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农旅融合”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2018/09/25  浏览量:     

  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在践行区委“全域小康龙潭”中,于2014年至2016年,经全乡干部群众不懈努力,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03户140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在全区率先摘帽,率先百分之百消除绝对贫困。荣获利州区全域小康示范乡称号。今年初,又被利州区定为全域旅游示范乡,乡村振兴示范乡建设和领头羊和排头兵。

  龙潭乡率先脱贫后,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立足区位,生态资源等优势,调整发展思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一三产联动,农旅融合,转型发展新路径。

  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龙潭乡位于广元南山南麓,幅员面积138.9平方公里,18个村(社区)近18000人。沿广巴、广南高速连接线,广元至龙潭乡就是20分钟的车程,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境内属丘陵地形地貌,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进入龙潭,展现在面前的群山滴翠、叠岭织秀、藤蔓摇曳,树影婆娑,广阔的田野,花果飘香。是广元城区的后花园,正在按4a级乡村风景区打造。曾经的地下无矿藏、地面无工厂的劣势,转变为发展无污染生态农产品和康养旅游产业的优势。

  龙潭人立足广元城区50余万人的大市场,围绕服务城市富于农村的发展思路,找准着力点,着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在全乡形成“一轴两翼”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以胜利——元山——和平——建设——复兴——林场——青龙等7个村为中轴线,集中连片发展蔬菜产业园。引进成都森男公司在和平——元山——界牌——青龙——柏佛等5个村建万亩优质梨产业园,在红岩——庙坪——曙光——桃园——观山——春风等6个村建2万亩中药材和花卉产业园。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闲暇时向往寄情山水,感受农趣和田园风光。该乡通过引进旅游产业项目,自办农家乐和为自驾游提供方便等形式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今年来,先后引进四川大榆公司、北京市商会、哈俩尼等旅游产业项目,动员发动有能力、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户自办农家乐84家,为自驾提供民宿80余处,乡村旅游初具规模。

  目前,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已覆盖全乡18个村和社区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就业平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如金鼓村返乡创业的胡晓全将原金鼓村废弃的村小旧校舍和100亩荒地租用,投资100余万元将其改造成集乡村旅游为主的农业观光、花卉种植、无公害蔬菜、餐饮、民宿、休闲娱乐、会议接待、农耕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四季生态休闲农庄,有住房间30套、棋牌室20间、就餐雅室15间,可同时接待游客600余人。

  2017年接待各地游客10万余人次,吸纳35个固定工,5000名季节性零时工,固定工年收入2-3万元,临时工每年可收入8000余元。由于农庄游客多,人气旺,金鼓村的村民自发在此形成交易市场,将自产的蔬菜、水果、鸡、蛋等农副土特产品进行交易,带来了人气,繁荣了经济,振兴了乡村。

  二、突出第三产业,创办全域旅游

  一、三产相较,一产是露天“工厂”。受气候、市场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显然三产发展前景好、潜力大。龙潭人在抓产业发展中突出抓第三产业,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何谓全域旅游?我们所说的全域不是过去发展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更不是村村户户大家都去重复的办农家乐。而是把全乡18个村(社区)都打造成可以游、有法游、有游头的全境旅游的圣地。也就是立足龙潭乡区位和生态资源的优势,把龙潭打造成让城里人向往、能吸引外地人来此休闲度假、享受、康养的地方。

  首先,他们邀请了中国城建院等学者专家来龙潭实地调研考察。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和建设,把农业产业园建成景观化、新农村建成景区化、农居建成景点。游客只要到龙潭乡任何一个村、一个产业园,都能看到或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让其留连忘返,不枉此行。

  其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有道路进行提档升级。2017年全乡新建水泥路54.8公里,道路提升项目46.3公里,计100余公里,将通到18个村(社区)的公路全部加宽到8米,改成柏油路面,每个村头都建了公共汽车站、公交车直通到村,所有通组、户的道路4.2米宽,百分之百硬化。为全域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

  同时,对景观点景区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让游客吃饱喝足后,可以散步体验,可以观青山看花海。如果你是公职人员,久居喧嚣闹市,感到烦躁。可以到龙潭乡的元山村养心谷一游。那里是满园翠绿树林,林荫小道曲径通幽,有生机盎然的沃野,有水塘碧水长流,可见鸭戏清波,鱼跃水面。鸟鸣枝头,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天籁齐鸣……心旷神怡,油然而生。如果你想享受一下采摘的乐趣,可到金鼓村四季生态休闲园,采花摘果任你选择。

  第三,在推进全域旅游过程中,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突出打造孝道、农耕、民俗、道教、历史和红色文化。

  ——突出“川北民居特色岁月打造,积极将楹联、民俗绘画、雕塑等民间艺术融入农家庭院文化景观。

  ——对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文化广场、停车场、运动场等改造建设中配套实施绿化、亮化和文化景观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如观山村的24孝壁画和桃园村的体育广场、蓝球、网球、乒乓球设施一应俱全,和平村的梨园石板雕刻了农时24节气的农耕谚语,界牌村的文化广场墙壁浮雕了新、旧社会和改革开放三个不同时期农民不遭遇和不同生活状况,展示农村的历史文化。元山村的文化广场将老子的《道德经》刻写在广场的板壁上,建设村对梁家岭原程家碥乡苏维动乱遗址的打造,形成独特红色人文景观。

  由于优美漂亮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农家特色绿色美食,吸引了众多的城里人、四面八方外地人来龙潭乡村旅游。据统计显示,2017年游客量达60万人次,收入达7000余万元。元山村《香坝里》农家乐,平常每天有游客150人左右,双休日、节假日游客多达240-250人左右,去年一年就净赚了40余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

  任何一个成功事业,离不开党的领导、政府的引领、各级干部群众支持和努力。“农旅融合”发展也一样,龙潭乡根据第八届利州区委提出的“全域旅游”要求,成立了以书记、乡长为正副组长、分管领导、相关部门领导、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推进组,并在界牌、建设、金鼓三个片区建立了三个党群服务中心,将优质审批服务和便民服务向各村延伸,每村建便民服务代办站,在“农旅融合”发展中凡涉及群众有关利益问题,让群众就地就可以解决,该办的事就地就可以办,受到各村居民热烈欢迎。如在农业产业适度规模推进中,涉及部分群众搬迁移民,该乡高标准建成了桃园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30户103人,顺利实施了移民到位。还通过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提升风貌打造,落实了入户道路、院坝硬化、改厨、改厕等,现在全乡农居院坝、人户路硬化率达99%,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美丽新农村品质和卫生环境。

  还通过加大新型主体培育,着力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旅融合”和多村振兴。通过资金入股、股权量化到户,实现农户土地租金、股权分红、保底分红、劳务输出等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增收。全乡17个村已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群众初步享受红利释放。如春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716人,以加入金陆种养合作社取得分红;桃园村1036人以土地租赁入股天麻种植基地方式取得分工;官山村691人入股广元市精珍味业种植合作社订单式种植辣椒、蔬菜取得分红。每个村集体都有5至20万元的收入。

  龙潭乡每年还通过开展风情龙潭、世外田园旅游节活动,宣传龙潭“农旅融合”发展资源,招引四面八方游客到龙潭来观光赏景,休闲度假和旅游。较好地促进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龙潭乡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既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又为乡村振兴带来活力和生机,为今后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费茂如)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