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老区新貌】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贵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迈上新征程

——“老区新貌”系列报道之十二

2022/05/26 浏览量: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编者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强调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健全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老区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期,我委将陆续推出“老区新貌”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各有关省区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

贵州是红军长征时的重要途经省份,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贵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推动全省58个革命老区县如期全部脱贫摘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一、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全省58个革命老区县全部脱贫摘帽,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32.5万人,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领。编制完成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出台了《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确保老区脱贫攻坚决战胜利提供了规划保障和政策支持。二是打好易地搬迁硬仗。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革命老区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搬迁人口163.49万人,占革命老区脱贫人口的30.7%,占全省搬迁人口的85.15%,革命老区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全部实现每户1人以上就业。在统筹建设搬迁和后续扶持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抓具体抓深入,探索创新形成了“五个三”“六个坚持”“五个体系”的“贵州经验”“贵州做法”。三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贵州58个革命老区县县县通高速,18个革命老区县通高铁,革命老区县实现乡乡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6.45万公里。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因地制宜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进入“十四五”时期,老区工作从以脱贫攻坚统领转向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因地制宜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领导批示要求,牵头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贯彻落实方案,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于2021年8月正式印发《贵州省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二是扎实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革命老区县从脱贫之日起5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以工代赈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展以工代赈试点示范项目建设,2020至2021年支持58个革命老区县以工代赈项目47个,下达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2.36亿元,发放劳务报酬3757万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务工人口发放劳务报酬335.68万元,吸纳易地搬迁人口就业437人。三是促进革命老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2022年1月,出台《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贵州省遵义都市圈发展规划》,支持遵义做强,与贵阳共同唱好“双城记”,仁怀建设遵义副中心城市,赤水打造成区域支点城市,大力推进仁怀-习水-赤水城市带加快发展。把铜仁打造成辐射省际相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将德江、松桃打造成为区域性支点城市,支持松桃与重庆秀山、湖南花垣共同打造渝湘黔边城协同发展合作区。四是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2022年4月,出台《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支持革命老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革命老区开展全方位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合作增强振兴发展活力。

三、以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为重点,提升老区精神传播能力。把做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作为革命老区工作的切入点,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是统筹推进。紧紧围绕打造“红色传承精神高地”目标,出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全面开创红色教育培训新局面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统筹推进红色资源开发、文化研究、队伍管理等工作。二是打造红色阵地。围绕“一核两带七园多点”总体布局,积极推进遵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黔东南州长征文化公园建设。依托遵义干部学院,成立遵义会议研究中心等6个红色文化研究机构,主办红色文化研究期刊,与中央党校等高规格举办遵义“红色论坛”。三是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开发红色文创产品1000余种,相继推出电影《遵义会议》、《天渠》、舞台剧《伟大转折》、花灯戏《十谢共产党》、纪录片《出山记》、红色快闪《长征原来如此青春》;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花繁叶茂》、《吉他兄弟》等精品力作。四是挖掘模范典型。革命老区群众继续发扬老区精神,涌现出了“最美奋斗者”、人民小酒创始人余留芬,“时代楷模”黄大发,“扫雷英雄”杜富国等为代表的老区精神传承者和践行者。

四、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着力增强革命老区发展活力。“十三五”时期,深入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双千工程”和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农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一是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增强“造血功能”。16个原深度贫困县中有14个是革命老区县,2017至2020年,结合14个革命老区县资源禀赋特点,连续三年每县每年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1500万元,支持册亨县特色林、水城区猕猴桃、威宁县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发展。目前,14个革命老区县基本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全产业链发展日趋完善,壮大了262个村集体经济。二是积极有序开发优势资源,切实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提高革命老区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加快发展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促进现代化工加快发展,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做优生态特色食品加工,巩固“贵州绿色食品”形象。稳步发展优质烟酒产业,提高白酒产业发展水平,优化卷烟结构,巩固提升赤水河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烟品牌地位。三是聚焦红色文化,促进文旅交融发展。将红色文化与旅游“联姻”,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全省拥有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9个。左右江革命老区贵州境内的“侗乡黎平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被评为“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从江县岜沙苗寨所在的“多彩贵州·幸福苗侗”精品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编辑: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