗址实施了保护性修复,使一批濒临消失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延续,沙家浜老街、春来茶馆等一批红色遗迹得以修复保护,杨彝纪念馆、沙家浜历史名人馆等文化场所都在建设之中。沙家浜镇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促进了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借鉴之四:打造力点——开发完善的管理服务,创建新“叠加效益”。

1、聚力优化,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沙家浜镇求精求优,建立了一套运作规范、务实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成立了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用JS09001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服务,建成高素质的讲解员、电瓶车、船娘三支量级导游队伍;加强社会治安、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的管理与监督,健全安全、医疗急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服务设施。

2、聚力升华,不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沙家浜一直致力于叫响旅游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市场号召力,使旅游产业获得“叠加效益”。

新近出版了《烽火沙家浜》和《芦苇荡》丛书等系列书籍,央视等媒体播放沙家浜旅游专题节目,产生了广泛影响;评弹队、民间艺术团、阿庆嫂艺术团等特色文艺队伍表演不断档,深受欢迎;“京剧进课堂,唱响沙家浜”特色教育,广受关注;水乡婚俗、石湾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理发掘;《沙家浜》、《茉莉花》等多部影视作品在全国播映,社会反响强烈。沙家浜镇以完善的管理服务,确保了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推进南莫古镇开发旅游业发展新远景

考察归来话发展,我们切实感受到:在党中央开辟中国现代化新征程,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大势中,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沙家浜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中革命老区的千年名镇南莫的古镇文化、红色文化、水乡文化与沙家浜有着很多的相似性,认真学习、借鉴沙家浜的做法,对推进南莫古镇开发旅游业发展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青墩新石器遗址保护性开发,展现古镇个性和艺术魅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们期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通过3年到5年,乃至10年的改造建设,里下河“鱼米之乡”南莫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江海文明源头”的历史文化名镇的形象将傲然展现在世人面前。古镇四面环河,“公、铁、水”交通相连,青墩遗址博物馆、公园、亭台楼阁参差,游船徜徉,传统商业街、传统美食琳琅满目,水鲜特色锦上添花,旅游景点丰富多彩,更好地融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江海旅游胜地,成为上海、南通、泰州大中城市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有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有6万南莫儿女的辛勤耕耘,重塑千年历史不是梦,再度新辉煌定成真。

(海安市南莫镇老促会 严德本 印玉文 王桂华)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