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浏览量:
1934年夏,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南窠村陆续驻进了红军,村民把房间腾出来,家家住上了红军。全村青壮年全部出动,帮助红军修工事、挖战壕,老人和妇女架起60多口大锅给红军做饭。
9月23日,中秋节那天,松毛岭战役打响。南窠村苏维埃政府发动100多位青壮年为红军抬伤员、运物资,几十个妇女冒着战火为红军煮饭送饭。
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国民党军飞机投下的炮弹炸毁了红军在南窠村的临时医护所,红军伤员和本村群众多人伤亡。此时,山上的红军严重缺水,村里的老人、妇女和稍大一点的儿童纷纷拿着盛水工具把村里的井水、池塘水送上红军阵地。受伤的红军越来越多,村民们把自家的衣服、门帘、被单等撕成布条,为红军伤员包扎伤口。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村里村外都能看到红军和支前群众的遗体。
松毛岭战役后,躲在山上的52位村民悄悄返回村里,含泪掩埋了300多位乡亲的遗体,然后来到山上就地掩埋数百名牺牲的红军官兵。
南窠村幸存的几位长者决定,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作为祭奠日,以此告慰亲人和红军烈士。祭奠活动代代相传,至今已持续了80多年。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