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南安市蓬华镇山城老区村位于安(溪)、南(安)、永(春)三县交界处,是蓬华镇西南隅的边远村庄,距离镇区5公里,是安南永德老革命根据地基点村。共25个村民小组,750户3376人。该村是一个典型山多、人多、地少的“十八窟”村落。面积7平方公里,山地6300亩,耕地1700亩。森林覆盖率达72%,域内有一座小二型水库——山城水库。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山城村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制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道路建设为先导,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红色、绿色、金色交织的三色山城”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民为本、生态引领、科学致富”的治村理念,在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新的成绩。
山城村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各项工作长足发展的新路子,并以党建工作的开展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不断提升农村党组织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从产业领头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不断培育党员后备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山城村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村两委带头加入、无职党员踊跃参与,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近年来,山城村着力打造“三色”旅游:
一是“红色旅游”——红色传承,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游。做好安南永德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斗争史纪念馆修缮工作,修建环纪念碑休闲生态步道,开通至纪念碑的道路;完善纪念碑史料及实物;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将安南永德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斗争纪念馆和第一个党支部活动旧址,郭子仲烈士故居、红军洞、地下印刷所、地下枪械修理所打造成为家喻户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人们瞻仰、参观学习的好去处,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二是“绿色旅游”——绿色引领,打造青山绿水生态游。扶持企业或个人建设1-2个涉农展示馆及工作室,扶持群众利用闲置房屋发展1-2乡村民宿。招引1-2家旅游服务机构在蓬华镇山城村开设营业服务点,开设乡村旅游和研学旅游线路,促进山城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开发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伴手礼。利用蓬华脐橙、柿子、香水柠檬、百香果、红心火龙果等一批条件成熟的名优特色水果园打造一个现代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升水果品质,重点完善研学、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建设,建设水果分拣场所2处,游客休憩服务场所2处,采摘观光步道6公里。
三是“金色旅游”——金色生辉,打造宗教文化休闲游。动员社会力量投资1000多万元,依托华鼎岩建设观音山公园。配套有九龙壁、滴水观音、月牙池、连理树、开心亭、卧佛、罗汉坡、露天观音、狮山驿站等景点,种植桃花、樱花、杜鹃花等花草苗木。完成马拉松步道和自行车赛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在道路两旁增设防护栏以及观光亭等配套设施。建设石狮格至观音山公园台阶扶手;开通至后狮尖的道路1公里,今年拟在山顶建设观景台。将山城小学旧校址改造为民宿,为香客和游客提供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
山城村干部群众一条心,努力创建“宜居山城”­: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多方筹集资金,硬化“十八窟”的角落道路共计30公里,全村道路硬化率达95%。开通连接省道206、通往安溪的交通要道,促进山城的对外交流与发展。村主干道安全设施建设完善,主干道安装90支路灯,村民外出安全更有保障。
二是教育事业有发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注重培养新时代人才,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学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学校,山城小学先后获得南安市“安全教育和管理标准化”二级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市“3a级平安校园”等荣誉。
三是民生保障有落实。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消毒、净化饮水池2座,铺设全村自来水管网,帮助群众解决吃水紧张问题;建设80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每年为村财增收8万元左右;建设50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平整硬化村活动广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在公共场所、主干道路口增设监控摄像头48个,强化社会治安环境。2017年山城村被评为南安市和谐村,村民村集体均有受益。
四是扶贫攻坚有成效。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在进村入户、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7户19人精准扶贫户、19户55人边缘贫困户因地制宜、一户多策进行精准扶贫。至2017年,已实现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五是基层治理有提升。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成立村、村组二级网格化小组,布局山城网格化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实现基层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准化。
如今,山城老区人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日子越过越红火。
(南安市老促会 叶青 吴培希 黄世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