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锚定红绿融合发展 建设红色美丽村庄

——关于英山县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调研报告

2021/10/19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上级老促会安排,湖北省英山县老促会围绕“红色村庄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红色历史积淀深厚,红色文化特色鲜明。湖北省英山县是著名的红色苏区、革命老区,是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先后有9支红军队伍转战于此,红二十七军在此建立,红二十五军在此发展壮大并北上长征,红二十八军在此重建并开展游击战争。英山陶家河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唯一红色地标。英山荣获大别山唯一“抗日模范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足迹遍及全县乡村。境内红色遗址遗迹386处,分布于全县11个乡镇26个村。英山为一类老区县,老区村共295个,占总数的95%。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方兴未艾,红绿融合发展走势向好。近几年来,英山县以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为先导,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红绿融合发展为目标,把红色村庄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特别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组成专班专题调研红色文化发展情况。高点站位,科学决策,高标准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速千斤坪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依托白莲河水库资源开发九龙岛康养产业,实现红+绿+旅融合联动,建成南河水乡情精品旅游打卡地,取得了显著成效。英山县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河南畈、百丈河、龙潭河等村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重点示范村”称号,千斤坪村被中组部列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二、主要作法

  (一)坚持保护利用,厚植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基础。

  红色资源是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重要元素。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系列重要指示为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分级保护、属地管理、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要求,全面落实红色资源保护主体责任、直接责任、监管责任,大力实施红色资源“一处一策”保护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资源内涵要素,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红二十五军旧部郁氏祠堂、宿营地安家大屋、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段氏宅、陈卫东和姜镜堂故居等重要红色遗址遗迹进行保护修缮,对全县22处纪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各乡镇村依托自身红色资源,挖掘整理红色历史,相继建成革命历史陈列馆20多个,红色文化传播掀起热潮,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二)坚持党建引领,激活红色美丽村庄发展动力。

  党员看支部,村民看干部。村级党支部是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关键。红色资源重点村大部分在山头偏远地区,地理环境差,交通不便利,贫困人口多,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如“英山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蔡家畈村地处山头地区,人均耕地不足0.8亩。近几年,该村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红色为魂,绿色为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特色产业,建设红色村馆、烈士纪念园、肖伯唐烈士雕像等红色标志,打出“红色鄂豫皖,革命第一村”的品牌,新建红军茶厅对外承包,年收入达3万余元。2021年,蔡家畈村己接待县内外参观学习的游客超过5万人。

  (三)坚持多业融合,增强红色美丽村庄发展后劲。

  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推动村民致富是最终目的。孔家坊村依托“三二暴动”纪念园红色资源,与神峰山庄景区合作,发展大棚蔬菜400余亩、香榧150余亩、黑毛猪800多头,引进湖北楚红酱菜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兴建孔坊酱菜厂,建成2000多平方米扶贫车间,年加工各类蔬菜及农产品17万斤以上,产值过10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

  (四)坚持红色铸魂,促进红色美丽村庄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重要内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龙潭河村充分利用红二十七军红色精神,教育群众,启发村民。在村里建设以红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墙,红色宣传专栏10多处,让村民抬头即见,耳熟能详,内化于心。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独具特色的村级思想道德协会,配合村“两委”开展群众政治思想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新时期的农村政策,宣讲法律法规,推行移风易俗,增强乡风文明,连续五届蝉连全国文明村称号,2019年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三、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在英山刚刚起步,正处在探索实践阶段,一些基层干部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认识不足。有的村还在观望“等”政策,存在“有钱就办,无钱难办”的现象。

  (二)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完善。少数红色资源村基础薄弱,设施不配套,整治难度大,基础条件差、建设任务重。

  (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加强。有的村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上,对红色资源挖掘不够深,与产业融合不够紧,存在“两张皮”的脱节现象,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效果不佳。

  (四)投融资渠道有待拓展。由于自身经济脆弱,缺少大项目支撑,缺少市场主体投入,仅靠政策性单一投资方式,难以满足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需要。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红色党建引领,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2021)1号文件、国务院(2021)3号文件精神,站在筑牢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高度,深刻认识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始终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决策部署、重点组织实施、重点督办考核,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红色美丽村庄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建强村级党组织,配优村党组织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五个振兴”为抓手,坚持思想破冰,突围发展瓶颈,突破发展堵点,解决建设卡点,补齐短板弱项。必须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弘扬“万块石头一条岸,万担泥土一亩田”的英山创业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之中,集中力量办实事,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二)强化科学规划实施,推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向纵深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用系统思维谋篇布局,站在县域全盘规划,突出区域特色,“多规”合一,严格控规,分步实施,有序建设。谋定快动,挂图作战,突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先期在每个乡镇选择1--2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重点扶持,完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崛起,重点推进村级特色产业补链强链、产品提档升级、市场无缝对接。注重与红色资源、旅游资源融合发展,串珠成线,扮靓全域旅游,形成新业态,助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改革创新驱动,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提质增效。改革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深化乡村重点改革。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法律援助团,支持清理盘活农村“三资”,扶持村级财源建设,壮大集体经济。二要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支持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用好土地增减挂钩、碳交易、乡村建设行动项目资金,探索农业投资、担保、保险新模式,突破性解决乡村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实力。

  (四)强化统筹协调联动,促进红色美丽村庄有序建设。县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立足本职岗位,主动担责,向上对接,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扶持。注重乡村有效衔接,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工作指导。厘清重点,开出任务清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靶向施策,提供资源要素支持,做好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打好“组合拳”,唱响“协奏曲”,形成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合力。

  (五)强化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坚持自治、德治、法治并举,持续开展道德讲堂和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传唱革命红歌、时代赞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推进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对“五个振兴”的认知度、参与度,组织引导、扶持激励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之中,调动农民自发参与、主动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成为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者,成为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成果的受益者,实现红色传承、绿色崛起,让红色更红、绿色更绿,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湖北省英山县老促会 金汉 邓柏林)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