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8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老促会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从2019年底经广东省人民出版社首批正式出版发行的《汕头市潮阳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中抓住潮阳红色基因,选准题材,从3月至6月,历时4个月,向中国老区网、广东老区网投发稿件、照片,先后共刊发专题文章9篇、约25000字、照片33幅,实现有计划、有系统、有成果的宣传报道。挂网文图,均是本区、本镇、本村的身边事、身边人,是新时代潮阳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文章、活教材,令人倍感亲切,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阅读,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鼓起新时代、新征程的精气神,促进了革命老区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在今年5月28日召开的潮阳区老促会第3届第4次全体理事会议上,区老促会的工作,受到汕头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蔡炳锐的充分肯定,他指出,《汕头市潮阳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于全省首批正式出版发行,宣传报道搞得出色。给潮阳区老促会带来了鼓舞和鞭策。
反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斗争的《“潮汕七日红”对潮阳的历史影响》文图先后于中国老区网、广东老区网刊发,引起了全区干群的高度关注,南昌起义军登陆要地位于潮阳区关埠镇巷内村南炮台片京北渡口,京北渡口与揭阳县炮台镇相望,中间隔有榕江,往来村民和游客需乘坐渡船,故称“京北渡”,历来是潮、揭交通要塞。起义军撤离汕头市途经炮台镇,在中共潮阳地方组织密切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村民把130多条大小木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横排成临时浮桥。但京北渡口水流湍急,波涛浩淼,浮桥摇晃不定。贺龙将军当机立断,改为摆渡过江,军民协力,百舟竞发,马到功成。现任巷内村党支部书记林卓焕曾听其时摆渡人的儿子讲述那动人的场面,激动万分,他说,这就是潮阳区活生生的百年党史光辉的一页。
1927年10月1日,起义军前敌委员会机关及贺龙、叶挺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数千人,经今潮阳区关埠镇的巷内、巷口、宅美、上仓、路外、井尾等村,急行军15公里,抵达今潮阳区谷饶镇深洋村附近方圆8000多平方米平坦山脊的赤杜岭,于岭上驻军扎营,以感天大地古庙作为临时军事司令部,夤夜挑灯,于巨石上錾刻“红军万岁”“拥护红军”的革命标语。这里的青山有幸成为南昌起义军的宿营地,还是古驿道途经之处,对研究南昌起义及古今军事路线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该址于2016年被评定为第六批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共潮阳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定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年来在省、市、区、镇党政的重视支持下,该村党委第一书记陈岳生精心带领143名党员和群众,发动乡贤捐资,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公司,做好长期与远期规划,已建成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传统文化、乡村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区,成为各地、各部门单位开展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充分发挥了当地镇党委先行点的作用。
今年6月21日,谷饶镇镇委书记林秋荣率领机关和深洋村全体党员、志愿者,在赤杜岭红军纪念碑前隆重举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队伍整齐,精神抖擞,场面恢宏,与会者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会后,一起到深洋村党员实践基地拥有150亩山地的油柑园参加义务劳动,整枝修株,铲除周围杂草,整治赤杜岭红色旅游区的周围环境卫生。
京北渡口全景
关埠镇巷内村一角
谷饶镇深洋村全景
赤杜岭南昌起义军营地旧址
展示“数风流人物”的南粤英杰《“卢根烈士从事革命活动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根:“潮汕人民的好儿子”》文图先后于中国老区网、广东老区网刊发。该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昭丰高兴地组织党支委、党员阅览了挂网的文图,勾起了当年卢根以柳岗中心小学为阵地,率领中共地下组织和当地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拒签自首书,英勇殉难的回忆。于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前夕,陈昭丰再次组织全村党员、干部阅览学习挂网的文图,号召与会者以卢根革命烈士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共圆“中国梦”,把柳岗建设成美丽幸福的家园,作为回报革命烈士的厚礼。目前,该村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报,充实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根烈士展览馆。
(汕头市潮阳区老促会 郑会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