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洪灵菲烈士:“左联”革命文学先驱

2022/06/06  浏览量:   作者:陶永庆  来源:中国老区网

洪灵菲烈士

洪灵菲烈士故居位于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红砂村。

韩江是潮汕揭地区人民的母亲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满怀豪情投身革命的潮州、汕头进步青年,从粤东韩江之滨奔赴中国革命文化运动中心的大上海,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先锋,洪灵菲等人便是其中的潮州青年代表。他们是一个时期潮州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不仅是潮州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洪灵菲(1902—1934),原名洪伦修,曾用名洪素佛、李铁郞、林曼青、林荫南等,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红砂村人,现代著名“左翼”作家,雨花台革命烈士。他不仅在“左联”潮籍众多作家中出类拔萃,文学成就最高,而且是“左联”创始人之一和“左联”最年轻的首届常委。

洪灵菲故居正面

洪灵菲在金中就读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和老师李春涛的熏陶,使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和吸收进步思想,从而逐渐萌生了对自由平等社会的向往。1922年,洪灵菲以甲等第六名的优异成绩从金山中学毕业,考上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西语系。这时,他遇到了共产党员、潮安老乡许甦魂,他与许甦魂一道,在广州组织领导“潮州旅穗学生革命同志会”(注:此时的潮州是指进潮汕揭三市),发动和组织青年学生参加革命活动。他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洪灵菲四处奔走,发动广大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1926年8月,洪灵菲大学毕业,参加了国民党中央海外部的工作,并担任《海外周刊》编辑。

1927年,上海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几天后,广东的国民党右派也公开叛变革命,为躲避国民党军警的搜捕,洪灵菲不得不东躲西藏,流离失所,曾在香港被拘捕,流落于新加坡栈房挨过饿,在泰国湄南河上到处漂泊,饱尝了辛酸苦楚,同时也更加增强他投身革命斗争的信心。

洪灵菲的小说《流亡三部曲》

1927年冬,洪灵菲到了上海,任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书记,同时参加了“太阳社”,并与杜国庠、戴平万等人组织了“我们社”,主编《我们》月刊,宣传革命文学。同年冬至1930年春,他写出了近200万字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流亡》《前线》《转变》这3部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全称为“流亡三部曲”,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930年2月,洪灵菲出席了对现代文学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12人集会,筹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与鲁迅、夏衍、钱杏邨、冯乃超、田汉、郑伯奇等7人被选为常务委员,组成了“左联”的领导核心,他是七常委中最年轻的常委,这期间,他为发展和壮大左翼文化运动不懈努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2年,洪灵菲任“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1933年,他任中共中央驻北平全权代表秘书处处长,同年7月,因叛徒出卖在北平被捕。在狱中他备受严刑拷打,但他表现出共产党员人的钢铁意志,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没有吐露出半句党的机密。1934年夏,他于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他短暂的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洪灵菲故居内部一角

洪灵菲故居于2020年成功入选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改陈布展后的洪灵菲故居,展陈面积1235平方米,分为十个展厅,以洪灵菲烈士生平和革命事迹为主线,充分运用VR展馆、触摸互动一体机等先进多媒体、数字化展示手段,再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们在这里聆听革命故事,追寻革命足迹,了解南粤“左联”文化、缅怀南粤“左联”英烈,重温我们红色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共同感受浓厚的家国情怀。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