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恩施老促会会长于德海: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2018/10/23  浏览量:     

  恩施州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全州八个县市都是老区,88个乡镇,有75个乡镇是革命老区。现总人口400万,全州共有29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左右。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恩施、利川2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6县。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一、回顾历史,深刻认识恩施州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

  恩施州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苏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应、任弼时、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先后建立了以恩施地区为中心或重要组成部分的4块革命根据地,即巴兴归根据地(1928.12-1932.10)、湘鄂边根据地、(1929.1-1932.12)、湘鄂西根据地(1930.9-1934.10)、湘鄂川黔根据地(1934.10-1935.12)。恩施全境先后建立联县苏维埃政府1个、县苏维埃政府7个,苏区及主要游击区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40%以上,全区域当时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其中近2万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为革命而牺牲的达1.2万余人。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成为湖北省政府和第六战区司令部所在地,为护卫西南大后方、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同样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党的“八.七会议”后,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继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区的起义之后,中央策划全国第二次武装暴动,“把暴动的成功厚望寄托在湘鄂西地区”。同年九月开始,中央先后六次研究湘鄂西的问题,直到1928年1月,中央在上海成立湘西北特委后并入湘西特委,并委派贺龙、周逸群回到湘鄂西发动武装斗争,从此,贺龙、周逸群、段德昌、关向应、任弼时、萧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先后创建了湘鄂边、湘鄂西、黔东特区、湘鄂川(渝)黔苏维埃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时期(1930.7—1934.4)。1930年6月,中央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组成红二军团,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曾覆盖75个县市,拥有3.8万正规红军和近20万地方武装赤卫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由于王明左倾路线,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损失殆尽。红二军团不得不转移,从湘鄂西出发,过湖北、驰河南、越陕西、抵湘鄂川(渝)边,经过7000多里的小长征,红军只剩下9000多人了,这时红二军团改为红三军。湘鄂川(渝)黔苏区根据地时期(1934.11—1935.11)。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从湘赣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10月24日,抵达黔东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后恢复为红二军团会师。11月24日,红军解放大庸,奉中央电示,于11月26日成立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开创了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根据地,领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31个县、50多万军民的反围剿斗争。湘鄂西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边界地区,包括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及洪湖、监利、“巴兴归”、“荆当远”等广大地区。1927年底,贺龙、周逸群等奉中共中央指示前往湘鄂西发动武装革命。1928年初,在监利县境内,贺龙、周逸群等与贺锦斋、吴仙洲等领导的游击队会合,打起了工农革命旗帜,随后相继领导了监利、石首、华容、南县等地的年关暴动。1928年4月2日,组织指挥桑植起义,又叫湘鄂西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桑植起义之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贺龙率起义部队进入湘鄂边界鹤峰境内的大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7月初,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成立了以贺龙为书记的(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1928年12月,贺龙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恩施地区与中共施鹤特委会和,根据中央指示,将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改为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1928年底至1929年春,工农革命军先后改编了咸丰黑洞“神兵”、宣恩晓关“神兵”、鹤峰邬阳关“神兵”,相继攻克建始、鹤峰、桑植等县城,开辟了湘鄂边根据地。1930年12月贺龙、邓忠夏率领红军部队回到湘鄂边的鹤峰县走马坪修整,在这里武装收编了川东杂牌军甘占元、张轩、秦伯卿部共3000余人,补充各种枪支2000余支。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对湘鄂西根据地的“围剿”。到1933年11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全部丧失。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贺龙、关向应的领导下,被迫撤离湘鄂西,经过7000里艰难转折斗争,转移至湘鄂川(渝)边地区继续坚持斗争。1933年12月18日至20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丰县大村召开会议,批判了夏曦执行的左倾路线,根据当时的形势和贺龙的提议,提出"创造湘鄂川(渝)黔新苏区"口号,决定红军主力向川、黔转移,“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之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湘鄂川(渝)黔边转战,寻找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这次会议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使红二军团实行了战略转移,在贵州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大村会议”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后,为了策应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最大限度地把国民党军主力背过来,减轻红一方面军的压力,策应、保障遵义会议召开,迅速开辟建立了湘鄂川(渝)黔边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并发动湘西攻势。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红军的主动出击,给国民党反动派造成了巨大威胁,蒋介石惊恐万状,下令调集湘鄂两省的军队,在地方保安团的配合下,先后集中了11个师又4个旅,共130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针对敌人的疯狂进攻,1935年8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主动出击,取得了桑植陈家河、咸丰忠堡、宣恩板栗园等一些重大战役的胜利,根据地和红军进一步扩大。9月,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和游击区已扩大到东至洞庭湖西岸,西至四川酉阳,西北至湖北来凤、咸丰、利川、宣恩,南至沅陵,北至湖北鹤峰,加上黔东和鄂川边两个游击区,人口约200万,红军发展到4个师12个团,2万多人,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同时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1935年11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命令,分别在桑植县刘家坪和瑞塔铺举行红军长征出发誓师大会,除留湘鄂川黔特委和红十八师3000人坚持根据地斗争、牵制诱敌之外,主力部队18000人告别父老乡亲,于当晚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一个多月的转战,我红二、六军团于1936年1月进入贵州。留守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湘鄂川黔特委和红十八师,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的任务后,也突破重围,于1月9日到达贵州江口与红军二、六军团主力会合。1月下旬,我红二、六军团主力继续西征,突破乌江天险,迂回旋转乌蒙山,2月初,占领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红军队伍在不断壮大。湘鄂川(渝)黔根据地上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半年多的反“围剿”斗争中,大小战斗30余次,击溃敌86个团,俘敌纵队司令以下8000余人,毙伤敌师以下1万余人,缴获山炮两门、轻重机枪150余挺、步枪1万多支、电台5部,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其中两次重大战役就是在恩施州境内,即著名的咸丰县的忠堡战役、宣恩县的板栗园战役,活捉了国民党41师中将师长张振汉,击毙85师师长谢彬,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恩施咸丰的大村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主义的代表人物夏曦的错误,使红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恩施州老区人民,始终与共产党和红军生死与共。在战争年代,养育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二、强化宣传,营造革命老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们通过诸多主流媒体以及杂志、简报、通讯等阵地,大力宣传恩施革命老区的光荣红色历史,宣传在促进革命老区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老区建设的成就和变化,宣传基层县市老促会的工作经验等各方面典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我们广泛宣传了巾帼英雄刘小英带领贫困农户脱贫的事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刘小英也被省老促会推荐到国家老促会评选为2017年老区扶贫巾帼英雄,出席了全国颁奖会议。如本会常务副会长冯国亮在咸丰县老促会换届会上满怀深情地的讲话,在红色思源网站上全文登载,反响很大。在纪念建军90周年和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的活动中,我州老促会会长于德海同志利用《恩施日报》撰写了近4000字的题为《不忘党的恩情,加快脱贫步伐》的纪念文章,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巴东县委县政府在思源回报工程发源地金果坪乡召开又一次现场会后,我们及时在报纸、红色思源网、《中国老区建设》等媒体上大力宣传,大大激发了金果坪广大干部群众扶贫攻坚的积极性。为弘扬革命传统和老区精神,我们主办了《恩施新闻网》恩施老区建设网页,选择一批典型宣传,使更多的人群了解老区、关心老区、支持老区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还搜集整理、编辑了《恩施老区革命故事集》,并请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将军和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专门为该书做序。我们还积极做好《中国老区建设》的通联、订阅和用刊工作。

  中国老促会在井冈山召开了宣传工作会后,我们组织了纪念建军90周年和革命老区创建90周年一系列活动。一是利用《恩施日报》,撰写纪念文章;二是组织了大型文艺晚会,登台演员就多大100多人,一千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整台晚会宣传正能量,宣传老区人民的历史贡献,宣传党和军队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观众情绪高涨,掌声不绝,纷纷表示是多年来没见到过的优秀晚会。其中恩施扬琴“血浴中原”节目后来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歌舞曲艺大赛得到金奖,歌伴舞“满山红”节目被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教育频道在中秋晚会上向全国播放;三是向全州转播纪念文艺晚会,事后又多次在州电视台整场播放,我们还到深圳录制了数百张高清光盘发放,大家一致表示这样的宣传是全州老促会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

  特别是我们给州委常委汇报后,常委会议以纪要的形式,要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在今年春天扫墓祭祖的活动中,各级党组织纷纷组织广大党员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意志,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红色传承热。

  三、 五部联合,搞好革命遗址遗迹普查与保护

  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长达40年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全州范围内留下了大量革命遗址、遗迹。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是革命先辈革命精神的载体,是先烈们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只有在全面普查弄清家底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保护和利用,使其成为永久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今年初,由我们州老促会牵头,会同州史志办、民政局 、旅游委、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等五单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普查革命遗址、遗迹并制定上报相应保护方案的通知》,从今年五月到九月,全州五部门历时五个月时间,对全州80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全面普查(这项工作我们比中央两办下发的关于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程的文件早3个月)。我们对近代民主革命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以来,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产生的重要历史活动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遗迹、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者烈士纪念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有关纪念设施进行全面普查。五部门做到分工合作,如史志部门与民政部门联合,对各县市现有革命遗址遗迹统一清理,拟出各个革命时期遗址遗迹的清单和相关材料(含已有材料和需要补充完善的材料);各县市文物部门对照遗址遗迹清单,对现有遗址遗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保护方案及措施;各县市旅游部门对红色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并提出相关意见;各县市老促会负责普查报告的组织、实施和审查。

  普查采取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实地勘察的方法进行,记录以文字、图片、影像、录音及实物搜集等方式完成。在普查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记录档案的规定,建立恩施州革命遗址、遗迹记录档案和革命遗址遗迹数据库,经过相关审批程序后将编制的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名录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以各县市政府名义制定、完善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办法,并提出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建议方案的具体要求。为抓好典型促进平衡发展,我们采取在鹤峰县召开现场会的形式,统一交账,基本完成了全州革命遗址遗迹的全面普查,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两办关于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程的文件要求,拟定全面加强保护和利用的方案向州委常委汇报,切实加强其保护和利用。

  四、广泛动员,搜集整理出版《恩施革命故事》

  恩施州是重点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辈在这块土地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恩施老区展开了轰轰烈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发生过许多重大革命事件,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革命烈士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这是宝贵的革命遗产和精神财富。把这笔珍贵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按照中共恩施州委“我们始终牢记恩施老区的地位和作用,要倍加珍惜那段革命历史,不忘传统,守住根本,自觉担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的要求,我们广泛动员和组织,搜集整理出版了《恩施州老区革命故事》,主要就是反应当时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其目的就是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使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这本书汇编了恩施地区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主体的革命斗争故事,按各县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稿的内容编排,分别记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段德昌、叶挺、萧克、王震、廖汉生和贺英、王炳南、何功伟、刘惠馨等的革命斗争故事;还记述了本地区早期的中共组织领导干部、著名英烈张昌岐、杨维藩、陈年振、陈宗瑜、“范家五虎”、黄兴武、庹万鹏、韦广宽、黄大祯、黄大鹏、廖景坤、田九龙、曾宪文、周念民、吴国清、杨清轩、向兴奎、康兴成等的革命故事。2018年3月23日,中共恩施州委常委会议指出:恩施州是湘鄂西、湘鄂川黔两个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重点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段革命历史,不忘传统,守住根本。

  征集和搜集、整理老区革命故事,意义重大,而且是一项带有抢救性质的工作。岁月渐远,革命战争年代那些故事的亲历者、知情者,甚至故事的搜集者,在世的越来越少。我们汇编的这本故事书中,有35位亲历和口述者,有60位搜集和整理者,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这些革命故事能流传和保存下来。本书稿提请恩施州史志办公室进行审阅,对涉及历史人物、重要革命事件的史实等作审核把关。本书有幸邀请贺龙将军的女儿贺捷生将军为本书做序,贺捷生将军欣然命笔,并满怀深情地在序言结尾处写到:“我爱恩施的映山红!我爱恩施革命老区的山山水水!谨以此献给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老区人民。”

  五、以点带面,让“思源回报工程”发扬光大

  “思源回报工程”是全国革命老区和老促会系统的一个专用名词,它的发源地就在我们恩施州巴东县的金果坪乡。2000年9月,湖北省老促会和湖北省扶贫基金会联合发出文件,并在恩施自治州召开“思源工程”经验交流会,将巴东县金果坪的经验向全省推广。后来,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批语中增加了“回报”两个字,并说饮水思源就是要回报人民。后来“思源回报工程”的提法和经验在全国革命老区和老促会系统推广。

  为使“思源回报工程”发源地发扬光大,我们老促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倾斜。2017年4月24日,我们召集金果坪乡党委书记王卿、乡长卢宗旺专程到恩施州老促会汇报该乡的发展问题,州老促会所有领导参加听取汇报。并对金果坪乡提出明确意见:一是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说的“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要继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优势,打好红色牌;二是要多给县委政府汇报,积极主动争取得到上级支持;三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办64号文件,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四是要发扬老区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特别是要珍惜金果坪是全国“思源回报工程”的发源地,要在新时期做出新贡献。

  中共巴东县委十分重视州老促会的意见,2017年8月3日至4日,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县长郭玲等领导带领交通、发改、财政、住建、环保等22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来到金果坪乡现场办公,研究解决该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实施思源汇报工程项目。县委书记单艳平要求,迅速制定“思源回报”工程五年计划,进一步对接相关项目,预算内的总投入五年不得低于10亿元,今年不得低于1亿元;与会各单位对金果坪乡的投入要“破零”,每个单位都必须有项目投入。现场会后。8月7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牟来举,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钱才东又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具体落实,并以县政府办巴政办函(2017)49号文件确定了2017年度支持金果坪乡革命老区建设具体项目和资金计划,共计项目31项,资金合计11897万元。目前,县委政府正在编制2018至2022年金果坪革命老区发展项目建设规划,涉及14大类77个小项,投资金额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

  我们积极争取州直、县市直部门、企业和社会力量对“思源回报工程”的42个重点老区乡镇开展重点帮扶。州老促会对贫困村的特色产业、教育卫生设施、改善民生工程、革命遗址保护等加以扶持。近五年来,仅州老促会本会扶持“思源回报工程”项目48个,共投入资金2980.6 万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16 个,资金145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8个,资金680 万元;社会文化项目24 个,资金1850.6万元。这些扶持项目带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投入建设发展资金数十亿元以上,使老区人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

  六、不忘初心,努力开创老促会工作新局面

  我们老促会组织,应把宣传老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老区精神、增强全社会的老区意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宣传习近平老区思想为首要,进一步加强老区宣传,努力在弘扬老区精神、凝聚老区建设力量上作出新的贡献。一是要大力加强红色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特别是要加强重点老区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的征集和宣传。老区的先进典型就是老区精神的体现。我们总结宣传他们的事迹,就是在弘扬老区精神。这种宣传,是对正在脱贫攻坚但还尚未脱贫的老区人民来说是一种示范和引领;二是要继续实施好思源回报工程,让老区人民感受到党的温暖,要继续抓好扶贫联系点,让产业扶贫起到管长远的扶贫效果,让老促会在扶贫攻坚的硬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继续抓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工作,同时要在革命遗址遗迹普查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保护、挖掘和利用工作;四是要按照64号文件精神,围绕政策落地,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加强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五是要继续抓好老促会自身建设,以适应促进老区发展的工作需要;六是要积极向中央、国务院反应,争取早日出台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老区振新发展规划,以促进老区的更快发展。

  (该文是恩施老促会会长于德海在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重庆老区工作联席会上的发言)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