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融入“百村千户” 助推精准扶贫

2019/03/27  浏览量:     

  实施“百村千户”工程,建立扶贫工作联系点,是湖北省老促会紧扣精准扶贫,助力老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 革命老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我们蕲春县老促会认真贯彻落实省老促会有关精神和要求,大力实施“百村千户”工程,坚持探索创新,采取“四法并举”,有效推动了蕲州镇邵龙村、青石镇龙溪村、向桥乡曹大山村等三个住点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今的邵龙村,以银杏种植为产业龙头,以太阳能发电、水产养殖为支撑,每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档升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龙溪村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紧扣“养生蕲春”的发展思路,立足“龙溪谷”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易地搬迁、修路铺桥、洁美行动、景点打造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全县的旅游名村。曹大山村,大力发展黄牛、山鸡养殖和油茶、黄精药材种植,让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山区贫困村“扭亏为盈”,年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6万元,贫困户由原来的66户减少至18户,贫困人口由192人减少至29人。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选准书记,建好班子。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住点帮扶工作有很多事情要做,但选书记,抓班子,建队伍是关键,是治本之策。为此,我们首先从选好书记,建好班子入手,激发村“两委”一班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曹大山村是我们全县有名的“五无”村。无通村公路,这里和安徽省宿松县交界,距离乡政府有12公里,长期交通不便;无办公场所,“两委”班子基本没有地方办公;无致富产业,群众没有增收门路;无经济收入,集体长期欠债,村里没有一分钱积累;无人愿当干部,10年就换了五任支部书记。县老促会进驻该村后,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与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交心谈心,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贫困村要出列,曹大山怎么办”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村出列、户脱贫,必须要有能人引领、大户带动;要致富,建支部。经过我们反复酝酿协商,大家一致认为,在深圳打工10年,有经济头脑、敢闯敢试、务实担当、乐于奉献的张光进同志是支部书记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我们通过多次的电话交流沟通,做其亲属朋友工作,用乡情、亲情、真情打动张光进,毅然选择放弃优厚的待遇,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三年来,张光进充分利用本村丰富的山林资源,带领群众发展黄牛生产,引领群众增收脱贫;新建了村部,修通了村组公路,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由原来的一个深度贫困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黄牛养殖专业村。由过去的“五无”村,变成了“五有”村,即:“有能人带领,有通村公路,有办公场所,有村级积累,有发展产业”。邵龙村书记陈健生,抢抓市县两级老促会驻村帮扶的机遇,狠抓银杏产业的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在全县的前列,该村是全县首批出列村。

  二、 理顺思路,发展产业。要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发展思路是前提,因地制宜是基础,找准路径是关键。我们县老促会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村组找群众座谈,请专家论证,帮助三个村理顺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规划发展产业,较好地推动了住点村产业的发展。蕲州邵龙村,立足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银杏1500亩,成为“全县银杏第一村”。青石镇龙溪村,紧扣全县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十里大溪谷,秀美龙溪村”目标,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每年引来武汉、黄石、九江等地游客30万人次。向桥曹大山村,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引导村民养殖黄牛600余头、放养山鸡10000只、种植黄精500亩、油茶8000亩,带领村民走上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三、引进资金,兴办实事。贫困村要出列、贫困户要脱贫,必须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资金就是源头之水,有了资金就能办实事、做大事、干成事。近三年来,蕲春县老促会在省市老促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先后为三个村向县政府争取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2360万元。其中,邵龙村1000万元、龙溪村960万元、曹大山村400万元,为加快三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如我们老促会为邵龙村引进资金1000万元,兴办了改造基本农田1200亩、硬化公路8公里、改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卫生室、新建群众活动广场等十件实事。为龙溪村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00万元,已建成5.65公里的通组公路、三座桥和两个文化广场。为曹大山引进资金300万元,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新建23个贫困户安置房、修建5.8公里的旅游路,安装路灯42盏,整改电力线路3.5公里,等等。通过把这些事关民生、事关发展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当地群众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四、转变作风,真心帮扶。一是变“光说无行动”为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每个月到住点村看实地、察实情,督进度、搞协调,主动加强与县农办、产业办、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帮村落实政策,争取项目,解决问题。二是变“散马无龙头”为主动引进市场主体。帮助曹大山村成立了蕲春县野然黄牛专业合作社,该社已发展黄牛2000头,每年出栏1000头。帮助邵龙村引进“明秀银杏生产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亩,并安排30多个贫困户常年在基地务工,户平增收8000元以上。帮助龙溪村引进新世纪苗圃场陈彬老板回乡开发“龙溪谷”乡村旅游项目,现已投资1600万元,修通了环谷游公路5公里,游客接待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通过市场引导,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是变“巧妇无米炊”为主动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跑项争投力度,带着住点村的书记到省市老促会汇报工作,以干求助,以助求进,积极争取省市老促会扶持项目资金36万元。县老促会还为三个住点村争取财政支持资金219万元。省老促会刘建新会长一行2018年10月到蕲春调研,对我们县老促会帮扶的三个村扶贫工作的作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四是变“发展无保障”为主动落实优惠政策。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老促会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促进全县银杏产业发展的建议》,促成县委、县政府作出“新发展矮化采叶银杏,每亩扶持资金1000元”的政策决定。2018年,在县老促会的推动下,全县新发展银杏3000亩。同时,为了促使扶持资金足额发到种植村,县老促会主动作为,牵头组织县产业办、供销社、财政局、扶贫办等5个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评估验收组,深入到全县9个乡镇、29个重点村,逐一评估验收,共同签字确认,确保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到位,用之于民、取信于民。

  (蕲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范建君)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