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山西武乡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促进老区转型跨越发展

2012/04/18 作者:中共武乡县委书记 周涛

  近年来,山西武乡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武乡实际,确立了“文化兴县、旅游兴业、三产富民”的战略方针,把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有力地促进了老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武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武乡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太行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红色文化尤其是八路军文化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发展以八路军文化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一)老区优势。抗日战争时期,武乡是整个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从1937年11月开始,八路军总部机关曾五次进驻我县,先后驻扎536天,是转战太行期间驻扎时间最长的县;先后有8个旅、31个团在武乡战斗生活,朱德、彭德怀、杨尚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薄一波、左权、罗瑞卿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运筹帷幄,开国将领中5位元帅、5位大将、17位上将、48位中将、298位少将都曾在此战斗、工作和生活。期间,党领导抗日军民进行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抗战期间,英雄的武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粮、出兵、出干部,当时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了各种抗日救亡组织,有14600余人参加八路军,有2万多人为国捐躯,载入英名录的烈士达3200多名。八年抗战,武乡全民投身于抗战洪流中,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调往各地,仅从武乡调出的区级以上干部就达5400名。在1962年中央召开的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七千人大会”上,武乡籍的县委书记就有70多名。武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二)政治优势。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关注武乡老区,先后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武乡视察。1951年,毛主席派慰问团将“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亲笔题词送到武乡;1979年,邓小平亲自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题写馆名;2001年8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武乡视察,并题词“发扬老八路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2005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和王家峪总部旧址视察。2001年至今,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等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政治局委员亲临我县视察指导工作,这在全国各县尚属少有。

  (三)资源优势。武乡红色旅游、八路军文化全国闻名。这里有全国唯一一所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有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百团大战指挥部和砖壁旧址等革命遗址28处,馆藏国家级革命文物342件,是山西省革命文物重点县和文物管理重点县。2002年,我县被中国老促会命名为“中国老区资源开发县”;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核定为旅游资源大县;200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国100个经典景区中我县独占3个;2005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每年平均有60多万中外人士到武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了武乡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

  (四)区位优势。武乡处于邯郸、邢台、临汾、焦作、长治、太原的相对中心位置,与左权、黎城、襄垣、沁县、平遥、祁县、榆社毗邻,太长高速、208国道、榆黄公路、太焦铁路纵穿南北,武左地方铁路、南沁公路、邢汾高速横贯东西。特别是太长高速和邢汾高速使武乡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经太长高速到太原和长治机场分别只需70和50分钟。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和举措

  文化旅游共生共融,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而广为传播,旅游因文化而更富魅力。文化旅游产业最终目的是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实现富民。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已经将我县《太行山》大型实景剧列为全省的三大精品演艺项目之一;在山西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武乡被列为全省5个旅游目的地、5个休闲度假区之一,红色武乡列为全省重点塑造的5大重点目的地品牌之一,武乡红色旅游目的地被列为全省11个精品旅游项目之一。

  2010年以来,我们按照山西省委袁纯清书记“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推出一批影响大、叫得响、水平高的文化产品,重点抓一批体现山西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景点和项目,学习和借鉴深圳华侨城等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的服务层次”的要求,逐步完善并确立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本思路:以弘扬太行精神和传承八路军文化为主线,以打造全国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基本思路,按照文化兴县、旅游兴业、三产富民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著名的革命圣地优势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坚持文化带动、旅游拉动、品牌支撑,大力培育八路军抗战历史缅怀、八路军游击战法体验、八路军文化精品演艺、八路军系列纪念品开发等文化品牌,全方位建设全国最大的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全国著名革命圣地,发挥“形象品牌”聚集作用,带动文化创意、动漫开发、影视制作、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真正走出一条革命老区转型发展的崭新路子。

王家峪总部旧址

  围绕这一思路,我们启动开展了“文化繁荣年”系列活动,举办了全国首届八路军文化研讨会、红歌大赛、抗日民歌大赛、八路军在武乡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先后在太长高速武乡段两侧护坡及其出口实施了八路军文化长廊工程,在全县公路沿途创作了抗日英雄故事墙、八路军文化墙等雕塑、版画,营造“举步皆是八路军文化、处处展现武乡特色”的浓厚氛围;打出一套“文化组合拳”:投资3亿元牵手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武乡县红星杨旅游开发公司,借鉴华侨城集团的开发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共同开发建设经营八路军文化园和游击战体验园,“两园”是以弘扬八路军文化精髓为宗旨的新一代红色旅游景区,全国唯一的互动参与式红色游乐主题公园;投资1.5亿元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执导打造全国反映八路军革命历史的第一部实景剧《太行山》;邀请中央电视台举行《激情广场》“太行颂,武乡情”爱国歌曲大家唱专场演出;2011年8月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其中《太行山》实景演出是武乡县打造八路军文化产业的品牌项目,填补了山西尚未有大型实景演出的空白,大大提升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影响力和太行精神的感染力。随着一系列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与运行,武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革命资源受到商家青睐,引进国联国盛(北京)投资25亿元实施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项目、联合国际能源集团投资18亿元实施旅游景区开发项目,投资1.5亿元兴建了八路军文化产业配套工程太行五星级花园酒店。同时,开发旅游纪念品、民间手工艺品、地方土特产等40多个品种。

  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市场分析。2011年接待游客165.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完成11.6亿元。旅游客源市场地域构成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占游客总量的80%,省外占20%。省委袁纯清书记在我县调研时针对我县红色旅游发展,提出“立足山西、辐射周边、影响全国”的“三部曲”基本定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做好市场培育及拓展:一方面,要巩固已有客源市场群,即以武乡县为圆心,立足半径300km之内的城市客源群,主要包括太原、长治、晋城、临汾、运城、晋中、阳泉、忻州、吕梁等山西省内城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四大客源市场板块,一是经济发达与红色旅游有深厚渊源的以北京、天津为首的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邯郸、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洛阳、开封、三门峡、西安、咸阳、延安等省外城市;二是与旅游区之间地缘接近、交通便利、文脉相通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关中、陕北等地区城市;三是与武乡具有相同“红色历史情结”的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革命根据地;四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居民出游率高、求新求异观念强、对旅游产品的创新性要求较高的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珠海等。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武乡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其需求。

  (二)前景预测。目前,我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既有历史的遗存,又有历史过程和战斗生活场景的再现,还有以现代剧幕形式进行创造表现”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计划用3—5年时间,把武乡老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文化旅游产业将真正成为我县的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武乡老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政治社会效应方面,通过打响叫亮八路军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填补八路军文化研究的历史空白,丰富山西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山西的文化品牌,而且将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具吸引力和最具生命力的精品品牌。武乡将成为一个集八路军抗战历史缅怀、八路军军史研究、八路军文化再现、八路军战法体验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精典汇集区,吸引国际国内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这里接受精神洗礼。经济收益方面,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形式多样,不仅可带动第三产业,也可带动工业、农业等诸多产业,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其它产业增加4.3元。旅游是最终消费、多层次消费、可持续消费,消费可拉动内需。旅游业可提供大量的社会就业,从业人员每增加1人,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同时可促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十二五”末,我们预计年接待游客将达到300—500万人次,按照留住游客两天、每人每次消费500元测算,如果300万人年可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则带动其它相关产业收入60亿元;如果500万人年可实现综合收入25亿元,则带动其它相关产业收入10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将是十分可观的。

百团大战指挥部砖壁旧址

  做强做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效益“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县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们的革命老区品牌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相比,在知名度、吸引力和故事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起步较晚,景点景区的集中度不高,在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加之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财力投入上还很有限。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袁纯清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力推进,真正把这项朝阳产业做大做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