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闽西南三年游击战陈列馆正式开馆

2021/07/13

  日前,位于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贵竹村的闽西南三年游击战陈列馆已正式开馆。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在以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组成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红军和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运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在闽西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闽西南地区成为著名的南方8省15块游击区的最主要区域之一。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是革命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后,在国民党的疯狂报复和“清剿”中进行自卫求生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的辉煌昭亮,为中国革命和民族精神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被毛泽东赞扬为“伟大的胜利”。

  蛟洋镇贵竹村地处上杭县第二高峰双髻山西北脚下,辖贵竹、朗星2个自然村,是省级革命基点村,素有“双髻山红色驿站”的美誉。村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存有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旧址“通宝寺”,红军游击队接头旧址“妈祖庙”,红军游击队战斗旧址“杀人岽”以及风景秀丽的双髻山。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简载文、方方、谢育才、邱金声、伍洪祥、廖海涛、张思垣、黄火星、蓝荣玉、陈茂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是三年游击战时期红军游击队活动的核心区域,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该馆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3平方米,从奠基长征的重要堡垒、星火燎原的实践典范、国共合作的光辉篇章、红旗不倒的革命支点等四个维度生动再现了闽西南三年游击战的艰辛历程和精神丰碑。闽西南三年游击战陈列馆,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学习场所。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英雄儿女,在超过人类生存极限的条件下抛头颅、洒热血。三年的坚持,九死一生,没有退缩,只有斗争,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播撒下革命的火种,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恢弘壮丽的革命史诗,缔造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红色历史,是闽西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其精其髓,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立足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让红色精神在闽西大地上永放光芒,用红色革命精神凝聚更大的发展力量,奋发进取,砥砺前行。

  (龚祖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