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关于江阴市华士镇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调研报告

2023/08/03  浏览量:   作者:江阴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华士分会  来源:中国老区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总书记的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根本方向。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最近,我们对江阴老区华士镇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该镇近年来始终把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强富美高”新华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加大投入、建强队伍、丰富活动等举措,不断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力构建与经济地位相对应的文化强镇,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取得的工作成效

1、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一是镇级设施完备。华士镇现有镇级文化阵地3个,总建筑面积12500多平方米。其中镇文体中心大楼建筑面积8450平方米,设文史馆、展览馆、图书馆等20多个场馆,被评为全国一级文化站。镇老年文体中心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镇职工文体中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华士体育主题公园占地300亩,这些设施为学习培训、戏迷票友和体育社团使用提供便利。二是村级设施全覆盖。他们已建成村(社区)文体服务中心16家,体育活动场所300多个,其中华西文体活动中心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能满足承办大型文体赛事活动需求。三是社会力量添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体服务是我镇的一道亮丽风景,天华纱业集团投资6亿元建成的天华生态园,占地300多亩,天华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体育馆、书场、文艺广场等场馆设施均向社会免费,每年接待参观锻炼人群超60万人次,不仅为惠及整个陆桥片区,还成为了全镇乃至全市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全镇累计建成公共文体设施面积44.8万平方米,人均文体场地设施面积超3.3平方米。

2、文化队伍不断壮大。他们通过以老带新,新老结对,加快了文艺新秀培养。同时,还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鼓励文艺新人“请进来、走出去”培训,让他们在广泛交流中历练成长,加快了文艺人才培养。截止去年,该镇已有各类国家级协会会员7名,省级协会会员12名。他们通过完善制定下发《关于建立村级文化辅导员队伍的实施意见》,明确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专职文化辅导员,确保村级文化设施有人管理、文化活动有人组织、文化惠民有人落实。目前,全镇拥有各类文体团队120余支,骨干文艺团队30支,总人数达2000多名。

3、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他们按照出精品、育人才、强影响的目标,广泛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以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开展为群众送戏、送影、送评弹等活动,推进公共文体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全镇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00余场,其中千人以上文化活动12场次,送电影312场,送戏下乡45场。华士书场邀请苏锡常地区名家天天演出,年接待中老年书客10余万人次,成为苏锡常地区人气最旺的书场之一,还吸引了全国闻名的上海评弹团前来义演。他们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30余项次,特别是全澄欢乐跑华士站、职工运动会等赛事活动深得群众青睐。

二、制约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几个问题

虽然,通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努力,全镇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进程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全镇在农村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着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诸多不适应、不协调地方。

1、认识与需求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客观上各级对发展农村文化还存在着一些思想误区。有些部门重视程度还不够,认为在文体建设与活动中投入了精力与财力势必会分散经济中心的力量,因此就呈现出重大节庆日文化活动组织多、日常文化活动组织少的现象,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群众参与不够普遍等问题。

2、投入与财力的矛盾。从镇一级来讲,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乡镇的负担确实比较重,资金大多投放于解决发展和民生的亟需问题,确实很难拿出更多资金用于文化建设。村一级投入则更加薄弱,主要原因就是财力不足。

3、人才与发展的矛盾。乡村举办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学校、社区的文艺力量以及为数不多的文艺爱好者进行,创作、表演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瓶颈,村一级文化人才尤其匮乏。

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几点建议

推动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一项艰巨任务。在今后以及未来更长时期内,作为老区乡镇更需要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创优、真做真为,努力破解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难题。

1、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文化工作的主动性。要加强党组织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把乡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新市镇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要舍得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证,使乡村文化振兴与社会各项事业振兴相协调,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要定期研究部署农村文化工作,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各级班子考核内容,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通过一级抓一级,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要抓定位谋划,切实提高文化发展的科学性。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做好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镇村文化设施,并逐步完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在文化活动安排上,要紧紧围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到阶段性与经常性相结合,面上与点上相结合,组织机构与民间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文化娱乐活动。

3、要抓品牌打造,切实发挥特色文化的示范性。从华士实际出发要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品牌:一是特色文化之乡品牌,加快创建省特色文化(故事)之乡,要挖掘运用油画大师吕斯百故居、龙砂医学流派资源,打响特色文化之乡品牌;二是博物馆文化品牌,要充分利用好全镇博物馆的资源,在欣赏、鉴赏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在做好传承和发扬两篇文章上下功夫,使本土非物质文化代代相传。目前,全镇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已列入无锡名录的有5项,其中“渔篮虾鼓”列入省名录。

4、要抓好队伍建设,切实满足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既要通过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改善现有文化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更要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建立完善文化人才信息库,将文化人才按照专业、特长等进行分类,做好人才储备,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岗代培”等方法,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为推动乡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老区复兴、乡村振兴应该以乡村文化兴振兴支撑。面向未来,需要继续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以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文化振兴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铸魂工程”。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