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4月1日,细雨霏霏,湖北省黄梅县下新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各行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集体来到宛希俨、宛希先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蓝,肃立默哀,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烈士身前革命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
图为黄梅县下新镇党员干部在烈士塔前接受聆听烈士事迹讲解
图为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宛希先烈士宣传展版
讲解员详细讲解宛希先烈士的革命事迹。
宛希先,黄梅县下新镇宛大屋人。1906年出生于黄梅县一个普通店员家庭,学生时代受黄梅地下党组织和兄长宛希俨进步思想影响,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担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后,随警卫团离武汉乘船东下,去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后因大雾阻隔,未赶上此次起义时间,奉命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党代表。从此,他跟随毛泽东,为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部队减员较大,剩下不到1000人。为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毛泽东在三湾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实行军队内的民主制度,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第二天,在永新县三湾村村前一块收割后的稻田里,集合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队伍。身材高大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健步登上临时搭起的木板台,向大家宣布前委关于改编部队的决定。针对当时战士思想波动大,有些人想离队回家实际情况,毛泽东发表鼓舞人心讲话:“我们干革命,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芬苦大众得解放,此行前去,山高路长,任重道远,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有愿意跟我走的,请站到左边来,我热烈欢迎;有愿意回家的,请站到右边去,我热烈欢送,并发给路费。”毛泽东的话刚讲完,宛希先首先举起手中武器,以洪亮的声音喊道:“我坚决跟着毛委员打天下,坚决革命到底!”第一个站到左边,接着张子清、曾士峨、伍仲豪、罗荣恒、何长工等也站到左边。在这紧要关头,宛希先等人给了毛泽巨大支持,有效稳定了队伍。
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宛希先一直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起义后不久的文家市仁里中学的前委扩大会议上,他同总指挥卢德铭等人坚决赞同毛泽东的意见,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否定了师长余洒度顽固坚持的“直取浏阳,攻打长沙”的错误主张。在三湾改编前,他协助毛泽东了解和分析部队的思想动态,讨论和制定方案,带领第一营的干部战士拥护前委改编部队的决定。在宛希先的带动下,在响亮的“坚决革命到底”的口号声中,一大批战士争先恐后地站到队伍前面,表示要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有些原打算回家的战士,也纷纷表示愿意留下。只有少数人离开了部队。毛泽东看着眼前这些坚强的战士,激动得点头连声称好。
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10月21日,茶陵县城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杀喊声。宛希先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一营三、四连攻占了茶陵县城。茶陵的衙门长官、豪绅地主望风而逃。工农革命军抄了县署,砸开了警察局和监狱,救出了被关押的农民运动骨干80多人。
为了巩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决定由担任团政治部主任的宛希先和团长陈皓一起,带领部队第二次攻打茶陵,并指示攻下县城以后迅速建立工农兵政权。11月16日部队向茶陵进发,17日扫清了茶陵县城外围之敌,18日开始攻城。宛希先挑选了一批精干战土,化装成卖柴卖菜的老百姓潜人城内,摸掉了守城门的敌哨兵,指挥主力发起猛攻,里应外合很快攻占了茶陵县城。
1928年3月,江西军阀朱培德部向九陇山大举进攻。宛希先集训共产党员和赤卫队员,宣讲毛泽东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他用通俗语言,总结出游击战术的20字要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绕,绕不赢就钻。”
3月中旬的一天,九陇山区枪声大作,永新县敌保安团500多兵力攻九陇山,宛希先指挥赤卫队从容迎敌,按游击战术的要诀与敌周旋,诱敌深人,然后在九陇山腹地设置伏击圈,打了一个伏击战,歼敌200余人,余敌狼狈逃窜。九陇山根据地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有力屏障。
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湖南农军一部来到井冈山,与井冈山的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3个师,宛希先担任第十师党代表,第十师师长由军长朱德兼任。
同年5月20日,湘赣边界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毛泽东主持这次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边界第一届特委会。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宛希先等19人为特委委员,毛泽东、宛希先、刘真、谭震林、谢桂标5人为常务委员,毛泽东为书记,宛希先负责组织工作。
1928年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毛泽东、宛希先等人与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宛希先理直气壮地和杜修经辩论。毛泽东后来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高度赞扬宛希先“力持异义”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1929年1月,为了粉碎敌军对井冈山地区“围剿”,扩大根据地和工农红军,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二十八团和三十一团向赣南闽西进军,留下红四军三十二团和红五军四、五纵队守卫井冈山,由宛希先协助彭德怀,继续坚持斗争。
1月30日,敌军攻下了黄洋界,夺得八面山。彭德怀指挥部队掩护数百名伤病员突出重围,转战赣南。接着,敌军以4个团的兵力,向九陇山发起围攻。防守九陇山的是永新、宁冈、茶陵三个县的赤卫队。宛希先和刘作述等指挥赤卫队与敌军对峙了三天三夜。敌我力量悬殊,宛希先决定由刘作述等领导各县赤卫队,冒着大雨突出重围。他自己带领一部分机关人员,在深山与敌军周旋。时值数九寒冬,大雪封山,忍冻受饿,历尽千辛万苦。
2月中旬,正是边界斗争最困难的时期,宛希先从深山出来后,主动主持召开了永新、宁冈、茶陵三县县委联席会,组成了湘赣边界临时特委,以宛希先、刘真和朱昌偕为常委。临时特委成立的当天晚上,宛希先组织人赶写了号召群众坚持斗争的布告,第二天派人贴到山下去。革命群众看到布告,知道特委尚在,备受鼓舞。敌人非常惶恐,
1929年冬,湘赣边界的士客籍矛盾加剧,永新县委负责人刘真娶了大土豪劣绅龙庆楼的妹妹为妻。结婚期间,适逢边界特委有事。边界特委巡视员宛希先几次派人通知刘真回来开会,刘真未从命。于是混人革命队伍的坏人造遥说,龙家女子是内奸,想利用刘真的关系打进来破坏革命,将刘真的妻子枪杀了。后来,刘真在去南昌开会途中被龙庆楼抓住杀害。有人又趁机造遥放风,诬刘真惨死的主因出自宛希先。永新县一班人信以为真,组织永新县赤卫队向宛希先兴师问罪。此时,宛希先正在九陇山工作,被永新县赤卫队于1930年2月在三湾乡大湾村的河滩上错杀。1945年中共“七大”期间,经毛泽东提出给宛希先平反,恢复名誉。毛泽东十分怀念这位志同道合的助手和战友,当时拉着何长工的手,满怀深情地说:“长工,还记得宛希先吗?希先是个好同志呀!”
建国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茶陵县历史陈列馆、黄梅县烈士纪念馆都将宛希先的英雄事迹陈列展出。
宛希先烈士墓
参加这次活动党员干部认真聆听烈士的革命故事。按照下新镇党委政府安排,实地学习下新镇革命烈士宛希俨、宛希先、洪超的革命事迹,“清廉第一”明代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大臣帅承瀛等名人的清廉故事,让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红廉文化教育。
(黄梅县老促会 蔡桂茂 石旭光 袁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