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地处大别山腹地核心毕昇故里、革命老区的湖北省英山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和强大精神动力。
英山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革命史,英山大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英山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革命战争时期,英山人民发扬“百折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为民族独立解放,作出了重大牺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山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老区精神,战天斗地改山河,为新中国的成长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时期,英山人民发扬“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奋力挣脱贫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艰苦探索。
这一“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恰恰就是千年毕昇优秀的文化传承之历史回归。这一切不仅是英山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历史精魂,同时,也是我们党优良革命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民族精神在一个地方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民族先人和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改造世界的动力源泉。
在今天,我们怎样弘扬毕升文化,发扬老区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英山的目标呢?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谋发展。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在为贫困落后山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个国家的兴盛发达,一个地方的繁荣富裕,不是靠某一个领导或靠某一届政府才能实现的,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民族复兴的凝聚力和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创造力。只有思想的解放,精神的升华,才有物质的创造。要振兴英山经济,彻底改变英山落后面貌,赶上时代发展的先进行列,全县上下,必须万众一心,继承“百折不挠,敢于斗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老区精神,弘扬千年毕昇“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
排除精神障碍,大刀阔斧,对别人动真格,也勇于对自己痛下手,从而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勇敢迎接挑战,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国家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惠及民生战略大调整的机遇,争取改善英山交通、环保、安居、文化、科技、医疗、生态文明建设等项目支持。加大英山对外开放的力度,拉动并促进山区经济的强劲、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发挥物质精神相互作用,文化强县促发展。
结合英山“五城同创”,加快英山“四县”建设。新的时期,新的开局,必须重新审视定位,将英山“四县”建设改为“文化强县,旅游活县;特色兴县,工业富县”。做大做强毕升文章,做好做活旅游文章,首抓毕昇文化、温泉开发,拉动战略性的大项目。从“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毕升精神中吸取力量源泉,敢字当头闯新路。打造毕昇名人品牌,实施文化强县。
一是以兴建毕昇陵园为抓手,将草盘地镇更名为毕昇镇,整合桃花冲,陶家河一镇、一区、一乡三地的人文山水资源,整体建设副县级的“毕昇故里名胜风景区”;二是争取文化扶贫项目,发挥名人效应,借力创建“毕昇文化出版社”,大力发展英山出版印刷业,形成出版印刷产业集群;三是搭建文化资源开发平台载体,以影视剧拍播映演先行突破,46集《毕昇传奇》电视剧,已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版权证书,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公示,相关传媒已有拍摄意向,对此,县委、县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主动出马对接,按相关程序申报立项;四是引进民间资本,兴建如毕昇活字印刷博物馆、大别山农耕文化博览馆、唐街宋镇影视城等系列以毕昇为主题的文化园区,以此为引擎发展英山文化产业,进而拉动英山的山水人文旅游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此,擦亮毕昇世界名人、中华伟人的金色品牌,激活其巨大无形资产之赋存,将其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促进英山经济的跨越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民心、顺民意;兴民主、崇法制;反贪腐、大力推行阳光行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修复“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重建“清正廉明”的行政关系,营造“政通人和”的社会体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精神面貌的更新;通过识人用人,促进社会事业的进步;通过招商引资,促进脱贫致富建小康。在推动经济建设“硬实力”发展的同时,牢牢把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抓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和物质上的飞跃,使贫困山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接受全球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在与国内外广泛的思想、文化、经济、技术交流中,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自我改造更新、自我升华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心打造经营好“毕昇故里、温泉名城,生态天堂、红色英山”品牌,塑造“美丽英山”的新形象。
三、进一步总结经验典型引路,凝聚人心快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必须打造诚信社会,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注重挖掘本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其先进经验。人的能力是最大的潜力,不注重这个潜力,乃至扑灭这个潜力,哪怕有再多的钱,也办不成事。珍视激发这个潜力,不向国家要钱也能办事,穷则思变成就大事。英山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英山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秉赋千年乡祖毕昇“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和企业家、私营老板,致富快的乡(镇)、村、组、户,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他们为英山的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巨大的付出。他们的经验,首先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排除精神障碍的经验。要把这方面的经验总结透,广泛宣传,使墙里开花内外香。充分发挥他们在解放思想,科技脱贫,更新观念,创业闯路,兴业致富方面的带头作用,激励全县人民为振兴英山经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家园美丽英山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进一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科学决策大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历史隶属频繁等诸多因素,致使英山失去了多次发展机遇,阻滞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四缺”,即:一是战略缺位。如全省建设重点在鄂西,黄冈重点又在红安麻城和沿江,英山地处鄂之东望洋兴叹;二是资金缺少。由于建设规划滞后,短期行为无长远,导致没有大的战略性项目引进;三是机遇缺失。诸如在农业学大寨时,英山的大型建设因人事变动而下马;四是资源缺损。少数地方人民群众自发、自觉、自主的开发建设,小敲小打,而破坏了整体资源;物质贫困是痛苦的,而精神的空虚,或生障碍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所做的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即是有,也不可能完全仿照。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实际,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自己走出一条道路来。我们能否以全新的观念,以新的价值观来评价我们自身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发扬光大我们党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百折不挠,敢于斗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英山老区精神和千年毕昇“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不仅要在经济改革方面走在前面,而且在思想文化上的变革方面也应有所建树,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将科学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只有这样才会从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才能够摆脱传统文化心理的桎梏造成的精神障碍,达到思想观念、思维意识上的飞跃,进而实现新的思想大解放,创新体制与机制,结合英山的“五城同创”,实事求是,科学决策,步上又快又好科学发展的健康之路。从而,举全县之力,大抓旅游,促大旅游;大抓招商,招大真商;大抓发展,兴大产业。动员一切力量,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全面建设美丽英山,使英山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红,业更旺,县更富,人更和,民更欢”。
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都期望“一分耕耘十分收获”,巴不得“不管耕耘只管收获”。作为党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各级领导者,在驾驭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喜悦胜利,陶醉成绩的时候,要看到自己事业隐伏着的致命短处,在痛苦失败的时候,要看到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我们的眼光才会显得明亮,思维才会深且远。设想和挫败的多次离合,物质和精神的不断互动,实践和理论的反复碰撞,最后量的增加,最终表现为质的突破,由此,我们为之奋斗的“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目标才会得以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为中华伟人毕昇的后裔,才无愧于天地赐予英山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无愧于英山无数的先人和英烈,无愧于英山的四十万父老乡亲,无愧于英山的后世千秋!
(湖北省英山县老促会:马民权、童曙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