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逊克县老区乡村振兴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4/07/15  浏览量:   作者:逊克县老促会 于升堂  来源:中国老区网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共和国的摇篮。推动老区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深入了解老区现状、探索发展路径,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逊克县老促会派出调研组,深入干岔子乡河西村、逊河镇逊河二村、松树沟乡新立村、车陆乡卫东村和奇克镇常胜村,釆用实地调研、访谈交流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逊克县老区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评估,详实了解并精确把握了老区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取得的成效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指引下,老区干部群众采取有效措施,齐心协力,直抓实干,推动了老区的振兴发展。

(一)保垒强固聚合力

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幅提升,已成为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领导核心。例如,卫东村推行“书记引领,支委示范、党员带头”的模式,创新“1+10+N”党建工作法,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2021年,卫东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产业兴旺添动力

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特色产业蓬勃兴起,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以新立村为例,作为省级贫困村,三年来,新立村积极探寻“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建立电商站、蚯蚓养殖基地、制酒厂,并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有效推动了老区的发展。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 116万元,人均收入 17150 元,相较于2021年,分别增长314%和32%。该村荣获全国首批“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殊荣,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

(三)生态秀美增魅力

老区村积极开展美化、绿化工作,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通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等举措,为农民群众营造了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三年来,河西村持续推进“生态宜居、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三大工程,成功塑造出一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标兵”、“全省村庄绿化示范村”、“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等荣誉称号。

(四)文化繁荣强活力

老区村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纷纷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接连举办,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常胜村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营造出群众喜爱的“土味戏”,搭建了文明实践的“新平台”,打造了红色文化的“风景线”,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不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该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全省美丽家园”示范村。

(五)人才兴盛汇智力

老区村加大人才振兴力度,注重培植“乡土人才”、留住“返乡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为乡村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近年来,逊河二村通过实行“大排查”,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打好“感情牌”,让返乡人才“把根留住”;引进“它山玉”,让外来人才“落地生根”,致力打造出养牛能手邓明久、养猪大户王成、养蜂专家徐洪伟、中草药种植带头人徐许冬等一批技能拔尖、帮带有力、致富有方的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引入了“源头活水”。该村2022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二、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组织振兴方面

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发展时,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性欠缺,对市场上新兴产业和发展模式的了解、研究不够深入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产业的科学规划与布局。

(二)产业振兴方面

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困境,先进技术的获取与应用存在障碍,对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和升级形成制约。此外,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品牌知名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生态振兴方面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统一仍需进一步摸索,长效的生态保护机制尚不健全,生态治理成果的巩固面临诸多挑战。

(四)文化振兴方面

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并且,缺乏具有广泛吸引力、叫得响、传得开的文化品牌。

(五)人才振兴方面

人才引进面临困难,受乡村地区发展机会、薪资待遇等因素制约,难以吸引高层次、专业化的人才;现有的人才留住机制尚不健全,致使乡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依然突出。

三、应对的措施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针对逊克县老区乡村振兴现存问题,需要精准施策、有效发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一)强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一是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中,选拔和培育年轻有为、有担当有情怀的干部,优化党组织年龄与知识结构,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二是要加强对党组织成员的教育培训,安排外出参观与交流研讨活动,助力他们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党组织成员予以表彰奖励,对不担当、不作为的进行问责调整,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兴产业推动经济腾飞

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与项目支持,整合涉农资金,扶持特色种植、养殖、加工产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动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竞争力。加强品牌培育与营销推广,塑造具有逊克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拓展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进入广阔市场。

(三)优生态打造宜居环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康养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执法,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建设。

(四)弘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乡村历史、民俗、红色文化的研究与保护,结合乡村实际,开发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兼备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依据农民群众的需求与喜好,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农民成为活动的主体,吸引更多群众参与。

(五)育人才汇聚智慧力量

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优厚待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兼职挂职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与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强人才培训与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交流研讨、外出考察等活动,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逊克县老区乡村振兴工作已踏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之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必须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化解现存问题,推动老区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