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活跃在革命老区贫困村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名退伍军人

2018/05/11  浏览量:     

  革命老区雨城区中里镇郑湾村是全区有名的贫困村,该村地处雨城区革命老区核心区中里镇,一九三五年红军在此驻扎近半年之久,召开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开展武装斗争,进行了红军长征途中重大的百丈关战役。展开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地方政权和武装,进行了壮大红军队伍扩红工作,全县有六百三十七人参加了红军。就是在这里革命老区郑湾村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限制一直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难以脱贫致富。

  2015年雨城区全区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该村迎来了一位区政法委工作的副科级干部,退伍军人王瑜担任该村第一支部书记。该同志非常了得,仅在三年的时间内使该村发生巨大变化,于2017年全村脱贫,走上了致富奔康的高速路。这里说说王瑜带领全村2073人脱贫的几招术。一是抓党组建设入手更新观念。建立郑湾开放式党组织生活基地,实现了帮扶单位,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共创共建互学习,互帮助,促发展。为该村党员群众思想激活,观念转变,思路理清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坚持精准扶贫,整村规分块实施。根据当地条件和习惯进行了一果二茶三蔬菜四务工五林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取得显著效果。在村合社指导和划分网格化管理下,目前全村已发展优质猕猴桃3000多亩,茶叶2800多亩。蔬菜350多亩。常年700余人外出务工,挣回收入3500余万元。解决了组与组多年的林地纠纷,加强林竹培植管护,修通了林区道路,变过去的无效林竹资源为有效林业收入。由于以上五大产业的落实,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300元增加2017年的8332元。三是大改善全村基础设施,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王瑜说作为一个派到革命老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看到该村的贫困状况和落后的条件,心急如焚,加之本人出生在革命老区巴中,父亲也是一名军人,本人又是退伍军人,国家干部,老区的情节,军人情节,使自已身感责任重大,尽管工作中有遇到过困难,还是不顾一切的向各级,各部门要项目,要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为该村修建了四点五公里的道路,和一座十多米长六米宽的桥梁,四千多平米的村民活动场所和灾情避难场所。一百多米的防洪堤,防灾保土。使全村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方便了群众,疏通了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四是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引进项目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对本村荒废的五十亩废弃的海虾养殖基地进行改造利用,引进外地老板投资,实行群众,老板和村的三三制股份投资建成了集淡水养殖,休闲,垂钓和乡村游为一体的村级企业,引进驾校利用该村的道路和多功能广场办班培训,拓宽集体经济收入,充分发挥集体设施的经济收益。使该村集体经济从2015年的零收入到2017年达到了1.5万元。五是在精准扶贫上,实行了网格捆绑,从技术资金人力方面实行切快梱帮,强带弱的抱团取暖式,一户一策,结对成亲,从项目扶持到生产销量对贫困户实行全程服务。在王瑜的努力下和村两委的领导下,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得到极大的发挥,实干脱贫的行动得到突显,你追我敢的热情高涨。2017年底经省脱贫验收合格,从此该革命老区贫困村的帽子将一去不复返。

  王瑜同志不久将离开第一书记这个岗位,从事新的工作。可她表示,她在该村的工作还未完成,还留下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仍忘不了老区群众,和老区经济的发展。今后无论在何地和何种岗位工作,都牢记老区,牢记老区群众,关心和支持老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017年11月农业局及农技员对郑湾村猕猴桃种植户进行实地培训

郑湾村猕猴桃种植基地

    (雨城区老促会会长 姚克元)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