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
4月13日,广东省阳江市老促会第一副会长关则敬,阳春市老促会会长叶均盛、常务副会长黄昌明,到阳春市春城街道蟠龙村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调研,分别深入位于蟠龙村刘屋咀自然村的“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成立旧址”、位于大滑村的“中共阳春县委成立遗址”、位于鹊垌村的“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遗址”和“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中共阳春县委、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纪念园”了解情况。
叶均盛向关则敬介绍:蟠龙村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中共阳春县委,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均在蟠龙村先后成立,在蟠龙观音山还设立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站,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谭植、薛贻普、罗光、钟景宏等六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特别是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成立后,蟠龙村成为广南地区解放战争时期的指挥中枢,被人们称为广南地区“小延安”。2015年,阳春市委、市人民政府为铭记光辉历史,纪念粤中区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投入270万元在蟠龙兴建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的“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中共阳春县委、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纪念园”,并于2017年8月1日正式开园,是阳江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
关则敬指出:蟠龙是抗日革命老区,有众多的红色革命遗(旧)址。革命遗(旧)址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开发利用好革命遗址,无论是对于继承和弘扬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培育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对于建设和巩固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遗(旧)址的修复和重建工作,要结合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蟠龙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努力把革命遗址修复重建工作与红色旅游、农业旅游有机结合。让人们在革命老区缅怀我们党的光辉历史的同时,亲身感受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阳春市老促会 黄国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