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拔除三江营桥头堡据点

2021/04/07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失败后退守长江,在江都三江营构筑了桥头堡垒,妄图依据长江天险负隅顽抗,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为拔除三江营敌据点,扫除渡江障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统一指挥下,于1949年4月9日,我第二十军第六十师第一七九团一举攻下国民党军在江都境内最后一个堡垒三江营。至此,江都全境解放,江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一、江防要塞

  三江营地处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东南长江北岸,是淮河入江交汇口。踞长江之要冲,扼淮河之门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与上海吴淞口、南通狼山、江阴要塞、镇江象山并列为长江五大江防要塞。清朝政府曾在这里设有三江营同知署、守备署、驻扎过兵勇,设立过炮台,最多时有50余尊大炮,这些炮口直对江面,扼守江流,与江对面的镇江圌山炮台组成了一道江上封锁线。国民党军肆图扼守此地,阻止解放军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

  二、侦察敌情

  1949年3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军一七九团奉命攻打三江营据点。为掌握敌情,他们派出侦察小组,先后6次深入据点周围侦察敌情。访问当地群众,绘制作战路线,研究制定作战方案。三江营南濒长江,西傍淮河入江水道夹江口,只有北面和东面纵深宽阔。驻扎于此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三师第一二一团第二营500余兵力,还纠合国民党地方“自卫队”50余人,驻守顽抗;敌部装备精良,配有八二火炮2门,六O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26挺,江面码头停泊炮舰、船3艘。还在三江营外围筑起三道围墙,围墙外开挖了深沟战壕,设置了两道鹿砦,构筑了32座明、暗地堡,形成一个个地堡群。此外,还引水灌入外围几十亩麦田,形成了水深三尺的水网地带,并在所有通道路上埋设地雷,构成易守难攻的防御体系,企图阻挡解放军渡江南下。

  三、激战顽敌

  4月8日下午,一七九团攻击部队从大桥东北的濮家东驻地向三江营进发,途经庞家渡、三墩桥、大桥南街、顾家墩、乔家巷等地。晚8时,一营和二营已接近敌人前沿阵地。一营占领黄家庄西北角的地堡,二营占领郭家庄。9日零时四十分,三营八连首先向敌营阵地发起攻击,爆破手炸开前沿鹿砦。指战员向敌军发起冲击,遭到密集火力杀伤,连长杨火根牺牲,指导员身负重伤,三个排长又相继伤亡,在这紧急关头,一排副排长徐宝清挑起重担,灵活机动指挥战斗,连续攻占6个地堡,为全团发起总攻打开通道。

  清晨5时许,我军炮兵部队向敌据点发起猛烈轰击。山炮摧毁了敌人地堡,又击中敌营部,敌指挥部顿时起火。与此同时, 用重追击炮封锁江边码头,截断敌人的退路;防坦克火炮又摧毁了黄家庄西北的两个地堡。我军第一七八团在西部的北洲(今属广陵区)协同作战,用山炮向三江营敌阵地猛轰。起初在三江营码头的敌舰楚观号和楚雄号还以炮火还击,激战半小时后,敌舰艇见势不妙,调转船头向长江南岸逃窜,三江营敌军全线动摇。

  炮击一小时后,我军发起了总攻击,二营从郭家庄向南推进,三营袭击张家巷,从敌侧面实行强攻。副排长徐宝清率领两个战斗小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连续穿越5道障碍,炸毁7个地堡,率先打到长江边。八连二班第一战斗小组组长杨万均带领4名战士顽强进攻,向敌地堡内投掷手榴弹,其中一枚竟被敌人从枪眼口摔出,落在3名战士之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万均不顾自身安危,将即将爆炸的手榴弹拾起来扔进沟中,避免了伤亡。一营指战员迅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攻占了黄家庄,然后兵分多路向敌军发起攻击,战斗到敌人最后一道鹿砦时,遭到几挺机枪火力封锁,部队一时无法前进,战士石岩松智勇过人,果断利用地形地物,迂回上去,用机枪扫射敌群,当场毙敌4人,其他敌人狼狈逃窜,他们一鼓作气追歼敌军,一直追到江边码头,与先前到达的三营战士汇合,击沉一艘企图向南岸逃跑的舰船。

  四、攻占三江营

  战斗进行到4月9日早晨7时,解放军完全攻占了三江营,敌军全部被歼灭,取得三江营战斗的胜利。至此,国民党在江都境内最后一个据点三江营回到了人民手中。这次战斗共击毙国民党军200余人,俘虏352人,缴获六O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17挺,马、步枪138支,击沉敌舰船一艘。我军亦付出了重大代价,负伤206名,牺牲60名。

  在解放三江营的战斗中,地方干部群众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建立解放三江营支前机构;成立粮草供应站,供应部队粮草;扩建联防队站岗放哨,监视敌人;选择机智勇敢,熟悉地形的干部群众担当向导;动员群众捐献60张方桌,300条棉被,给部队制造土坦克;组织有370多人参加的担架队,上前线抢运伤员。

  三江营战斗胜利结束后,部队召开庆功大会,表彰了一批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副排长徐宝清荣获一等功臣、二级人民英雄称号、战士石岩松荣获二等功臣称号、杨万均小组获集体三等功。

  为了永远缅怀烈士,一七九团与三江营所在地中闸乡政府共建了三江营战斗纪念碑,碑上镌刻有60名烈士名单,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扬州市江都区新四军研究会 丁瑞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