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宛希先:紧跟毛泽东干革命

2023/03/30  浏览量:   作者:黄梅县老促会 蔡桂茂  来源:中国老区网

井冈山烈士陵园19尊革命英雄雕像,紧挨毛泽东雕像右边中排的是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没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烈士宛希先同志雕像。他被称为“毛泽东左右臂”。

1906年,宛希先出生于黄梅县宛家大屋村,1924 年参加革命,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 年在堂兄宛希俨的带领下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担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27 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后,随警卫团离武汉乘船东下,准备去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后因大雾阻隔,未赶上此次起义时间,奉命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党代表。从此,他跟随毛泽东,为拥护和实践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部队减员较大,剩下不到 1000人。为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毛泽东在三湾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部队中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实行军队内的民主制度,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第二天,在永新县三湾村村前一块收割后的稻田里,集合着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队伍。身材高大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健步登上临时搭起的木板台,向大家宣布前委关于改编部队的决定。针对当时作战失利,给养困难,战士思想波动大,有些人想离队回家的实际情况,提出“愿留则留,愿走则走”的原则,宣布回家的每人发5块钱路费。毛泽东的话刚讲完,宛希先就以洪亮的声音喊道:“我坚决跟着毛委员干革命!”只见他高举右臂,跨前几步,挺立在队伍前面。

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他就一直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起义后不久的文家市仁里中学的前委扩大会议上,他同总指挥卢德铭等人坚决赞同毛泽东的意见,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否定了师长余洒度顽固坚持的“直取浏阳,攻打长沙”的错误主张。在三湾改编前,他协助毛泽东了解和分析部队的思想动态,讨论和制定方案,带领第一营的干部战士拥护前委改编部队的决定。在宛希先的带动下,在响亮地“坚决革命到底”的口号声中,大批战士争先恐后地站到队伍前面,表示要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有些原打算回家的战士,也纷纷表示愿意留下。只有少数人离开了部队。毛泽东看着眼前这些坚强的战士,激动得点头连声称好。

三湾改编后,秋收起义余部 1000 多人,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下辖一、三两个营,宛希先仍任第一营党代表,同时兼任团副党代表,并被增补为前敌委员会委员,直接作为毛泽东的助手,抓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在部队中坚决贯彻前委一系列决定,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制度,加强官兵团结,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满怀信心地奔向井冈山。

1927 年 10 月,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引起国民党反动派极大的恐慌。当部队经过酃县水口时,湖南军阀急忙派遣湘东保安司令罗定带领两个团从茶陵出发,分西、北两路进犯酃县水口,妄图一口吞掉工农革命军。10月21 日,茶陵县城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杀喊声。宛希先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一营三、四连攻占了茶陵县城。茶陵的衙门长官、豪绅地主望风而逃。工农革命军抄了县署,砸开了警察局和监狱,救出了被关押的农民运动骨干 80 多人。

原来在进军井冈山途中,工农革命军遭到敌湘东保安司令罗定两个团的围攻时,毛泽东指示宛希先率领两个连,采用迂回战术攻打茶陵县城,把敌人主力拖住。他带着队伍迂回游击,牵着敌人的鼻子转,等敌人晕头转向的时候,出其不意地从侧面打过去,打垮了敌军一个营,挫败了敌军锐气,然后趁茶陵县城空虚时一举攻下茶陵县城。罗定听说他们的老巢被捣,大为惊恐,慌忙撤退,从而解了工农革命军主力部队之围,使之顺利地到达井冈山。

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决定由担任团政治部主任的宛希先和团长陈皓一起,带领部队第二次攻打茶陵,并指示攻下县城以后迅速建立工农兵政权。11月16日部队向茶陵进发,17 日扫清了茶陵县城外围之敌,18 日开始攻城。宛希先挑选了一批精干战士,化装成卖柴卖菜的老百姓潜人城内,摸掉了守城门的敌哨兵,指挥主力发起猛攻,里应外合很快攻占了茶陵县城。

攻下茶陵县城后,团长陈皓一心想在城市过纸醉金迷的生活,抛弃了毛泽东关于建立工农兵政权的指示,背着宛希先,伙同几个气味相投的人拼凑了一个“人民委员会”,委派了一个县长,沿袭旧政权的办事制度,每日依旧升堂办案,收粮纳税,土豪劣绅照样趾高气扬,人民群众仍然没有说话的权利。陈皓一伙整天吃喝玩乐,随意打骂士兵,敲诈群众。

宛希先敏锐地感觉到事关重大,写信向毛泽东报告。毛泽东及时复信他,指出陈皓一伙的“人民委员会”是地主阶级旧政权,必须立即取消,指示他尽快组建一个工农兵政府。经过他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在11 月底的一天成立了以谭震林为主席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这是湘赣边界建立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12 月下旬,国民党湖南军阀以10倍兵力进攻茶陵,恶性不改的陈皓企图叛变,把茶陵 700 工农革命军拉到湘南,向敌军长方鼎英投降。陈皓下令拆掉茶陵县城大门外的浮桥,断绝了回师井冈山的通道,趁黑夜辨不清方向之际,强令部队向湘南方向开拔。宛希先对陈皓的叛逃行径早有觉察,已写信向毛泽东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并派出了侦察员截获了陈皓与敌联络的信件,严正地向陈皓指出:“开往湘南就是叛变革命!”陈皓露出狰狞面目,拍着腰间手枪威胁说:“不跟老子走,老子不客气!

“我看你没有这个胆量!”正当千钧一发之际,传来毛泽东洪亮的声音。原来毛泽东一收到宛希先的告急信,就带着几个干部和一个班战士,昼夜兼程赶来茶陵。宛希先公布了陈皓写给敌军长的信件,揭发陈皓叛变投敌的罪行。毛泽东下令逮捕了叛徒,和宛希先一起将工农革命军带回井冈山。

1928 年1月,毛泽东派宛希先前往九陇山开辟新的根据地。九陇山在井冈山之北,地处宁冈、永新、莲花、茶陵4 县交界,与井冈山成犄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地形十分险要。过去这里党的工作基础差,群众对革命缺乏认识。宛希先带领干部、战士,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白天同群众劳动,夜晚和群众谈心,宣传革命道理,培养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发展了 20多名党员建立起九陇山第一个党支部。在农历年关,以党员为骨干组成行动小分队开展打土豪活动,并组建赤卫队,开展武装斗争。不多时,党支部发展到7个,赤卫队扩大到 200 余人,土地革命的红旗在九陇山高高飘扬。

1928 年3月,江西军阀朱培德部向九陇山大举进攻。宛希先集训共产党员和赤卫队员,宣讲毛泽东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他用通俗语言,总结出游击战术的20字要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绕,绕不赢就钻。”

3月中旬的一天,九陇山区枪声大作,永新县敌保安团500多兵力围攻九陇山,宛希先指挥赤卫队从容迎敌,按游击战术的要诀与敌周旋,诱敌深人,然后在九陇山腹地设置伏击圈,打了一个伏击战,歼敌 200 余人,余敌狼狈逃窜。九陇山根据地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有力屏障。

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湖南农军一部来到井冈山,与井冈山的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3个师,宛希先担任第十师党代表,第十师师长由军长朱德兼任。

同年5月20日,湘赣边界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毛泽东主持这次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边界第一届特委会。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宛希先等 19 人为特委委员,毛泽东、宛希先、刘真、谭震林、谢桂标5人为常务委员,毛泽东为书记,宛希先负责组织工作。

1928 年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6月,湖南省委派代表杜修经来到湘赣边界,要红四军(此时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已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离开井冈山,出击湘南。

当时的中央依据共产国际的指导思想,强调城市和农村相配合相适应地发展,反对只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提出要尽快实现北起鄂南、南到粤北广大地区的割据局面。从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情况看,这种战略意图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湖南省委依据中央意图作出要红军出击湘南的指示,完全脱离了湘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实际。当时的湘南有敌军重兵把守,凭红军几个团的兵力贸然前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毛泽东、宛希先等人与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宛希先理直气壮地和杜修经辩论,他说:“我们从多次较量中深知,对实力强大的湘敌只能取守势,怎么能盲目出击湘南?部队远离根据地,给养无法解决,不是自找绝路吗?大部队出击湘南,伤病员难以顾及,军心岂不瓦解么?你们违背军事斗争客观规律,硬要把部队送进敌人的重围,后果是十分危险的。出击湘南的指示,坚决不能执行!”毛泽东后来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高度赞扬宛希先“力持异义”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特委、军委和永新县委联席会议,决定暂不执行湖南省委的指示,红四军继续在湘赣边界活动,巩固和扩大井冈山根据地。特委和军委联合写了报告,建议湖南省委重新考虑问题,收回调红四军出击湘南的指示。

谁知湖南省委不仅没收回脱离实际的指示,反而作出撤销毛泽东特委书记的决定,派杨开明前往湘赣边界充当特委书记。杜修经和杨开明趁毛泽东、宛希先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远在永新的时候,强行将红四军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组成红军大队,调往湘南攻打郴州。7月17日离开井冈山,7月24日与敌战于郴州,先胜后败,撤出战斗。二十九团随即自由行动跑向宜章家乡,一部分被敌军消灭,一部分散匿在各地,剩下不过百人。二十八团也受到很大损失。总计红军大队人数损失大半。在红军大队离开井冈山后,江西敌军11个团进攻井冈山,我守军只有一个团,寡不敌众,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这就是湖南省委错误指示招致的“八月失败”。

为了挽救失败的形势,毛泽东当机立断,亲自带领部队前往湘南的桂东,接应红军大队回井冈山。就在红军大队欲归未归之际,敌湘赣两军各一部围攻井冈山。井冈山守军只有一个营,在宛希先等人的指挥下,英勇抵抗,将敌击溃,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听到捷报,兴奋异常,提笔写下了著名的词篇-《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9 年1月,为了粉碎敌军对井冈山地区的“围剿”,扩大根据地和工农红军,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二十八团和三十一团向赣南闽西进军,留下红四军三十二团和红五军四、五纵队守卫井冈山,由宛希先协助彭德怀,继续坚持斗争。

1月30日,敌军攻下了黄洋界,夺得八面山。彭德怀指挥部队掩护数百名伤病员突出重围,转战赣南。接着,敌军以4个团的兵力,向九陇山发起围攻。防守九陇山的是永新、宁冈、茶陵三个县的赤卫队。宛希先和刘作述等指挥赤卫队与敌军对峙了三天三夜。敌我力量悬殊,宛希先决定由刘作述等领导各县赤卫队,冒着大雨突出重围。他自己带领一部分机关人员,在深山与敌军周旋。时值数九寒冬,大雪封山,忍冻受饿,历尽千辛万苦。

2月中旬,正是边界斗争最困难的时期,宛希先从深山出来后,他作为特委常委、特委巡视员兼茶陵特区委书记,鉴于特委成员被打散,特委书记邓乾元去上海向中央汇报未归的情况下。立即与特委成员刘真、朱昌偕等取得联系,主动主持召开了永新、宁冈、茶陵三县县委联席会,组成了湘赣边界临时特委,以宛希先、刘真和朱昌偕为常委。临时特委成立的当天晚上,宛希先就组织人赶写了号召群众坚持斗争的布告,第二天派人贴到山下去。革命群众看到了布告,知道特委尚在,备受鼓舞。敌人非常惶恐。

5月初,红五军自赣南返回湘赣边界,确定以永新为中心,稳步向湘赣边界各县发展,建立更大的根据地。宛希先领导茶陵特区委,坚持在东部山区进行艰苦斗争,交替使用军事和政治两手,使党的组织获得发展。1929 年上半年,茶陵县境内已恢复建立了两个区委。茶陵游击队和赤卫队也获得很大发展。

1929 年冬,湘赣边界的土客籍矛盾加剧,导致后来宛希先被害的事件发生。当时,永新县委负责人刘真娶了永新浬田大土豪劣绅龙庆楼的妹妹为妻。结婚期间,适逢边界特委有事。边界特委巡视员宛希先几次派人通知刘真回来开会,刘真未从命。于是混人革命队伍的坏人造谣说,龙家女子是内奸,想利用刘真的关系打进来破坏革命,将刘真的妻子枪杀了。后来,刘真在去南昌开会途中被龙庆楼抓住杀害。有人又趁机造谣放风,诬告刘真惨死的主因出自宛希先。永新县一班人便信以为真,组织永新县赤卫队向宛希先兴师问罪。此时,宛希先正在九陇山工作,闻讯后逃入深山,后未幸免,被永新县赤卫队抓住,于 1930 年初在永新县三湾乡大湾村的河滩上错杀。1945 年中共“七大”期间,经毛泽东提出给宛希先平反,恢复名誉。毛泽东十分怀念这位志同道合的助手和战友,当时拉着何长工的手,满怀深情地说:“长工,还记得宛希先吗?希先是个好同志呀!”

建国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茶陵县历史陈列馆、黄梅县烈士纪念馆都将宛希先的英雄事迹陈列展出。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