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初心不忘葆红色

——阳山县高陂老区重视红色文化建设小记

2021/09/26

  近年来,广东省阳山县黄坌镇高陂老区村十分重视红色文化建设。他们从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大局出发,对该老区红色纪念场馆、红色文化设施建设、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等作了统筹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建设,取得可喜成效,红色文化氛围明显提升,初步形成阳山一处很好的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长视察  肯定鼓励

  今年3月29日,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一行在清远市老促会会长谢土新、阳山县政府副县长杨坚强、县老促会会长陈章钦的陪同下,专程到高陂老区视察,察看了坚守高陂108天战斗纪念碑、纪念广场和黄坌革命历史纪念馆,听取了高陂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介绍和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陈会长一行听得认真,看得细致,并不时指出问题,提出看法。在座谈会上,陈会长对高陂老区的红色文化建设工作予以肯定与鼓励,同时,也对如何做好老区红色文化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陈会长要求,老区红色文化建设要尊重历史,工作要认真细致,纪念场馆布置要严谨、庄严壮观,突出地方特色,革命遗址切实加以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

陈开枝会长听取高陂红色文化建设规划介绍

  陈开枝会长听取黄坌革命历史讲解

  陈开枝会长、姚泽源常务副会长参观黄坌革命历史纪念馆

  陈开枝会长对旧纪念碑提出意见建议

  重建后的纪念碑

  瞻仰纪念碑

  改建扩建后的纪念碑和纪念广场一角

  改建扩建后的纪念碑和纪念广场一角

  位于坚守高陂108天战斗纪念广场傍的黄坌革命历史纪念馆

  深受鼓舞  加强建设

  陈会长专程视察指导,高陂老区村深受鼓舞,他们认真研究、采纳和落实陈会长的指导意见,积极改进老区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加快红色文化建设步伐,使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目前,一期工程——黄坌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坚守高陂108天战斗纪念碑、纪念广场改建扩建工程已完工。纪念馆为近200平方米的两层楼,馆内作了全新布置,全面反映了黄坌革命和发展历史;改建扩建的纪念广场面积比原来扩大两倍达到近千平方米,并铺设了花岗岩石地板,广场周边砌筑了花基,种植了翠绿柏树和多色花卉,纪念碑后面的背景墙为黄坌革命历史巨幅大理石浮雕,背景墙上“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大红钢字显得格外醒目。纪念碑和纪念广场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庄严壮观效果。据悉,按照规划,下步工程是在纪念广场背后小山建设红色文化公园,砌筑108级登山台阶并沿途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同时,修缮恢复原连江支队司令部旧址——高陂炮台等。二期的系列工程完成后,将与坚守高陂108天战斗纪念碑、纪念广场和黄坌革命历史纪念馆相呼应,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连支重地  值得纪念

  黄坌高陂老区位于阳山北部山区,是大东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门户,也是解放战争时期阳山武装部队和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的重要根据地和指挥中心。在这里发生的很多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是“高陂会师”。1948年6月,连江支队司令员冯光,政治委员周明率领飞雷队(连江支队一团)300多人,从广宁四雍出发,第二次挺进连(县)阳(山),沿途经清远、英德,打了不少胜仗。8月5日渡过小北江,通过三山,进入阳山县秤架乡五元坑、漏水坪,于8月16日到达黄坌乡高陂村,与阳山人民武装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从此,高陂也成了连江支队司令部驻地。1949年2月5日,西江部队火箭队(连江支队第二团)也到达高陂与阳山武装队伍会师,司令部指挥中心也设在该村的炮楼。这次会师,壮大了连阳地区革命队伍,开辟了连江流域对敌斗争战场,也直接参与了粤桂湘边的解放战争,为粤桂湘边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是“坚守高陂108天战斗”。由于高陂是阳山武装部队和连江支队的重要根据地和指挥中心,因此也就成为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重点。1949年8月13日到11月27日,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军队对高陂村发动疯狂围剿。阳山武工队和高陂民兵、群众在邻村各民兵中队支持下,奋力反击,坚守108天,抗击国民党军队数十次进攻,创造了歼敌60多人,民兵仅伤亡4人的光辉战绩,史称“坚守高陂108天战斗”。这次战斗是高陂英勇之战、胜利之战,也是值得后人缅怀和纪念的光荣之战。

  阳山黄坌高陂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后人不会忘记她的历史贡献,会永远地纪念她,也一定会弘扬她的革命精神,把老区红色血脉代代赓续下去!

  (阳山县老促会 李两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