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始兴县乡村建设已展开美丽的时代画卷

2021/03/30

  当你踏入广东省始兴革命老区的红色热土,处处显现着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二十五万老区儿女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的一幅时代壮美的画卷。美丽的始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环境以“河畅、湖清、天蓝、岸绿、景美”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创文以来,始兴成绩斐然,多次被国务院翻牌,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

  生态功能不断提挡升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始兴最大的优势,生态宜居成为人民最为期盼的绿色福祉。党的十九大再一次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集结号”。县委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高标准把始兴建设成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筑牢始兴生态屏障。近几年来,始兴县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斐然,分别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小城、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始兴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蓝天工程、清水工程、绿地工程,推动生态建设提档升级。实施蓝天工程,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计划,建成空气自动化监测站,加大燃煤设施污染防治力度,整治建筑工地粉尘污染和沿路渣土抛撒等现象,集中整治黑砖厂等涉及环境污染的源头产业源。提标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展村级分散式污水处理和水冲式厕所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泾河源镇污水处理厂,加强泾河流域污染防治。并实施沿路、沿河生态建设,实施高速公路、国道323线大绿化工程,建设旅游观光绿色专线,打造绿色走廊。

  现在,始兴县摆脱传统种植模式,借助生态县的招牌,布局优质稻基地、食用菌基地、油茶基地、茶叶基地等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带,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并确立了“生态、低碳、循环、高效”的发展主线,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速度,着力构筑医药、水电、矿泉水、米粉等优势产业为支柱的新型工业体系,重点打造天然矿泉水为主的绿色转型,发展以生态为基础,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同时,依托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古镇文化、自然风光优势,把绿色环保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景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生态始兴。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乡镇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生态考核“实名通报”、环保重大事故“一票否决”、生态危害“严格问责”等一系列考核制度。近年来,开发和升级了车八岭景区、铜钟寨、南石岩、张九龄故居、小九寨、凉伞岩、北山古道……,因山美、水清、空气清新,来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成功的实践证明,始兴生态建设的理念是超前的,与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思路相一致。

  路桥的变化令人咋舌

  乡村道路建设事关广大市民和农村群众出行权益,事关广大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事关城乡市场一体化步伐,事关社会资源的公平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事关新农村的全面实现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县委、县政府落实战略部署,真抓实干以勤政惠民为重要抓手。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始兴构筑高等级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而且通过扎实开展“美丽始兴”活动和大力推进“千村公路畅通工程”,乡村公路建设取得骄人成绩,95%的建制村已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在一些乡村道路建设比较好的乡镇村屯,均发生三大变化:首先,路修好了、变宽了,居民出行更频繁、更活跃了;有摩托车、面包车、小轿车的村民越来越多,各种用途的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纷纷出现。

  创文前,我走过不少乡村的路,有许多路不平坦,而且又泥泞。因为那时乡村的每条路还都是土路,每到雨天,无论大人小孩,无论上学还是出门办事,鞋上裤子上都会沾满泥巴,因此最盼望的就是希望乡村也能有平坦的水泥硬化路。印象中,以前的路也没有什么斑马线、隔离带、减速带;没有长长的双黄实线,及两旁的雪白的虚线和箭头指示的前行或转弯的路标,而且多为一车道或二车道,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城区每条路的车流量都很大,交通安全也成了人们最迫切的需求。近年来,由县政府统筹,对路开始加宽、加高、修直,狭窄泥泞、高低不平的县道、乡道已经是遥远的记忆。城镇的道路多三车道或四车道,当你驾车奔跑在新修建的道路上,看见路上的斑马线、隔离带、减速带、雪白的虚线和箭头指示线,有时会产生错觉自己已置身在某大城市。乡间的每条路在硬化的同时都更加注重了绿化、亮化、人性化。花坛里和绿化带种有乔木紫荆、落雨杉、紫薇、云松、白玉兰、香樟、石榴等观赏树种交替而种。树下人行道上有盲人道,绿化带旁边还设有供人们休憩的石凳、木凳、长椅等,不仅给人们休闲创造了良好环境,让家乡的生态得以极大改善。随着创文建设的深入开展,始兴的城市框架也越拉越大,道路也越来越宽越来越多,一些断头路也逐渐被打通。同时,在创文中,也特别重视乡道的升级改造。对乡道的每条路在硬化的同时都更加注重了绿化、亮化、人性化。实现了“村村有道,社社有路”。我是始兴土生土长的,工作和生活在始兴,我目睹了始兴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也见证了始兴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你目睹一弯墨江河之水穿城而过,似乎不经意间将千年古郡,分隔成一幅幅绝美的画卷。漫步如今的始兴县城,一半徜徉在千年的历史中,一半遨游在现代的梦幻里。在此,令我不得不提的是桥的变化,昔日的始兴,只有一座墨江大桥,随着车流量日益增加,交通事故频发,不是拖拉机撞坏桥栏车头朝河里栽,就是卡车撞断栏杆掉进河里,加上建造的年代已有30年之久,已承受不起车流造成的负荷。在县委倡导的“压力再大,也要保民生,财力再紧,也不能亏民生”的人民至上的理念指引下,近年来,先后在县城的墨江建起了天元大桥、兴隆大桥、山水大桥、金润大桥。自从桥梁的不断建设和开通,不但把始兴的经济推向高潮,而且改变了过桥因拥堵造成的路怒、汽笛嘶鸣的不文明的交通落后面貌。每当夜幕降临,桥上霎时间亮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整个始兴城便成了灯的海洋,星的世界,而这五座桥始兴的墨江河上争奇斗艳,可谓是出尽了风头。站在桥上欣赏四周的美景,雄伟的五座大桥与全县美景揉和在一起,那鳞比简直就是一种享爱。它们静静地坐落在河面上,给这个城市增添了各种光彩,也成了城市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扮靓了始兴城。在朦胧的夜色中,好似一条大彩龙横跨大河,构成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水墨画,以它们独特的坚韧为我们展现着始兴地标旖旎的风光。

  县城多条主干道“白改黑”助力乡村建设

  为了推进全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按照 “为民、惠民、利民”理念,始兴县自2017年9月起,进行“白改黑”道路升级改造,首先在县城主要干道全力实施道路“白改黑”工程。主要包括县城兴平路、丹凤路、墨江桥北路、红旗路和北门路,五段道路总长8.08公里。红旗大道是县城的主要干道,车流量大,日积月累,路面出现不同程度损坏,为给市民一个良好的通行环境,县城管委市政管养公司组织工作人员日夜赶工,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的通行,县城管委市政管养公司利用夜晚时间永安大道等主干道路面进行修建,历时三个月完工,沥青摊铺面积约几千平方米,极大提升了县城几条主干道的路面环境。道路改造后平坦美观,来往车辆产生的噪音大幅降低,赢得了附近居民的点赞。

  墨江南岸湿地公园成打卡地标

  对于春天,人们总是有那么多的美好憧憬,也从来不会吝惜赞美之词: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五彩斑斓、争芳斗艳。墨江南岸湿地公园以“杜鹃花堤”即原防洪堤作为贯通全区的绿道分为南北两岸,北岸有“杉竹江滩”湿地科普区、“南岭奇珍”珍稀动物科普区两区;南岸有“樟香绿林”市树展示区。在墨江河畔湿地公园内看到,墨江河碧波荡漾,波光粼粼。亲水栈道、休闲凉亭、健身步道,镶嵌其间。桃花、油菜花,一团团、一簇簇,或点缀枝头、或成片绽放。还有那巨大的大风车,让你感到进入了美丽的水乡。徜徉其中,闻着春天的花香之味、寻着春天的味、展望着春天的希望。如诗如画的意境令游人美不胜收,流连忘返。墨江南岸湿地公园,已成为始兴最美小城的打卡地标,为市民游客增加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始兴湿地公园位于墨江南岸,湿地公园以“杜鹃花堤”即原防洪堤作为贯通全区的绿道分为南北两岸,北岸有“杉竹江滩”湿地科普区、“南岭奇珍”珍稀动物科普区两区;南岸有“樟香绿林”市树展示区、“丹枫银杏”粤北秋色区两区。

  旧貌换新颜居民幸福指数提升

  在人们富裕起来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先导,不断扩大集镇规模,提升居住品位。同时,推出集中新建、合并改造、原地整治、撤除撤并等村庄改造。确定了地域特色型、产业带动型、新村建设型、整村改造型等建设类型,加大旧村改造和危旧房新建力度,推行新村建设型和旧村整治型模式。结合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打造高标准农村居住区。让落后地区的农民也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新建区文化室下棋、打牌已成为村民们追捧的“新时尚”。许多原来对拆迁不理解的村民,对拆迁后带来的巨大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过去这个村穷,大伙哪敢想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就拿现在这个文化广场来说,过去这里是个垃圾堆,别提有多脏了,现在改造成了广场。现在咱们不仅住进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还有有了活动、健身的地方。加上现在的“三农”政策助民富,过的生活比蜜甜。

  建设主题广场,将九龄广场现有草坪、文化长廊等设施资源,以“张九龄诗词文化”为主题,通过运用石刻、雕塑、壁画等多种工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去,充分展示张九龄生平励志故事、创作的名诗名词等,传承古之文明。

  今年八月,对于九龄公园、墨江市场、城东市场的升级改造,在一个月内完成,市民明显感到这些场所的空气变好、地方变大、视野更加广阔。在公园跳舞的市民感慨:“在公园这么好的环境娱乐,真是一种享受,所以我们也很珍惜这么好的绿色环境,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巧绘实施“民生蓝图”天越来越蓝

  近年来,始兴人民以坚强的决心和定力,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而不懈奋斗。多措并举推动城市大气质量持续好转。首先,突出科学治霾,提升精准水平,把加大能源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污染企业搬迁升级,持续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其次,突出协同治霾,把压力传导到乡、镇、村,推进市县联防联控、治标治本并举。健全完善大气和河流污染的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治理突出的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显著。城区绿化美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形成城区见蓝天、处处有绿地的良好景观。最后,突出铁腕治霾,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环保执法监管体系,坚决惩处污染环境行为,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因上述的民生至上新举措,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大提升宜居、宜业指数。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房企进入新始兴进行开发,众多高品质楼盘吸引了大量省内外购房者的关注,新始兴也成了他们置业成的主要选择。据了解,以碧桂园、天元、美景为先行者的品牌开发商入驻始兴后,不仅为始兴带来了体验式公园居家生活方式,还为新都建设“生态城市示范区”做出了成功样本。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餐饮、消费、学校、商业等于一体的公园已经完美呈现。

  惠民升级保障网越织越密

  近年来 始兴已完成城乡医保整合,农村居民报销用药范围大幅提高。解决了基层就医药品可选范围小的问题,大大缩小实际医疗费发生额与报销额的差距,参保人员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截至目前,农合参保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为居民健康、保障基本医疗、解决因病致贫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的深入推进,始兴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走在道墟的街头,随处可见着装时尚笑容可掬的人们,在乡道来回奔跑的汽车司空见惯,如今的始兴人真可谓生活富足,精神潇洒。他们住楼房,打电脑,骑摩托,玩手机,看新闻,阅报刊,讲究生活质量,办厂讲环保,生产讲节能,产品讲质量,常常上网搞经商,电话里头谈生意,轻轻松松财源滚滚来。家境富裕了,漂亮的楼房盖起来了,过去只有城里人享用的家具、家电,乡下的人们也用得得心应手,农民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舒坦滋润的好日子。着力推动被征地农民参保、老年人生活补助、新农医等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参保率达95%以上,为居民健康、保障基本医疗、解决因病致贫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和谐。另外,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整治力度,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始兴地脉通天,人杰地灵,灵秀山水,纤丽风格,翠山碧林,空气清新,山泉清澈纯净,薄雾缥缈,真是一幅山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墨丹青。确实,无论是本地的小伙伴,还是在外打拼的乡亲们,都会感到这六年来始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县委书记黄建华出席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会”,并代表始兴县领取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荣誉牌匾,这代表始兴县“创文”成功。

  魅力始兴,将在十九大后新的历史阶段,发展势头更劲,现代风华更盛,并承载着二十五万人民的期待,朝着新定位、新目标扬帆起航!

  (刘晓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