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9
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是革命老区,属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当年,老区人民铁心跟党走,谋解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在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的时期,苏区人民积极支援和参加反围剿斗争,有1000余人参加红军。仅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中,就有300余人牺牲,占当时凤凰地区人口的10%。这些烈士中,有一位是老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程鹏万
求得“初心”
程鹏万,字復仁,出生于清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12月10日,原麻城县料棚乡林店后头凹湾人(现麻城市顺河镇枣林岗移民新村)。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后,程鹏万随同黄安县一批进步学生董贤珏(董必武之弟)、雷绍全(1931年曾任中共鄂东特委委员)、刘文蔚(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二路党代表,麻城县林店人)等去私立武汉中学求学,在董必武、陈潭秋的教育培养下,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他们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程鹏万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人生的“初心”,为之奋斗一生,牺牲一切!在校期间,程鹏万还介绍了朱树人(新洲早期共产党员之一,1926年任新洲农民协会委员长)等学生加入党的组织。
1923年冬,时任中共武汉区委负责人的董必武,在武汉中学召集程鹏万等学生党员开会,组建黄安县(今红安县)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黄安县工作组,随后党组织又指示,将工作组成员派回黄安县发展党的组织。1925年10月,正式成立中共黄安县特别支部,董贤珏任中共黄安县特别支部书记。
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1926年春,特别支部委派程鹏万、黄四姑到黄安、黄冈、麻城三县交界地的李紫区,即李集紫潭河李家港湾、凤凰民主乡、黄安水岩乡谢家大湾、仓埠方杨乡冯集一带。程鹏万牢记党的重托,来到李紫区深入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创建李紫苏区
因程鹏万的祖辈是凤凰镇的毛家冲湾北迁至麻城县料棚,所以程鹏万以寻亲认祖归宗的方式来到毛家冲湾,在邻村的七方田湾创办了平民学校。白天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为掩护,晚上则活动在七方田、毛家冲、骆家田、董家大湾、建德湾、李家港湾、罗家大湾一带方圆20公里的地方,宣传组织群众,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1927年1月,程鹏万在贫苦农民程厚兴家创建了中共七方田党支部,它是黄安县特别支部领导下李紫区的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程福坤,1928年春,党员发展到50多人。
程鹏万不断地在李紫区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组织,1928年2月,凤凰地区的中共董家大湾党支部成立,支部书记董天次;1929年春,仓埠地区的方杨中共冯集党支部成立,支部书记林正群;1929年5月,李集地区的中共李家港湾支部委员会成立,支部书记邱佑清;1930年4月,凤凰地区的中共建德湾党支部成立,支部书记曹传忠;1931年6月,凤凰地区中共朱家湾党支部成立,支部书记朱福寿。几个党支部为建立红色政权和开展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组织保障。
在以程鹏万为首的党组织坚强领导下,李紫苏区党员人数发展很快,到1930年春,人数已经发展到200余人。当时,南边有李集以陈朗先为首的国民党保安团、国民党军徐源泉48师144旅傅盛修营驻军左田岗,北边有郭三、郭四屋以郭寿之、林庆喜为首的反动大刀会,还有以大地主曹侃亭为首的国民党关圣寨保安团。为了保护劳苦大众、新生的党组织和红色政权,程鹏万在李紫区北和李炳坤在李紫区南建立起了地方武装——李紫区特务队,特务队很快由建立初的13人,发展到100余人枪。有了党的领导和地方革命武装,1929年冬,程鹏万和李炳坤组织了两次农民暴动。同年11月,程鹏万和李炳坤带领特务队,夜袭凤凰的骆家田,活捉大恶霸地主程松廷,没收了他家的财产。
程鹏万带领李紫区地下党和群众进行革命活动,李紫苏区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1930年初,李紫区已成立七个乡农会。因为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930年5月14日,李紫区苏维埃政府筹备委员会(共产党员谢柏山任筹委会书记)在凤凰镇的骆家田后山召开万人大会,正式成立李紫区苏维埃政府,选举谢正家(黄陂县人)为主席,下辖李家港湾、赵家湾、东赵家湾、程家田、郑家大湾、董家花园、向家田等乡苏维埃,这是新洲地区在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1931年6月,中共黄冈县委在李紫苏区的余家咀成立,雷绍全任县委书记;1931年6月,中共李紫区委员会在李家港湾成立,张奇索任李紫区区委书记,李紫区下辖10多个党支部,其中西乡境内有李家港湾、七方田、竹林湾、朱家湾、冯家集、董家大湾、建德湾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00多人;1931年6月,陂安南中心县委书记李先念以李氏家族身份进驻李紫区李家里(花坟头湾),筹建黄冈县苏维埃政府,1931年7月,黄冈、黄安、麻城三县代表在李紫苏区施家凹祠堂召开大会,正式成立黄冈县苏维埃政府,刘继明当选为主席。黄冈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以李紫苏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新洲历史》)。
声援“黄麻起义”
1927年11月11日,黄麻特委经过精心准备和认真研究,认为暴动工作已准备就绪,在黄安县城文昌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决定成立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王志仁、王秀松、汪奠川等组成,(其中潘忠汝、刘文蔚、王志仁、王秀松和汪奠川为私立武汉中学学生),黄陂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潘忠汝任起义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副总指挥为吴光浩(后任红军第十一军军长)。1927年11月13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黄麻起义”,当时流传着一首革命歌谣:“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经过艰苦奋战,很快攻占了黄安县城。
李紫区七方田党支部成立不久,程鹏万接到黄麻特委的指示,迅速组建了李紫区农民自卫队,参加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武装暴动,由共产党员程元林(关圣寨村人)、郭敦元(陈家山人)带领朱金志(郑家园村人)、江道桂(石骨山村人)、江金城(石骨山人)、董新胜(董家竹林人)、程立凯(毛家冲村人)、陈发伢、徐启咏、徐浩臣(李集黄河村人)、程子林、程厚兴(李集春光村人)、李启发(李集卫星村人)、邱旭斋(新河村人)、谢祖喜(方杨冯集村人)等23人的农民自卫队员,手持5支来福枪、刀矛、扁担、绳索等,集中在李紫区肖家田湾(现凤凰镇陈田村)一棵古枫香树下(后称红军树),程鹏万同志作短暂动员后,队员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土地革命”“暴动夺取政权”等口号,一起奔赴黄安县城,声援起义。
这次起义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决心反扑,夺回黄安县城。1927年12月5日,国民党急调第十二军教导师取道宋埠、尹家河突袭城内的起义军。两军进行了激烈交战,终因力量悬殊,红军和农民自卫军不得不撤出县城。在这次战斗中,总指挥潘忠汝在第七次冲锋时中弹牺牲,李紫区参加战斗的自卫队员中有三人光荣牺牲,其余的退出县城后,有的参加了红军,转入黄陂木兰山打游击,有的回原地继续从事地方武装工作。
开展革命斗争
1926年后,程鹏万以教书为掩护。白天,他身穿长袍、头戴礼帽,在七方田湾的平民学校教孩子们读书,暗暗地传授一些革命道理;晚上,他则活动在李紫区七方田、毛家冲周围20余公里的地区。他与贫苦农民促膝谈心,讲解农民受苦受压迫的真正原因,灌输打碎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思想,慢慢地发展到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教育,使不少贫苦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认识。但在调查了解发动群众时,程鹏万意识到:有些农民害怕地主、豪绅的报复。于是他身先士卒,带领武装队惩治那些蠢蠢欲动的地主豪强。
一天夜里,他带上程春发、程书庭(凤凰蔡家田人)等几个农民积极分子,摸进了大地主程季华家。当时,程季华正坐在桌子旁边悠闲地吸着水烟,一见几个大个子突然闯了进来,吓得他不知所措,连忙站了起来,点头哈腰,结结巴巴地说“几位,这……这是?”程鹏万不慌不忙地从长衫里掏出双枪,往桌上狠狠一放,说:“你可认识我?”程季华见了双枪,越来越显得惊慌,战战兢兢地说:“你,你……你不是学堂里教书的程先生吗?”
程鹏万说:“不错,我就是程先生,听说你经常欺压老百姓?”程季华连连说:“不敢、不敢!”“做也做了,你还有什么不敢?我今天来就是想告诉你,只要你从此不欺压老百姓,老老实实,我们不会杀你,否则……”程鹏万拿起双枪双手一抖动,手枪转了个三百六十度,接着说:“你可知道这个意思?”程季华又连连点头说:“知道,知道……”程鹏万、程春发、程书庭等起身走出了程地主家,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程鹏万黑夜警告大地主的事很快传开,贫苦农民奔走相告,他们的胆子大了起来,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不少人还要求加入党的组织。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秘密活动,七方田(现凤凰镇毛冲村)一带已经有二十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秋,为了扫清红色政权建立的障碍,程鹏万决定首先组织一次对少数顽固不化的地主豪绅、国民党走狗的严厉打击。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莲花乡一个大恶霸地主在家设宴招待当地国民党民团团长。大地主恭恭敬敬地举起酒杯对团长说:“仰仗团座的维护,请干了此杯!”团长一声“哪里、哪里,互相帮衬嘛”,说完,酒杯一举,一干二净。二人吃菜喝酒,好不尽兴。
共产党员、李紫区游击队队长李保林向程鹏万汇报情况,当晚他们带领十二名游击队员,悄悄地包围了地主家。地主和国民党走狗民团团长,酒过三巡,似醉非醉,李保林和六名游击队员破门而入,两名游击队员用手枪顶住地主和团长的后脑,缴了民团团长的枪。李保林说:“每人交出五千大洋就放了你,否则就……”李保林边说边用手枪点了点二人的前脑。地主、团长二人战战兢兢地说:“好!交钱,交钱,只是暂时家里不够数。”两位游击队员同时把手枪往二人后脑一顶说:“那就用脑袋交换!”地主、团长立即瘫软在地上,连声说:“交钱,马上交钱!”民团团长瞄了地主一眼,意思是让地主代交。地主明白,无奈在一支冰冷的枪口下拿出了一万现大洋。
游击队员抬着一箱大洋,押着地主和团长出了地主家门,走进了茫茫夜色中,到了一山凹,只听见两声枪响,回荡山谷……得到大地主和民团团长被李紫区游击队处决的消息,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地主豪绅再也不敢乱说乱动了。
革命的浪潮推动了红色政权的建立。1930年4月,程鹏万带领农会特工队员到李湾捉拿坏分子,到凤凰的郭三屋袭击反动组织“大刀会”,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巩固了在党的领导下初建立的红色政权!
掀起土地革命高潮
在程鹏万的指导下,李紫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土地委员会,作为土地制度改革的专门机构。土地委员由农民民主推荐,多由苦大仇深、忠于革命、群众关系好、作风正派,有一定声望和组织能力的贫农、雇农担任,也有少数中农参加。
首先,印发传单,发布文告,组织宣传队,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土地制度改革政策和法令,并举办各种土地制度训练班,培训骨干,组织各级农会干部认真学习鄂豫边区革命委员会颁布的《土地政纲》和《实施细则》,使党的土地政策家喻户晓。同时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逮捕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和反动分子,召开群众斗争大会,进行公审公判,当众烧毁地主豪绅的田契和债券。这样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了地主豪绅阶级的威风,树立了贫苦农民的革命权威,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为土地革命运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其次,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无田无地完全靠出卖劳动力的为无产阶级即雇农;有少量土地,生活来源主要靠租种别人的土地,生活贫困的为贫农;土地自种自给、不剥削别人,靠自己劳动为生的为中农;两三口人有石把田,大部分土地靠出租或雇工耕种的为富农;有较多土地,自己不劳动,完全靠收租和放高利贷,靠剥削为生者为地主;有大量土地,全靠雇工,土地出租,放高利贷,靠剥削为生者为土豪;出门骑车坐轿,与国民党反动派勾结,鱼肉人民者为劣绅;靠做生意、开当铺为生的为资本家。
最后,分田地的标准主要是按人口分配,同时参考劳动力的多少和粮食的需要量。分配土地时,先提取参加红军人员的公田,再按土地的分配标准,分给无地和少田地的农民。中农的土地原则不动,确实多余的田地也要划出分配。分配剩余的土地留作乡苏维埃政府为公田,公田均租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公粮。政府所得的粮食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生活所用和支援红军。土地落实到户后,由土地委员会按自然村,将各户所分的土地出榜公布,并在田头地边插上标签,注明此田地分给的对象,如无意见,即作最后定论。然后召开群众大会,发给农民由县苏维埃政府统一印制的土地使用证。证书的发放,标志着土地分配工作结束。
李紫苏区在以程鹏万为首的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土地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农村根据地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李紫苏区蔡家田(凤凰毛冲村)人平分田1.25亩,旱地0.5亩,木官畈(莲花)赤贫林明福,全家7口人,共分得田8.9亩,人平1.27亩,还分得了旱地和藕塘。农民第一次分得土地,他们努力生产,辛勤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改变了过去那种“收割时节忙,谷进地主仓”的局面,而如今是“红军送福,到处有谷,肥猪在屋”的一片新气象。
“初心”在烈火中永生
程鹏万在李紫区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决心除之而后快。国民党军勾结地方走狗大刀会,要拿共产党的领导人程鹏万开刀,要暗杀李紫苏区的党员干部,并派人长期监视。
1931年2月,寒气逼人,为了开展新一年的对敌斗争工作,程鹏万召集李紫苏区党员干部、农会主要负责人,在凤凰镇的七家凹开会。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指使郭三屋、郭四屋大刀会,包围会场,企图消灭以程鹏万为首的党员干部。
会议开始不久,大刀会队员开始包围会场,敌人一声声狂吠:“举手投降,缴枪不杀!”听到敌人的喊声,知道会场被包围,但党员干部们毫不畏惧,突然打开大门猛烈突围,打了个敌人防不胜防。程鹏万手握双枪冲锋在前,一枪击毙一个敌人,掩护同志们左右突围。直到同志们冲出了包围圈,程鹏万才因双腿中弹,落入敌手。
程鹏万为李紫苏区带来了星星之火,为李紫苏区的建立、土地革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敌人早就想除掉他,一直未能实现,这次一定不会轻饶。几个匪徒架起了松柴,把程鹏万捆绑得严严实实,抛入松柴之上,点燃了大火。程鹏万大声说:“烧吧,共产党员是烧不死的,二十年后又是条好汉!”烈火熊熊,程鹏万被活活烧死,化作一团青烟冲入云霄,时年36岁。他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不可昏庸同草木,誓将热血洒山河!”程鹏万的“初心”在烈火中永存!
程鹏万英勇就义后,李紫苏区军民义愤填膺,高呼:“杀了我程鹏万,人头要一万,乌云要驱散,大刀会要严办!”2019年2月23日,笔者一行五人到麻城市顺河镇枣林岗村后头凹湾寻访烈士足迹时发现:程鹏万在参加革命前,家境殷实,有榨油坊、土陶窑和几十亩田地,支持了他读书,赴私立武汉中学学习。学成归乡后,他变卖家产投身革命,还带领两个弟弟程復义和程復生闹革命,三兄弟都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成为一门三烈铸忠魂!令风云为之动色,让闻者为之动容!
还是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凤凰镇是革命老区,烈士们的精神是老区建设最宝贵的财富,是实现美好凤凰梦的精神引擎!是凤凰镇向“生态农业新镇,文化旅游名镇,宜居幸福富镇”奋进的力量源泉!
(朱红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