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罗定市“三化”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020/12/01 作者:童善友

  罗定市是广东重要粮食主产区,是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四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今年以来,该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基础,走特色化、品牌化、数字化的发展路子,全力推进粮食稳产增收。目前,全市有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18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5个、有机认证产品11个;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1.35亿元,增长7%,保持高速发展。

  一、加快园区建设实现产业特色化。建设农产品交易博览中心、罗定肉桂产业园、丝苗米初精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集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四位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人文历史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稻米、南药(肉桂)、罗竹、大豆、蔬菜、养殖等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63.35亿元,增长6.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35亿元,增长7%。稻米种植面积达55.09万亩,带动20万多户农户实现稻谷产值超10亿元、稻米加工产值达9亿多元。形成7个竹蒸笼加工专业村、4条加工专业街,带动7个镇街2万多名农户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多元。

  二、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产品品牌化。制定《罗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工作方案》,完善乡村产业标准体系,在资源要素、土地流转、产村融合等方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紧密合作,推动乡村产业由分散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区域公用品牌4个,省级农业名牌产品14个,省十大名牌4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2家,家庭农场62家,其中云浮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今年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业专业合作社53家,家庭农场24家。

  三、探索智慧乡村实现营销数字化。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省级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开展助农直播基地和直播村建设,统筹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发展乡村数字产业。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达成建设罗定市智慧农业数据中台协议,建设罗定市农业产业生产、加工、物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建成县级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中心1个,镇、村两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223个,搭建了265个益农信息社与农村电商站点融为一体的产销对接平台,今年以来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110多次,累计观看超1.5亿次,各类平台完成交易3500多万元。

  (罗定市老促会 范国才 曾伟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