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为两广革命事业献身的邓拔奇

2021/03/26

  邓拔奇,又名邓岗,别名滕柏、伯奇、白希,1903年6月4日生于广西省怀集县(今属广东省)甘洒乡永富村。1917年考入县立中学,这一年他14岁,青春年少开始阅读进步书籍。次年10月1日,参与组织大中华民国学生爱国总会怀集分会,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2年秋考入厦门大学攻读法律,这一年他19岁,参加雷经天等学生运动领袖组织开展的革命活动,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24年7月,邓拔奇离开厦门赴广州,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由团员转为党员,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广西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春,邓拔奇到广东省广宁县开展青年工作。同年6月23日,邓拔奇参加广州各界群众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示威游行,面对英军的枪弹扫射,他临危不惧抢救遇难同胞。同年8月,邓拔奇受共青团广东区委委派,任广宁团组织主要负责人,广宁团支部改组为共青团广宁地方执委后,他任书记。同年冬,回广西怀集领导青年运动和农民运动,成立永富村农协会。

  1926年1月,邓拔奇考取莫斯科中山大学,未就读。次年4月到共青团广东区委工作。

  1927年5月,邓拔奇潜赴梧州,根据上级指示,和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廖梦樵等在梧州成立中共广西地委,廖梦樵任地委书记,邓拔任委员兼团广西地委书记。中共广西地委先属广东区委领导,8月后属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在梧州。

  同年9月,地委机关被敌人破坏。10月,廖梦樵书记和组织部长被敌杀害。10月底,邓拔奇转移到桂平、武宣、平南三县农村活动,汇合地委委员宁培瑛等,在桂平县白额、烂泥两村重建广西地委,邓拔奇任书记,继续领导广西革命斗争。

  广西地委机关驻地白额、烂泥两村位于著名的大藤峡山区,与武宣县境相邻,明清大藤峡瑶壮农民起义及之后太平天国起义队伍曾经在此割据。

  关于地委当时的生活,邓拔奇书记1928年5月1日写给中共中央的《广西特委工作报告》中提及:

  “自去年九月以后,广西党没有经费,各地负责同志没有饭吃。”

  1927年4月,直接指导武宣县革命工作的地委委员林培斌在容县被捕,后牺牲;7月,中共武宣支部书记翁尧年第一次被捕,经东乡区农军当场武装施救得以释放。

  10月,邓拔奇转移到武宣农村活动,发现翁尧年已经暴露,于是地委讨论决定由潘业俊接替翁尧年任中共武宣地方组织负责人。

  “县长唐熙年于十六年无故抓去翁尧年,……此后我党又由潘业俊领导,有梧州地委林培斌(为广西地委邓拔奇之误——韦注)常来做指导、选举工作。秘密会址设潘业俊楼顶。”(见党员朱文拔1951年《控告唐熙年》文)

中共武宣县委旧址—潘业俊故居

  4月林培斌在容县被捕后牺牲,7月翁尧年无故被抓去,显然10月常来武宣做指导、选举工作的地委领导是邓拔奇,并非地委林培斌,朱文拔上文“有梧州地委林培斌”应该属于笔误。

  7月营救翁尧年书记时,还暴露了中共武宣支部办公地点——东乡街刘氏宗祠。邓拔奇到武宣后,将办公及会议地点转移到石崖村潘业俊家炮楼顶层。办公新址距旧址3公里,远离街区和国民党区团局驻地。

  中共中央南方局1927年10月强调广西地委要建立县、市委,改变一县建一个支部的状况,要尽力吸收农民骨干入党。邓拔奇意识到任务重、时间紧,当即着手在武宣进一步开展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建立武宣土地革命根据地。

  1927年秋冬,武宣县已经建立有6个区43个乡农协会组织、两个区的农军武装。在1926年林培斌指导成立的中共武宣支部基础之上,邓拔奇再发展一批血气方刚的农协骨干入党,并组建了中共东乡区委及区委下属若干个村支部,组建了中共武宣县委及县委直属支部。因为原中共武宣支部书记翁尧年已经暴露(一年后第二次被捕牺牲),所以广西地委指派东乡区农协会宣传委员潘业俊出任县委书记。即如朱文拔文:“县长唐熙年于十六年无故抓去翁尧年,……此后我党又由潘业俊领导。”

  邓拔奇书记1928年5月1日写给中共中央的《广西特委工作报告》中向中共中央书面汇报这一时期的党建工作:

  “有桂平、平南、武宣、贵县、容县县委五个,梧州市委一个。委员都是由特(地)委指派……武宣有东乡区委。其中各县均有直属支部,各支部、区委负责同志均以用民主或召集大会改选,各区都有负责同志到各支部去轮流经常召集支部会议。

  ……又因农村的白色恐怖日益加厉,代表大会尚未召集,故县委也未改选。”

  然而武宣县委的改选却是特例,可以说是东乡暴动的缘故。

  地委机关迁桂平农村后,执行南方局发动广西农村武装暴动的指示,决定在武宣及邻县平南、桂平北部加紧组织暴动,反抗清乡,并且派遣几十人枪到武宣东乡活动。

  1928年1月5日,邓拔奇在潘家炮楼顶层召集党员会议,传达了广西地委关于武装暴动的决定,定于1月9日至12日在广西武(宣)平(南)桂(平)三县农民协会军事委员会辖区举行暴动;定于1月9日桂平农军在新圩、武宣农军在东乡同时暴动;邓拔奇书记坐镇东乡总指挥。

 武平桂农协会军委印章

  东乡暴动的目标,是夺取长塘乡军阀、地主陈顺卿家50多支步枪,以武装地委的农民赤卫队。潘业俊在5日的会议上将责任落实到人,分配党员朱文拔负责购买火药、红色标志布、标语纸,分配长塘乡农会执委、乡农军队长陈廷赞负责侦察敌情并作内应,等等。

  暴动前夜即8日当晚,邓拔奇再次召集党员会议,检查东乡暴动准备事宜。

  清点应到会人员时,发现陈廷赞同志缺席。他为什么未到?是临阵动摇?还是别的原因?他侦察到什么敌情?内应准备如何?领任务回去整整3天了,至今未得他任何口信回复。按照当时当地的语境,同志即党员,党员缺席重要党会,是不得了的事情。

  面临突发情况,明天的暴动无法举行了。邓拔奇感到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涣散党的躯体,阻碍革命事业推进,“更形散漫了”(见邓拔奇:《广西特委工作报告》1928.5.1)。为此,邓拔奇宣布中止暴动,改组选举中国共产党武宣县委员会,以加强党对暴动的领导权威。

  8日当晚会议,因陈同志不到,“致使全体准备完善的力量,因之消散,是晚地委林培斌(为邓拔奇之误——韦注)改组选举县委。”(见党员朱文拔1951年《控告唐熙年》文)作为当年与会党员,朱文拔用文字再现了邓拔奇改组选举武宣县委纪实。

  当晚,会议选举潘业俊为中共武宣县委书记。

  1月24日,广西地委改为广西特委,邓拔奇任特委书记。

  2月间,潘业俊进一步落实邓拔奇关于开展武装斗争的部署,召开东乡区农民代表会议,决定继而实施抢夺区团局把持的圩场众秤给农协会掌管。此事触怒了反动派,敌武宣县长唐熙年异常恐惧,于26日连夜急电,请黄绍竑派梧州警备司令部直属第二团赴援镇压。2月29日,县长唐熙年和县团务局局长王善征带60多名团丁到东乡,抓去农协会管秤人黄亚苟、刘和隆,激起农民公愤。在邓拔奇指示下,武宣县委发动了农军武装1000多人包围东乡圩两昼夜,再掀暴动高潮,胜利在望,结果却功亏一篑。

  邓拔奇1928年5月1日给中共中央的《广西特委工作报告》中写道:

  “当日民团的武装仅60余杆,当地又无防军,如果坚决干下去当然可以获得相当的胜利,只因当地负责同志犹疑,和缓了农民斗争的勇气,结果涣散了,反遭敌人军队搜捕4个同志、6个农友。”

  该报告还提及桂平、平南、贵县、东兰、凤山等地暴动和兵士运动。

  1928年4月,邓拔奇与朱锡昂建立贵县党团联合县委。

  6月1日至4日,广西特委扩大会议在贵县县城召开,广西各地党代表参加,邓拔奇代表特委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代表恽代英到会指导,并代表广东省委指定朱锡昂、邓拔奇等7人为特委常委,朱锡昂为书记。史称此会为中共广西一大。

  7月,邓拔奇到怀集、贺县、钟山、玉林、梧州指导工作。

  8月,广西特委调武宣县委书记潘业俊到容县任容县临时县委之书记,潘业俊改名潘异凡。同月,邓拔奇赴上海向中央报告广西工作,自此不再直接指导武宣土地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9月中旬,邓拔奇从上海回到特委机关驻地梧州。22日,在广西特委扩大会上传达党中央关于广西斗争的指示,改组特委为临时省委,主持临委工作。

  11月29日,临委被破坏,邓拔奇脱险,到怀集、贺县、桂林、贵县等地巡视工作,后与朱锡昂在玉林重建临委机关。

  1929年1月,广西临委改为省委,邓拔奇任省委委员。2月,邓拔奇受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年秋,党中央电令他回国参加广东省委工作。

  1930年9月上旬,邓拔奇与吴西从香港到南宁吴圩七坡村,成立吴圩区劳农会。同月,中央南方局任命邓拔奇为代表,到右江苏区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30日,与黄晖、吴西赶到红七军驻地平马镇(现田东县城)。

  10月2日一整天,邓拔奇在红七军前委扩大会上传达6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和命令。会议由前委书记、军政委邓小平主持。两位邓领导都在莫斯科学习过,但是拔奇远在莫斯科读马列时,小平早就学成回国,作为中央代表在广西施展宏图。此时老代表小平请新代表拔奇,先传达中央指示。

  邓拔奇操满口怀集白话腔,咬起北方话,传达中央文件。小平见状对拔奇说:“在座的同志都懂白话、官话,用我们南方话传达得了。”

  听了邓拔奇传达的党中央关于调七军攻打柳州、桂林、广州三大城市,配合全国主力红军实现南中国革命首先胜利的命令,邓小平、张云逸等有所怀疑,但是前委扩大会议还是接受了中央命令。会后,邓拔奇和邓小平等率部向河池县集结。

  11月7日,红七军第一次党代会在河池县凤仪小学召开,邓拔奇又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传达党中央命令,这样就使代表大会充满了立三路线精神。10日,邓拔奇与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率七军从河池北上,艰苦转战于桂黔湘边,七军损失达三分之一以上。

  鉴于军情严峻,前委书记邓小平在1931年1月2日攻占广西全县县城后,立即召开会议决定放弃攻打桂林的冒险计划,转向粤湘赣边发展,以期与朱毛红军会师。邓拔奇同意了前委会议的正确决议,会后,他和陈豪人由桂林经香港赴上海向党中央报告工作。后来,邓拔奇对自己贯彻“立三路线”而给革命造成的损失表示“要负很大的责任”,表现了他勇于自我批评、修正错误的高贵品质。

  1931年2月2日,邓拔奇任广西省委秘书长。3月29日,广东省委改为两广省委,邓拔奇任省委委员。5月6日,两广省委派邓拔奇去广西右江巡视、指导广西特委工作。

  1932年春,邓拔奇奉命回香港汇报广西工作。不久两广省委调他去广东东江工作,任东江特委组织干事和秘书。这年10月10日,特委在广东普宁县田土乾村开会,早上七时半会议刚开始即遭敌包围,他与另外两位特委领导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整整8年党员政治生涯中,邓拔奇除了一个春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以外,其余岁月都按照中央安排,在广东、广西两省党组织工作。回国参加广东省委工作期间,他同时在香港建立联络点,兼顾指导广西工作。

  他以两广省委委员的身份,到东江特委任组织干事和秘书,工作能上能下,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直至献出生命,表现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对党无限忠诚的革命情操。

  从1927年5月到1928年8月,邓拔奇按照中央、广西地委的部署,直接领导武宣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农民协会运动,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险阻,在武宣建立了土地革命根据地。他初心不改,矢志不移,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广西、广东革命老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献出年仅29岁的生命!

  6年前,广东省怀集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邓拔奇的侄孙邓敏重走爷辈路,从广东上广西,顺着爷爷的革命足迹一路体验到武宣县。邓敏在武宣县史志办公室阅读了邓拔奇史料,赞叹写得很细,说第一次看到爷爷在武宣的革命细节记载。这位革命后代的感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宣老区人民对邓拔奇烈士的深切怀念。

  (韦启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