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不忘初心 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2018/10/31  浏览量:     

  宁城县老促会于2007年4月组建,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耿志民同志即开始担任宁城县老促会会长。十一年来,他怀着对革命先烈的万分崇敬,对老区人民的深厚爱戴,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加强老区历史宣传为突破口,让社会各界重温老区往事,充分认识老区意义,认真传承老区基因和发扬老区的光荣传统,对推进全县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耿志民同志被中国老促会授予“全国老区宣传特别贡献奖”,被赤峰市老促会授予“服务老区突出贡献奖”。

  一 编写专著 传承老区历史

  宁城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热河省,1940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43年创建中共承(德)平(泉)宁(城)联合县工委与承平宁联合县抗日民主政权,即承平宁抗日根据地。1944年6月22日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延安接见中外记者参观团时曾以“我华北抗日根据地北至热河之宁城”赞誉这里是抗日根据地的最前沿。几年时间里,有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三区队队长高桥等数百名将士及人民群众将最后一滴鲜血洒在抗日战场,建国初期的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到宁城县进行慰问。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变迁和时光的流逝等原因,这些革命史事很多并不为人们所知,甚至不知道宁城县是革命老区,何为老区。为了让老区人民详细了解这些光荣历史,他下力量狠抓了全县老区历史的挖掘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历时两年时间,于2011年主持编著出《宁城革命老区史》,共60余万字,系统地记述了宁城地区的抗日斗争历史和解放战争基本情况,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宁城县没有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历史专著的空白。此书资料详实,编著精当,受到赤峰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史研究等部门好评,获赤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二)历时两年时间,于2013年主持编著出《红色宁城—宁城革命老区历史图文集》,收录有关革命历史和革命遗址遗迹等图片400余幅,并注详细说明10余万字,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图文并茂,很多图片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广受社会好评,获赤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三)历时两年时间,于2014年主持编著出《红色宁城—宁城老革命军人风采录》,共27万字,将全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的900多名革命烈士情况收录,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红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点人物及在世的老革命军人计267人作了生平介绍,将已去世的各个时期的老革命军人计4264人收入名录。此书详实地展现了全县各个时期老革命军人的风采,同时也具体地展现了全县各个时期革命历史形势以及当年全县人民踊跃参军,父母送儿,妻子送郎上前线的光荣历史

  (四)历时三年时间,于2017年主持编著出《红色宁城—老区村史集》,共30余万字,将全县77个老区行政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做了详细记述。

  (五)历时两年时间,于2018年主持编著出《抗日英雄高桥》连环画,共128页,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向中小学生介绍高桥烈士的英雄事迹,向青少年普及宁城革命历史知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二 多种形式 宣传老区历史

  (一)举办图片展宣传。分别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70周年之际,举办宁城革命老区历史大型图片展,每次展板面积200余平方米,在县城广场和部分学校操场展出,时间20余天,观看人数逾6万。2017年建军节,还举办了“抗日英雄高桥事迹展”和“宁城红色旅游景点推介展”,不断以新的形式宣传宁城革命老区历史。

  (二)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在《宁城报》开辟“老区史话”,在《宁城发展论坛》开辟“红色史路”专栏,系列介绍宁城老区历史。特殊节日、纪念日,联合新闻媒体开辟专栏或制作专题节目,宣传宁城革命老区历史。还先后与赤峰市委党史办、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内蒙古电视台、河北省唐山电视台合作拍摄《高桥》、《红旗插在承平宁》、《慷慨悲壮口里人》等三部八集电视纪录片,在多家电视台播放。

  (三)深入机关学校宣传。在全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活动过程中和一些重点节日,到各机关单位和学校做报告,大讲特讲宁城革命老区历史。同时还积极协助县委党校组建了“宁城革命历史”课研组,将革命老区历史宣传纳入了全县党员干部培训教程。

  (四)用文艺形式宣传。推动和协助县文化部门创编了反映宁城抗战历史的大型现代评剧《烽火宁城》,由县群众艺术馆和县乌兰牧骑合作,在县内城乡巡回演出。由于该剧题材好,教育性强,编导演艺水准也比较高,先后被选调参加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和全国评剧艺术节汇演,同时还被内蒙古文化厅派往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兰察布等盟市演出,用艺术形式广泛地宣传了宁城革命老区的历史。

  (五)用文化手段宣传。十一年来,多次与县文联、县书法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县诗词楹联学会合作,举办以宣传和歌颂宁城革命老区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书法展、美术展、摄影展及誓词歌曲楹联征集比赛活动。制作完成以歌颂宁城革命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歌曲《红色宁城》,以歌颂宁城革命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宁城·革命历史诗文集》即将结集出版。

  三修建设施 固化老区历史

  (一)2009年在全国著名抗日英烈高桥牺牲地高桥村修筑了“高桥七烈士陵园”,占地1000余平方米,已成为自治区、赤峰市和宁城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2016年在承平宁及现在赤峰地区第一抗日游击队诞生地范杖子村建起了“承平宁第一支抗日游击队纪念馆”,内中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地人民于1940年创建抗日游击队的历史及艰难的斗争过程;结合新农村建设,以“红色范杖子为主题”,在村头树立巨石标识,在村内路边墙壁绘制红色历史图画,使范杖子村成为一处红色气氛十分浓厚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三)在宁城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乌苏台洼村建起了“峰水山党支部纪念馆”,内中展示了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过程及宁城地区艰难曲折的抗日战争经历;在村头建起“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巨型雕塑,使这里已经成为一处很好的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四)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三区队二连50余位干部战士英勇跳崖地马营子村建起“英雄广场”,在崖顶和崖下建雕塑群等相关设施,同时在战斗发生地西南沟修建“英雄谷”,大力彰显这一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相关专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式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这里与当地林果业结合,已是一处很好的旅游去处。

  (五)在被中国新闻年鉴认定为“9·18”后牺牲抗战前线的第一位中国新闻记者陈子实牺牲地老局子村建起了“陈子实纪念园”,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扩建,占地十余亩,使这里也成为了一处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以上不懈宣传宣传,宁城革命老区的历史史事已在县内及周边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对当地光荣历史已经有广泛认知,对于老区的各项事业都会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老区乡镇、老区村的基础建设、民生事业都有长足发展,科技帮扶、村企对接、一村一品等老区建设等具体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耿志民同志从事老区建设工作已过十一个年头,退休也已经五年,但仍然在乐此不疲,日夜操劳,正在谋划新的蓝图。

  (赤峰市老促会 宁城县老促会 于天慧)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