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老区新貌】“大湾区”拍了拍“革命老区”说接续奋进新时代

2022/06/12 浏览量: 作者: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付朝欢 罗勉  来源:《中国改革报》

老区“携手”大湾区 接续奋进谱新篇

——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观察
 

海陆丰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党领导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强调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海陆丰革命老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海陆丰等东部地区革命老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新兴产业。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红场无声诉说着近百年前的革命历史,大门上“红场”二字系彭湃手书。蔡佳铭 摄
 

革命老区再出发,实现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是新征程上的“必答题”。作为海陆丰革命老区的重点城市,汕尾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老区经济社会一度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汕尾市从困局中寻求“突围”,探索创新发展道路。
 

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绿色发展

走近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昔日海陆丰地区的“闹市”中心,3个相邻的建筑群特别显眼——传统中式建筑“红宫”、浓郁苏联风格的“红场”和现代建筑“彭湃纪念医院”,旧址及周边街道墙面都是鲜艳的红色,于无声中诉说着近百年前的革命历史。

1927年11月,陆丰、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两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时,海丰县把会场外墙刷成红色,内壁用红布覆盖,以示红色政权。

汕尾市拥有517处革命遗址、8个省定“红色村”。赓续红色血脉、耕耘这片红色土地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红色资源,成为当地“破题”乡村振兴的关键。2020年以来,陆丰市委、市政府开展滨海走廊景观建设工作,投入约1.5亿元发展红色旅游。当地村民开始吃上“红色旅游饭”,有的餐厅节假日营业额达数十万元。

金厢镇只是汕尾盘活红色资源的缩影。在海陆丰革命老区,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振兴发展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在红色土地上立起“绿色招牌”。

位于陆河县河口镇北溪河中游的北中村,是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村”,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几年间,北中村扩大沉香种植面积1万多亩,为农户提高收入500多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近年来,汕尾着力抓富民增收的乡村产业,把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使之成为老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经济洼地”逆袭

特色产业崛起

汕尾,一块既年轻又古老的土地。1988年1月,国务院宣布,以汕尾镇为核心,在海丰县和陆丰县的行政区域上建立汕尾地级市。

汕尾的地理位置不可谓不好——距离深圳70公里,距离香港80海里。但受种种原因影响,汕尾长期以来都是广东GDP(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倒数的欠发达地区,一度被称作粤东“经济洼地”。一种解读认为,对外交通条件差,制约了汕尾的发展。还有观点认为,行政归属频繁变动,对汕尾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汕尾的“尴尬”处境,如今已成为过去式。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汕尾引进产业项目502个、总投资额2511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14.8万户,为汕尾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2020年~2021年,汕尾市GDP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广东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汕尾延续了此前的强劲增长势头。

“经济洼地”如何跑出“汕尾速度”?原因是多方面的。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汕尾市交通环境实现大跨越,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广汕铁路、汕汕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龙汕铁路前期工作有序展开,汕尾至梅州铁路、陆丰港区湖东作业区疏港铁路加紧谋划。

老区振兴,产业先行。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海陆丰等东部地区革命老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新兴产业。

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精密技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大石化新材料及新能源和大美丽产业,六大“万亩千亿”平台成为构建汕尾市沿海经济带的主力单元。从新能源到生产制造,再到新消费,加之汕尾具有传统优势的海洋渔业、绿色生态农业,在海陆丰革命老区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汕尾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全面推行“八个便利化”。当前,汕尾的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居粤东西北前列。2021年以来,汕尾完成镇街体制改革,推动448项县级执法权限下放到镇街,让企业和百姓办事更省心、省力、省时、省钱。

现在,越来越多的侨胞更愿意回乡兴业。据汕尾官方统计,国内外数百万汕尾人创办的企业有2万多家,涉及房地产、建筑装饰、金融等行业。这座曾经以“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著称的城市,正在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
 

老区特区齐飞

融湾后劲可期

在汕尾城区主干道上,随处可见深圳车牌的车辆在街头行驶,本地人说,这些大都是在深圳打拼发家致富的汕尾人开车回老家探亲。民间估计,有超过20万汕尾人在深圳工作生活。

其实,从1988年设市以来,汕尾就跟深圳密切相连。汕尾现有的四大产业园共建搭档就是深圳;在脱贫攻坚战中,对口帮扶汕尾的主力依然是深圳。

2008年,广东正式开启了“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战略,直接催生了深汕之间首个两地共建的产业转移平台——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选址就在汕尾距离深圳最近的海丰县鹅埠镇。此前只有纺织服装、五金、工艺品生产等轻工业基础的汕尾,由此迎来了补强工业基础薄弱短板的机遇。

3年后,“特区+老区”的组合迎来升级。2011年,深汕产业转移工业园升级成为深汕合作区。再到2018年底,深汕特别合作区从两地共建变成由深圳主导。海丰县原来的鹅埠、鲘门、小漠、赤石4个镇共468平方公里,成为深圳的“飞地”管理区域。此间,深圳本地龙头企业给汕尾注入了强大的产业新鲜血液,深圳还援建汕尾最急需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但对于汕尾,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在后面。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作为珠三角东进桥头堡的汕尾成为直接受惠的辐射对象。同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赴汕尾调研时,勉励汕尾要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支持汕尾和深圳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今天的汕尾,革命老区扶持政策和“双区”“两个合作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等多重政策利好叠加,发展比较优势日益凸显。踏上新征程,海陆丰革命老区在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下,必将继续推动产业振兴、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祥和,在新时代继续展现新风貌、新变化、新成就,谱写接续奋进的新篇章。

编辑: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