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养殖路上,那些踔厉奋发的丽影

2022/11/07  浏览量:   作者:何明元 张露心  来源:中国老区网

四川省旺苍县,有这样一群人,一门心思从事牲畜养殖,艰难跋涉在创富路上。当我走近他们,深深为他们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恪守信用的思想品格、乐于助人的宽阔胸怀和诚挚朴实的感恩意识所感动。他们,就是新时期的职业农民,就是真真正正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创着山区农业的未来,丰富着人们的餐桌。尤其是那些丝毫不让须眉的巾帼,更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敬佩。她们,有的琴瑟和鸣,比翼齐飞;有的形单影只,孤雁翱翔。她们,有时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哭泣,醒来依旧英姿飒爽地走向养殖场,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她们,勇敢地面对生活,踔厉奋发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绘制出绚丽的人生画卷。

我赶上了好政策,遇到了好人

脱贫户唐锦秀用黑麦草喂牛。(摄影:王庭燕)

停车龙凤镇人民村四社,初见唐锦秀,她头戴黑色遮阳帽,手握红色笔记本,正要赶去村委会开会。唐锦秀现为村妇女主任、预备党员。她没想到我们来得这么早,随即请了假。问其丈夫唐明林,她说正割黑麦草。我们随她来到地里,密匝匝的黑麦草像一块块碧毯铺展在几溜坡地上。唐明林正挥镰收割、捆扎。随后,背起小山似的黑麦草,步履沉稳地走向牛圈。她抱起一捆黑麦草,膘肥体壮的肉牛纷纷站起来,渴求的目光投向她,此起彼伏的哞哞叫声飞出圈棚,飘向远方。她跟前的几头肉牛迫不及待地偏着脑袋,伸长舌头,撩起黑麦草,卷进嘴里,欢快地吃起来。

坐在她家沙发上,窗前方桌上搁着电脑,靠墙的木柜格子里,摆满了各种兽药。

谈起养牛经历,她拉开了话闸。因公公肺结核、陈旧性腰伤,婆婆腰椎间盘突出、食道癌,两个女儿读书,2014年她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旺苍县委宣传部对口帮扶人民村,联系畜牧局,为她争取了养牛项目。畜牧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实地考察,确定了项目,龙凤镇畜牧站帮助选址、设计,指导修建。2015年3月顺利建成,共投入8万余元。4月,她利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8000元、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产业发展周转金1万元,买回12头牛和草料。8月,畜牧局补助6万元。镇畜牧站不仅指导识牛、养牛方法,还传授治病技术,遇到疑难杂症,他们还请来专家钱易元诊治。夫妻俩养牛同时,还种植粮食、果树和中药材。年底,出栏架子牛12头,收入8万多元,又买入15头小牛,成为首批脱贫户。老公唐明林捧回“旺苍县百佳示范脱贫户”,她荣获第三届“广元市巾帼脱贫之星”。

“养牛活路多哇,天天都做不完。”唐明林插话,“政府和领导帮扶我们,我们自己也要发奋。”他深情地瞅着妻子讲述起来,前年8月,我们去收苞谷草。村民摘走了玉米棒子,苞谷草任随我们收割。苞谷叶子像锯片一样划着手、割着脸,汗水一浸,像醡了盐,痛得钻心。我们全然不顾,手起刀落,嚓嚓嚓地埋头砍着。忽然,几只正在吸食秸秆糖浆的马蜂受到惊扰,齐扑扑向她袭来,蟭(四川方言,读jiǎo,蜇的意思)了她的头顶、后脑。我喊她休息,拖她找医生,她再说不听,再拖不去,偏要坚持收草。很快,头上鼓包了,脖子变粗了,她还硬着颈项,脑壳(四川方言,即脑袋)连着身子一起转动,扭头观察着路面,开起车拉苞谷草。回到家里,她在伤口上抹了蜂蜜,就又开车跑来拉苞谷草了。那天,我们忙到晚上9点后,她忍着痛,早早睡下了,第二天天没亮又爬起来准备牛草了。”

正读初中的二女儿哽咽着补充:“婆婆病情恼火那段时间,吃不下任何东西,一声接一声呻唤,大小便都在床上,全靠爸爸妈妈护理。爸爸坐在床前,给婆婆喂温开水,喂一勺儿,婆婆就吐出来,喂一勺儿,婆婆就吐出来。妈妈流着泪,抽出纸巾,擦了一次又一次。爸爸妈妈既要照顾爷爷婆婆,又要喂牛,太累了。爸爸不止一次,饭没吃完,就趴在桌上睡着了,扯起了扑鼾。”

2021年,她家发展黄精3亩,种植玉米8亩、水稻5亩、黑麦草10余亩,还种植了红苕、黄豆和土豆;年底出栏肉牛20头,收入24万余元。今年,已经出栏肉牛4头,小牛10头,共收入约17万元,纯收入5万余元,出售小猪22头,总收入1.1万元,利润0.7万元。眼下,她家养殖了35头西门塔尔肉牛,还养殖了能繁母猪2头、育肥猪3头。

聊起创业和脱贫致富,她眼睛湿润,道出心声:“没有脱贫攻坚政策,我修不起150平方米新房,我付不起两位老人的医药费,我供不起两个女儿读书;没有养殖扶持政策,我脱贫没那么快,我增收没那么稳当。我赶上了好政策,我也遇到了好人。他们帮扶我,除了喝口水,饭都没在我家吃一口。”说到这里,她满怀感激,如数家珍地报出一串刻在心尖尖上的名字:张健、陈江、孙梦逸、冯辉、奉君、刘词开、昝学恩、周奎林、赵茂绩、李林霖、张俊、姚娟、钱易元……

我这辈子就痴迷养羊儿

旺苍县五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英正在喂羊。(摄影:王庭燕)

九月,山林抹黄,阳光灼热。旺苍县五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英打开圈门,挥动着长长的竹竿,大大小小的羊子咩咩欢叫着蜂捅而出,成群结队地奔向野草丰茂的山坡。她笑眯眯坦言:“我这辈子就喜欢养羊,只要一说起羊儿,我精神就来了。几天不看到羊儿,心里难受得不得了。不管从哪儿回来,衣服都不得换就先去看羊儿。有时睡到半晚上,听到小羊儿叫唤,我睡衣都不脱就钻进了羊圈了。我的被子自己都闻到一股羊膻味儿。我养羊儿真是痴迷了。”

2011年,她和丈夫结束打工,决计利用家乡广阔山林和荒坡,生态养殖山羊。她筹措4.6万元,买回64只羊,走上养羊创业路。没圈,就暂时关在龙凤镇锦旗村娘家旧土墙房里,随后建成约100余平方米全木结构羊圈。两年后,投资6万余元,在婆家龙凤镇白虎村建成300余平方米全木结构羊圈,继续养羊。因为没有技术,治疗羊病用药超量导致母羊批量流产,养60只母羊,辛苦一年难成活20只小羊,不仅没有赚钱,反而亏本了。她痛定思痛,悄悄抹去泪水,勤苦钻研,时常打电话、发视频,向畜牧专家求教,也走出家门虚心向同行取经。县乡畜牧人员多次来到她家,解决补助资金,指导养殖技术。她经过多年努力摸索和总结,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能手。

2015年后,由于技术提高了,销路也打开了,养羊数量超过200余只。当年9月,成立了旺苍县五姐家庭农场。2017年,张英养羊达到370余只。

2021年,张英投资约40万元,在娘家龙凤镇锦旗村占地1000余平方米,修建两栋钢架结构共400余平方米圈舍,建设了干粪堆积棚、化粪池等配套设施,注册了“旺羴”商标。同年,旺苍县五姐家庭农场成功晋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2015--2020年,她整合全县80%以上的养羊户,平均每年销售肉羊3000-5000只。2020年,她荣获旺苍县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被县农业农村局聘为“特邀羊养殖农技员”。2021年,在县农业、科协和工商联指导下,张英等五名养羊户注册成立“旺苍县群英养羊协会”,张英当选为协会会长。协会现有会员110余人,覆盖全县各个乡镇。

万家乡郭金义羊子患病,久治不愈,束手无策,便打电话给会长张英。张英问明症状,判明羊子患上了传染性胸膜肺炎,便带上器具和药物,火速赶往他家,指导他采用静脉注射和中成药拌料喂羊等方法,逐渐治好了羊病。张英还帮他销售种母羊,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为了保障羊子不走失,不糟蹋庄稼,她第一个给头羊、小羊安装定位器,第一个安装钢丝网,围山圈地。经她推介后,全县其他养羊户纷纷效仿。

羊粪常令不少养羊户深感头痛,自用用不完,送人没人要,不处理污染环境。张英急会员之所急,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系果树、茶叶种植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帮助销售羊粪。去年,以每袋60斤、每袋15元销售干粪400余吨。东河镇养羊户张德忠仅销售羊粪就收入1万余元。

政策下来了,她积极宣传落实,尽量满足养羊户需求。她协调县农业农村局,为金子山家庭农场、群华养殖场等争取圈舍补助,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压力,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拥护。

张英曾率领协会技术骨干,受邀前往苍溪县东溪镇花园村等地,手把手传授村民给羊子喂药方法,指导养殖技术。

眼下,她种植10亩黄茶、60亩油茶和芍药,油茶地里再套种玉米,套种的玉米只作养羊饲料。肥料主要使用自家羊粪,初步实现了种养良性循环。

她现身说法,指导全县其他养羊户种植牧草、玉米等作物,开展生态养殖,降本增效,保护环境。

再紧再难,我从不失信

旺苍县桃李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香连清扫猪圈。(摄影:王庭燕)

9月12日,旺苍县农业农村局。李香连送交了自家养猪场环保资料,应约来到农业农村局,像回到娘家一样,她和盘托出自己的养猪经历。

1999年,她贷款3000元修建烤酒房,买回两头母猪喂养。2013年,投资30余万元,在金溪镇江长村修建养猪场。2019年,猪价上涨,赢利100多万元。

因为性格不合、志趣迥异,她和丈夫分道扬镳了。

2020年3月,投资近300万元,选址三江镇桃红村,仅用6个多月,建成5000余平养猪场。仅过一月,便迁猪进场。她流转土地150余亩,成立旺苍县桃李养殖专业合作社。

2020年8月,养猪场突然出现生猪异常死亡现象,前后死亡能繁母猪120余头,死亡育肥猪和仔猪1400余头,只给她留下55头母猪。按当时猪价(其中毛猪19元/斤)计算,她损失约500万元。那段时间,她彻夜难眠,捂着被子偷偷哭泣。第二天醒来,她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依旧英姿飒爽地走向养殖场,有条不紊地安排民工活路。她带领民工无害化处理后,接着清除粪污,冲洗圈舍,喷洒药水,使用液化气喷灯灼烤,最后铺垫石灰。她放走民工,独自精心照料劫后余生的55头母猪,又买回3头种公猪。她要靠这55头母猪东山再起。她给它们换圈舍,一头母猪一间圈舍,像伺候幺儿子一样经管着它们的吃喝拉撒。每次喂猪前,衣服鞋袜换完换净,戴上一次性手套,彻底消毒。到去年6月,母猪发展到145头,下半年出栏810头肥猪。11月,淘汰母猪70头,增加后备母猪104头,配种成功90头。当猪价涨到每斤10元、10.5元时,施工队偏偏浇筑联通养猪场的水泥路,那可是养猪场唯一的通车路。浇筑水泥路前,她从陕西拉回36吨玉米,偏偏有些袋子里的玉米没有干透,生霉了,母猪吃下后黄曲霉素超标,死亡50窝小猪约600头,损失约20万元。母猪需要再喂4个月才能产崽,就要多耗费4个月的饲料。去年出栏肥猪800余头,收入130余万元,不仅没赚钱,还亏数十万元。

说到今年年初利润,她眉头紧锁,苦涩一笑,坦诚相告:去年豆粕3600元/吨,今年6000--7899元/吨;玉米去年8月后1.38元/斤,今年1.60元/斤。今年已经出栏肥猪180余头、仔猪200余头。肥猪单价5.5元、5.8元、6.2元、6.6元都卖过,仔猪9元、10元、12元也卖过,卖一头肥猪约亏400元,卖一头仔猪亏100--200元。不卖又不行,清利息,付水电费,支工资,买饲料,哪样不花钱?

“你拉的有账啵?”笔者问。

“我一身都是账,正儿八经的百万‘负’婆,”她神色凝重,一字一顿地说,“为建桃红养猪场和维持运转,贷款和材料欠款合计230余万元。”她盯着笔者,自我解嘲地开怀大笑:“你说我是不是百万‘负’婆?我还是两百万‘负’婆。哪怕债账这么重,我月月按时清利息,在征信上,我从没失信。”

眼下,养猪场养猪1800多头。她丝毫不敢懈怠,啥事都亲力亲为,严把消毒关,严控养殖成本。她仔细核算过,自己亲力亲为,每斤猪可以节约0.5元成本。她流转了土地,可以种黄豆、种牧草,节约饲料费。

八月以来,旱情肆虐,高温持续。她请求三江供电所改电,保障了电力供应。她带领民工及时清除粪污和积水,因圈施策,综合采用降低养猪密度、开地窗、使用排气扇和鼓风机、圈顶圈内喷水、水帘降温、冷水浇猪头等方法,预防猪中暑、猪湿疹、猪肺疫等疾病,有效遏制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

“我还是要养猪,我就靠那剩下的55头母猪翻梢(四川方言,翻身的意思)。”她掏心掏肺地诉说,“我身负重债,没法当翘脚老板,没法抖起资格耍。我就像在推石头上山,推到半山就不推了,石头滚下来要砸人,我债账就永远背起了。我绝不能把债账留给娃儿。凡是我认准的事情,哪怕前头是悬崖,我都要跳。谈到养猪前景,她两眼放光,信心满满:“眼下,肥猪单价翻过12元了,国庆后还可能上涨,就是迭,也垮不下10元。我卖了猪,欠账基本就扳平了,明年就轻松了。我这一把,算是赌赢了。”她自得地呵呵笑起来,疲惫的脸上陡然生动悄丽起来。她还打算搞猪肉深加工,打造品牌,降低市场风险;还信心勃勃地规划修建停车场、观景台、养鱼池、采摘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