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两次赴刑场的共产党员傅有智

2021/05/21

  在安溪革命老区,有一位特殊的革命者,他在厦门被敌人抓去枪决以后,却出现了罕有的奇迹:他为革命献出生命后,又从鬼门关那里走了回来,死里得到逃生,回到安溪老家养伤,在伤治好后,继续在家乡闹革命,并当选为安溪县官桥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几年之后,他又一次被反动派抓去枪决,再一次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他就是两次被敌人押赴刑场枪决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傅有智。

  在安溪的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里面,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翻身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直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一位杰出的革命党人、为了革命事业贡献两次生命的烈士,成为革命烈士中最为典型和最受人们敬佩的人物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向大家讲讲这位杰出的革命党人傅有智。

  傅有智, 1911年8月20日出生于安溪县蓬莱镇登虎榜区域的登山村。他的父亲傅候照,居住在地处偏僻山区的登山村,仅仅依靠耕种山田度生。由于家境贫困,三餐生活难度,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傅候照迫不得已,就离开安溪家乡,前往厦门市谋生。他在鼓浪屿靠做点小买卖来维持生活。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他积攒了一些钱,就回到家乡购置田园,盖了一座小楼房,改善居住条件。

  傅有智有七位兄弟,他排行第七,他的年纪最小,在家中是最受宠爱的。可是在他七岁那年,他的二哥出门做金融生意,原想能够赚到钱,可是没有想到,結果遭到失败,造成惨重损失,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损不少,最后店铺倒闭了,家庭经济也遭遇困境,他的几个哥哥为了生计,先后各自外出谋生了,只剩下年幼的他,自己还无法独立生活,他的三哥在厦门鼓浪屿做小生意,他只好投靠三哥,在三哥家过日子。

  傅有智在家乡新民小学读书,到厦门后,在三哥的支持下,进入附近的普育小学读书。毕业后又进入厦门市同文书院,就是同文中学学习。傅有智懂得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非常勤奋认真,每次考试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年纪虽小,却非常懂事。他三哥那时济拮据,他就利用放学时间及节假日,到厦门街头巷尾叫卖甘蔗,挣些钱作学习费用,以减轻三哥的负担。

  中学毕业后,傅有智进入厦门德士古洋行当雇佣工。他从这时起开始步入社会,接触到各个方面的人。接触的人多了,见识的面广了。他目睹耳闻许多人和许多事,而对他触动最大和最深刻的,还是他深感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他眼看洋行老板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住着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而贫苦大众则是三餐难度、饥寒交迫,过着食不饱肚、衣不蔽体的艰苦生活,这样的鲜明对比,激发了他的愤怒与不平,痛恨万恶的旧社会,开始喚起了他的良知,决心献身革命事业,立志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傅有智走上社会以后,也广泛接触同文中学的老师、校友,与他们共同议论社会政治,抨击时弊。他通过与思想进步的同学和社会青年接触交流,开始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喜欢接着新时代的先进思想。就在这个时候,他就读的同文中学,已经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学校的团组织,发现他的思想有很大进步,就加强与他接触,对他教育培养,并在1929年秋,批准他加入共青团组织。此后他就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了。

  傅有智加入共青团以后,在学校团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工作。他经常以同文中学校友的身份接近青少年学生,和学生们谈心,引导他们参与革命活动。地下党组织了解到傅有智的突出表现后,就加强对他暗中考察和培养,发现他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突出,就决定培养他入党。1930年夏季,19岁的傅有智,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傅有智入党后,担负着同文中学共青团支部的领导工作,成为共青团厦门市委的一名年轻的干部。他在党的领导下,服从党组织的安排,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坚决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决心为党的事业进行到底,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并践行他的诺言。

  厦门市是福建省最先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地方,先期在厦门入党的党员,积极带领革命群众,与反动势力展开英勇斗争,不少人被反动势力抓捕,关禁在厦门监狱里。福建省委为了营救被捕的革命党人,经过精心计划和周密部署,于1930年5月25日实施劫狱获得成功,营救出被捕的革命党人。

  轰动福建省的1930年“5·25”厦门劫狱成功之后,大大激励着福建省的革命党人,大家决心乘胜前进,以夺取革命的更大胜利。福建省委行动委员会决定,于7月25日在厦门港渔行口广场举行一次集会,狠狠打击盐税局。但由于个别同志把准备在集会时散发的传单在集会前散发出去。使国民党警察局从中获悉这次行动的时间和地点。警察局立即派出大批便衣侦探,到盐税局周围的大生里、渔民小学、草仔垵、大学路、海边等地设下了埋伏。

  7月25日上午7时,这次行动的总指挥老张,按照约定的时间以脱帽为记号,示意开始行动。事先准备好的同志,则按约定的信号开始燃放鞭炮,于是分散在渔行口广场四周的各路群众,立即涌向广场集合。参与集会的人员高呼口号,并分头向参与活动的群众散发传单,一时传单满天飞。

  就在这时,受党组织派遗出差到上海的傅有智和许有祥两位同志,正巧从上海回到厦门。但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正在举行广场集会,身上又带着上海刚出版的党的刊物,正好从集会的地方经过。就在此时,早已埋伏在渔民小学楼上的敌人,瞄准脱帽挥手的总指挥老张开枪,并盯梢追捕,在各个角落埋伏的警察,也从各方面包围过来。广场上一片混乱。这时,傅有智正好与老张等人跑在一起,敌人紧紧追赶,结果,老张和傅有智等五位同志不幸被捕了。

  傅有智被捕以后,敌人从他的身上搜出党的刊物和传单,断定他是一名共产党人,并立即对他进行审问,敌人看到他是一个年青人小伙子,认为他是最容易被攻下的堡垒,就威迫他供出厦门党组织的情况。可是他始终守口如瓶,不交代任何情况,更不会交代他参与党组织领导的各种活动,这让敌人大失所望。

  7月31日,傅有智和另一名战友被转移到“重犯牢房” 。当晚,敌人点名要他出庭受审,这意味着严峻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他毅然地走向传审室。刑审一开始,穷凶极恶的刑审官,就阴阳怪气地对傅有智说:“傅先生,如果你不作为共产党的屈死鬼,我可以保你荣华富贵,前途无量。你要是执迷不悟,哼,招云幡就在门外等你。何去何从,请自便吧!”

  意志坚强的傅有智怒视着敌人,坚定地回答敌人:“我是堂堂的男子汉,绝不后悔我走过的道路,要杀便杀,你少啰嗖!”狡猾的敌人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年青共产党员。紧接着,敌人又采取残酷的手段,对傅有智进行严刑酷打,企图逼迫他供出党组织领导人及这次行动的计划,但是傅有智始终坚贞不屈,不管敌人如何对他进行威迫利诱和严刑,他都不向敌人屈服。

  恼羞成怒的敌人,眼见对傅有智多次实行软硬兼施的手段后,均无收到任何效果,想要这位这个年青小伙子屈服已经没有可能了,要从他的身上取得任何信息都没有希望了,他们就决定对傅有智下毒手了。狡猾的敌人怕白天下手会被挾持或干扰,就确定在夜间对傅有智实行枪杀。

  1930年7月31日深夜,敌人将傅有智和另一位同志,被绑得严严实实,秘密押赴厦门打石字海滩上进行枪杀。这天夜里,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交加,恶的敌人扛起枪,向着傅有智和另一位同志射击,两位革命者应声倒了下去。开枪的刽子手眼看两位革命者已经应声倒了下去,算是完成了他的杀人任务了,便匆匆回到老巢向上司复命,等待天亮才来收尸。

  可是谁能料到,傅有智同志虽然身中5弹,却没有被击中要害,子弹都是从他的耳根、颈边、肩旁及腋下穿过,虽然身中五弹九孔,但却幸免一死,他一时昏了过去。半夜时分,他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满身疼痛,发现他并没有死。意志坚强的他,以革命者特有的毅力,强忍着刺心的剧痛,慢慢爬到附近的石堆旁边,磨断绑在身上的绳子,决心乘机逃回家中。

  此时此刻的傅有智,心情非常着,整身疼痛难忍,虽然能够克服困难,强忍疼痛,但是时间是无法长久的,况且经过一再折腾,此时已是下半夜了,如果天亮了敌人要来收尸,发现少了一具尸体,就要进行追究,那就死定了。过了一会儿,正当傅有智万分着急之时,突然见到附近一艘小船,他急忙高声呼喊艄公,这位好心的艄公听到后,隨即将船划了过来,就像是老天爷派艄公来救他似的。他向艄公言明缘由,恳求艄公救救他。艄公深明大义,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愿意载他回家。他就在艄公的救护下,将他载到鼓浪屿,送回他的三哥家中。

  这时已是夜深了,傅有智的三嫂从梦中惊醒。她立即起身开门,当她开门后见到满身是血的傅有智时,真是惊喜交加。她立即将傅有智扶进屋内,赶紧细心地给他擦净血迹,包扎伤口,换上衣服,并立即到附近请来一位台湾籍的大夫为他敷药,还煮了一碗热汤给傅有智喝下,暖暖身子和止饥。

  这时天已经快亮了,傅有智的三嫂经过反复考虑,觉得天亮后敌人找不到尸体,定会严密追查,很有可能找到这里来。她即对傅有智说:“你住在这里很不安全,要趁早离开厦门,回安溪老家治伤。”三嫂为他做好一切准备,先用牙膏贴在脸颊部的伤口处,拿一把两伞和衣服小包,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一路上小心,要是遇到敌人查询,就说是牙痛。他就趁朦胧时分离开鼓浪屿,赶回安溪治疗枪伤。

  天亮以后,国民党警察局派人来到海滩刑场收尸,发现少了一具尸体,隨即回警察局报告。警察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出动了大批军警到处追查。但是这时傅有智已经在回安溪的路上了。敌人经过在各地方严密进行搜查,仍然沒有找到傅有智的身影。这件事被厦门市的《江声报》记者知道了,还将这次惨案中少了一具尸体作为奇闻在报上刊登,百姓都知道这件亊,因此,该事件一时轰动了厦门,成为街谈巷议的新闻。

  中共福建省委获悉傅有智被敌人抓去枪杀,又得到脱险的消息后,觉得这真是一件奇迹,立即指示厦门中心市委,要求由市委派驻安溪的巡视员翁成金,尽快设法与傅有智取得联系。翁成金查明傅有智的下落后,就通过官彭区区委送信给傅有智。傅有智接信后,按照信中约定的地点和关系人,来到现在是金谷镇元口村小溪自然村的约定地点找翁成金。

  傅有智在与翁成金会面时,情绪非常激动,说他的枪伤已经基本上好了,要求继续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他以更加坚强的意志投入革命,决心将他获得宝贵的第二次生命,继续为党的革命事业作英勇奋斗。他坚定地表示:“反动派要我的命,既然我没死,就要拼命干革命!”

  傅有智恢复党的关系后,他的枪伤已经渐渐痊愈了,身体也逐渐恢复健康了。这位对党无限忠诚的共产党员,并沒有被敌人的凶残杀戮所吓倒,也不因革命暂时受挫而气馁,而是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擦干血迹,治好枪伤,毅然奋起,以更足的工作干劲,更加英勇地投入到安南永德游击区的革命斗争。

  从此以后,傅有智在中共安溪县委的领导下,首先在家乡登虎榜组织农会、赤卫队,吸收新的党员,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了党的支部。不久,又在登虎榜附近的蓬莱横坑、上智、竹塔、福山、城厢码头、官桥仙都、岭头等地,广泛开展革命活动,并先后建立了农会和党支部,配合游击队消灭土豪劣绅和匪首。

  1932年4月,经中共安溪县委批准,建立中共官桥区委,傅有智任区委书记。同年11月,中共安溪县委升格为中心县委,他任中心县委委员,兼任中共官桥区委书记。他积极带领贫苦农民大众,开展“五抗”和减租减息的斗争。当时他母亲有些田地租给农民耕种,他首先从自家做起,带头减租不收农民的租谷。其他人则实行“二五”减租(即减25%),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傅有智在带领农民开展减租的同时,还带领赤卫队队员和农会会员,配合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第二支队,先后处决了横坑、竹塔、码头等地的5个土豪地痞;镇圧了一个民愤极大的反动分子;缴获登虎榜一个匪排长的枪支;没收1户地主和1户匪首的30000多斤粮食和仙苑一个土豪的浮财分给贫苦农民;宣布取消一切捐税,解除农民的疾苦。由于他的坚强领导,使“官桥区二十里周围的劳苦群众,在当年夏收斗争中,首次不要交租,在当时更是有史以来破天荒的奇闻” 。

  经过傅有智的努力奋斗以后,在登虎榜及官桥一带的革命斗争方兴未艾。1933年8月24日,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下,官桥区革命委员会在登虎榜宣告成立,成为安南永德红色区域的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傅有智当选为区革命委员会主席。

  在成立大会上,傅有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苏维埃政府是工农兵自己的政府,是我们劳苦大众经过艰难斗争,用血汗换来的,现在我们劳苦大众当家作主人了,我们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加紧自己救自己。豪绅、地主、民团、守望队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狼狈为奸,企图扑灭革命烈火,搞跨我们根据地。我们要加紧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彻底实行“二五”减租,实行土地革命,积极、勇敢地保卫红色根据地,保卫我们的政权”。

  会后,傅有智签发通电,向安南永德四县人民宣告:安南永德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通电》号召全区广大革命群众帮助红军游击队作战,狠狠打击十九路军、反动民团及守望队;收缴反动派的武器,充实游击队的战斗力量;从赤卫队、少先队员中,选拔积极、勇敢、忠实的先进分子到游击队去,扩大游击队的力量;同时实施土地革命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通电》还规定,游击队员及家属分到的田地,由革命委员会训令团体代为耕种。傅有智的讲话及通电,鼓舞了全区人民的革命斗志。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说:咱们有了自己的政府,再也不怕反动派来欺侮了。

  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傅有智主席召开区革命委员会政府工作会议,成立财政部、土地部、文化部、妇女部等部门,制订区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计划,要求各委员会深入发动群众,逐项进行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各部门的工作。

  由于革命事业顺利发展,敌人未能扑灭革命烈火,于是他们改变策略。1933年,国民党安溪县长林枢、民军头子林谦等人,伙同第十九路军一八一旅旅长张励,进行多次密谋策划,暗设圈套,以林谦的部下、股匪王观兰佯装投靠革命,接受整编,打入红军内部。当年7月,安溪中心县委决定收编王观兰土匪武装170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支队第四大队,并任大队长。

  与此同时,还由国民党安溪县政府指示蓬莱区区长李孝长发布假通缉令,通缉“叛变投共”的王观兰。而王观兰则在各方面伪装积极,骗取游击队的信任,成为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定时炸弹”。 敌人经过精心进行策略,敌人内外勾结,设下了罪恶的圈套,由混进红二支队第四大队任大队长的王观兰出面,于当年9月8日,“邀请”红二支队领导和军事干部去温泉“商讨攻打股匪李振芳” 的计划。

  由于主要领导人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书记李实一时失却革命警惕,未能识破敌人的计谋,带领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委陈凤伍、支队长李世全、副支队长黄福廷、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委员兼官桥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傅有智等12位同志,前往蓬莱温泉青云楼同王观兰会面。当晩被分住青云楼及周围两座房子。结果在当晚12位同志全部被捕,制造了安南永德革命斗争史上最为骇人听闻的“青云楼”事件。

  傅有智已是两次被捕了,第一次被捕是一名游击队员,第二次被捕则是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委员、官桥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因此他被捕以后,敌人很重视他,想从他身上捞取重要材料,仍然是使用他们惯用的伎俩,要他坦白交代问题,可是傅有智不理他们那一套。

  敌人眼看软的手段达不到目的,就对他采取硬的手段,不仅实施各种手段对他严刑酷打,还采取更为毒辣残酷的手段,对他采取强行灌入辣椒水,让他从口腔、咽喉、食道直到胃肠道,整个消化系统都感受到疼痛难忍。但是结果仍未能达到他们的罪恶目的。于是敌人就对他实施更为残酷的手段来威迫他屈服。

  敌人采取的另一种残酷手段,是将铁线穿透傅有智的耳朵,然后再用铁线将綁着两只耳朵的铁线连起来,让他动弹不得,动到一只耳朵,两只耳朵就都疼痛难忍。在实施如此极端残酷手段后,仍不能让傅有智屈服。凶残的敌人又将綁着傅有智两只耳朵的铁线,与綁着其他人耳朵的铁线连在一起,让几个人都不得动弹。敌人真是残酷至极,但仍不能动摇傅有智的坚强革命意志。

  敌人眼看傅有智等领导人不肯交代问题,就在1933年9月17日这一天,将傅有智同志,以及中心县委书记李实、红二支队政委陈凤伍、红二支队支队长李世全、支队政治部宣传科长唐光华等4同志,押到安溪县城凤冠山上枪杀。23岁的他,3年前在厦门市被敌人枪杀,他却从刑场回家,继续投身革命,如今他又再一次赴刑场英勇就义。

  对共产党人恨之入骨的敌人,残酷地将傅有智同志枪杀以后,还不放过傅有智同志家庭的物产。在傅有智同志牺牲的第三天,敌人就让第十九路军派人运载18桶汽油,将傅有智父亲辛勤劳苦建成的小楼房点火焚烧,彻底暴露了敌人惨无人道的罪行。

  傅有智同志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两次被敌人押赴刑场,两次将宝贵的生命贡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为革命事业第一次献出宝贵的生命以后死而复生,又英勇慷慨地将宝贵的生命第二次献给革命,这是在安溪革命史上出现的奇迹,傅有智为革命两次英勇献身的可歌可泣的精神,至今仍在闽南大地传颂着。

  安溪县人民政府于1958年5月,在革命烈士牺牲的凤冠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了朱德同志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和邓子恢同志的题词“英名不朽浩气长存!”背面记述了傅有智等12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现已成为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清明节和重要节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及学校师生,都来到纪念碑前,缅怀傅有智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安溪人。

  (安溪县老促会 陈开清 陈克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