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近日,广东省湛江市老促会名誉会长赵平、湛江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周兴平带领湛江市老促会人员、湛江市老促会理事单位人员、湛江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人员和湛江市各县(市、区)老促会人员共79人赴茂名高州市分界鎮杏花村及根子镇桥头村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乡村振兴发展工作。茂名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汉、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石玉环等陪同参观考察。
图为高州市分界镇杏花村全国最大鳄鱼养殖场
湛江市考察学习团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了解到,高州市分界鎮杏花村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是茂名市乡村振兴精彩100里高州段西线的源头,是首批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是国家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全国最大鳄鱼养殖场所在地。杏花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有陈济棠旧居、民国炮楼、知青农场、储良母树公园、飞马河生态碧道等。去年来,该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把握乡村振兴示范线路打造的利好政策,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特色精品村建设,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成效显著,把杏花村打造成“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
图为高州市根子镇桥头村美丽景观风貌
桥头村是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辖下的自然村,毗邻红荔阁、根子河。该村注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号召全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做到八带头,争当八先锋。打造党建+乡村振兴示范点,沿途植入党建元素,建设党建综合示范点——桥头党小组服务站,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目前,桥头村因地制宜地打造宜居宜游宜乐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已建成环村沥清水泥路、村道亮化、农耕广场、12级过滤的村级水质净化池、公厕、垃圾分类收集点,自来水安装到户,并先后建成两条登山步道和两个停车广场、独具风情的沿河碧道及望仙亭、河滩公园、滨河广场等景观景点。桥头村在茂名市县域经济PK中获得第一名,作为2019年全国农民合作社现场会、2020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的主要参观点,被评为“茂名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示范村”。桥头村在“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网络投票环节中,以超210万票高居榜首。该村还入选首批广东省2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之一,已接通茂名市首条旅游公交专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3A旅游景区,4A旅游景区正在创建中。
图为湛江市老促会考察团赴高州分界镇杏花村参观学习
图为湛江市老促会考察团赴高州根子镇桥头村参观学习
湛江市老促会考察学习团通过对高州市分界镇杏花村和根子镇桥头村实地参观考察认为,高州市这两个乡村能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高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有五点可行做法和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聚焦“三大主线”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高州杏花村和桥头村能聚焦支部建设主线,通过开展对党支部整顿和结对帮扶活动,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群雁高飞看头雁。该村能聚焦“头雁”队伍主线,优化调整“头雁”队伍。通过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引导有情怀、有能力、有文化、有口碑的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双带”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还加强“头雁”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激发队伍活力。在此基础上,该村更聚焦基础保障主线,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注重“问绩问效”责任传导,建立健全书记抓责任体系;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逐步加强村党建阵地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打实了组织基础。
二、抓实“三大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高州杏花村和桥头村注重抓实“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村党支部牵头,把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村干部做好服务官,推动农村土地规模流转,与企业、合作社对接,发展乡村产业、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联结带动农户脱贫致富。该村还抓实“党建+产业、就业、消费扶贫”模式,通过打造“三路”(支部领路、党员带路、产业开路)党建引领精准扶贫,该村分别建成产业扶贫基地3个,为全村产业扶贫基地及村民增收致富贡献力量。该村正深入探索实践“联村党建”+“智慧党建”模式,以党建引领,推动联村联建联治。该模式的实际采用,有效实现党建引领,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使村党组织焕发了新活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三、发挥“三大作用”强化乡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需要培养有思想、有闯劲、能持久的本土人才。高州杏花村和桥头村致力发挥乡土人才基地的辐射作用,结合乡村农业特色产业布局,为乡土人才搭建平台。通过建成人才驿站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加快智慧乡村平台建设,探索乡村人才振兴新模式,为乡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提供智力支持。该村还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领富作用,由党员、致富带头人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在种养、加工、品牌、销售等环节实现抱团发展,走高端水果供应之路。驿站内通过培育农村电商、网红,为乡村振兴孵化“新三农”人才。该村积极发挥外出乡贤的带动作用,让回乡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发展动力,以乡情为纽带,大力实施乡贤反哺工程,感召众多外出知名乡贤积极参与家乡农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文化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推动外地商会主办或协办乡村荔枝、龙眼文化节和丰收节等活动,孵化优质农业品牌及企业,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飞跃发展。
四、实施“三大行动”建设宜居宜业乡村。走进高州市根子镇桥头村,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呈现:村庄山环水绕、房屋白墙黛瓦、广场宽敞明亮、一河两岸生机蓬勃……该村通过实施美丽家园行动、美丽河湖行动及美丽线路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红色引领。该村通过坚持党群齐参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党员干部带头清拆、带头清洁、带头整治,创新开展“小三园”创建,现升级为“四小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经验在全广东省推广。还开展“巾帼评家园”“最美庭院评比”等活动,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该村全面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和“公厕革命”,依托荔乡景观大道、根子河碧道,统筹美丽乡村、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和国企参股等经营方式,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民宿建设、农房管控风貌提升等工作,促进了宜居宜业乡村振兴建设。
五、开展“三大活动”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在高州市分界镇杏花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乡风气息,目之所及,一步一景、一步一画。行走其中,美景、人文如杏花酒般醉人心头。而建成这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背后离不开杏花村“树、帮、兴”的三大文明乡风建设理念。高州杏花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乡村活动。融合党建元素,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题公园、善行义举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开展评选“文明村”“文明户”“好心人”等活动,推进“党建+办事不出村”政务服务,在村里直接办理高频业务,周到为村民群众服务。该村更坚持把“党建+司法惠民”平台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司法惠民活动,将法治服务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走出一条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有力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茂名市老促会 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