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对南京市高淳区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2024/07/26  浏览量:   作者:赵新民 周秋贵   来源:中国老区网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东坝街道青枫村,成立于2017年,近年来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经营面积达万亩,现拥有各类农机近100台套,配套建设农机维修、加工包装、培训教室等附属设施2200多平方米,投资建成粮油烘干处理中心、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日产120吨优质大米加工中心和5吨菜籽油加工中心,被评为江苏省百佳家庭农场。东坝街道会同区有关部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积极改善种植条件,支持合作社稳步发展。

东坝街道青枫村与安徽省接壤,10多年前,这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种田效益差,撂荒现象多。如何让这大片农田种上粮食,一直是镇(街)村干部思考的问题。2006年陈福明在外经商,收入可观。但农民出身的他回到村上看到许多人外出打工,不少农田撂荒,心中便有说不出的滋味。他的想法与村干部不谋而合。镇(街)村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鼓励陈福明回乡创业,承包村里的几百亩农田种植水稻。

近年来,东坝街道会同区有关部门,合力支持陈福明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如现场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业新技术,帮助农场节本增效;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新建完善防涝抗旱设施,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及时提供气象预报服务,确保农电安全充足供应,开展农业保险服务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为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镇(街)村和区有关部门支持下,2012年陈福明创办家庭农场,2017年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020年以来经营面积稳定在5000多亩。去年,跨区域中标承包了溧水柘塘7000多亩高标准农田,经营规模突破1万亩。合作社还在机耕、育秧、机械播栽、植保、田管、收割、烘干、粮油加工等方面提供社会化服务10万多亩次,12台套粮油烘干设备全年烘干粮食、油菜籽近20000吨,加工、销售优质粮油产品共计2000多吨。

近年来,陈福明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种田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该社水稻和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同比增长一到二成。经省、市农技部门田间实产验收,水稻高产攻关田块亩产达到791公斤,水稻平均亩产650多公斤;小麦高产田块亩产580公斤,创历史纪录。全年生产粮食近10000吨,其中水稻8000多吨,小麦1800多吨,油菜籽800多吨。

二、扶持合作社建设现代农场,创新农业发展新业态。

东坝街道和区有关部门多次举办“三农”工作培训班,组织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参加学习培训。陈福明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步认识到,随着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纯农户大幅减少,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将是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在街道村和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支持下,该社加大投入,加快打造现代化、无人化农场,仅2023年就投入400多万元,购置多台套无人驾驶机械,为实现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仓储各环节管理智能化打下基础。

在街道和有关部门引导下,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创新农业发展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品牌农业,扩大“订单水稻”种植规模,减轻丰收后的销售压力。充分利用合作社油菜连片种植规模大的优势,借助高淳金花节平台,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开发双低富硒菜籽油,不断增加油菜型苔菜比重,既丰富了居民菜篮子,又提高了农业附加值。

三、鼓励合作社培养引进人才,积极创建智慧农场。

针对合作社就业农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问题,为适应现代化农场发展需要,东坝街道和区有关部门鼓励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陈福明的女儿女婿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在陈福明反复劝导下,他们于2020年回到农村当起了新农人。经过几年磨练,女儿女婿分别成为操控各类农机、无人机和销售农产品的行家里手,先后获得南京市、江苏省农业农村“头雁种苗”。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首个落户高淳高职园的院校, 2023年6月,合作社从该校实习生中招聘录用了6名大学生,提供免费食宿等待遇,每人年收入均在12万元以上。目前合作社共有13名大学生,他们都已成为建设现代化智慧农场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在区有关部门引荐下,该社与省市区农技和农机推广部门、江苏省农科院、苏州农科院、南京农大、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协作,先后被列为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油菜优质高效绿色智慧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计划”试验基地、南京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油菜多功能绿色增效生产技术协同推广”核心基地、水稻和小麦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基地、南京优质稻米“金陵味稻”生产基地。在各类基地建设过程中,东坝街道和有关部门都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四、激励新农人奋发有为,不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各级组织在政治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关心农业经营主体,以此激励他们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广袤田野中大显身手。近年来,陈福明被选为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获得江苏省政府农技推广奖和科学技术奖等奖项,获评乡土人才系列、经营管理(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学科高级农艺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农人。

陈福明深知,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地农民的信任,对流转给合作社的土地,他们都如期支付土地租金,哪怕是在遭受旱涝灾害、粮价低迷的年份。2023年该社共支付土地租金850多万元,并向周边村民提供40000多工日的就近就业机会,支付工资总额达500多万元。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陈福明告诉我们,当前,合作社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新农技农机的使用、农村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合作社库房严重不足,很多农机只能露天放置等,亟需得到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以规模化粮油种植为基础,以全程机械化信息化智慧化生产为抓手,以优质粮油加工销售为突破口,坚持走“创新、绿色、高效”的发展道路,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