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象地老区基点村走访记

2017/06/08  浏览量:   作者:雷津慧 张容声  

  在福安与周宁交界的群山环抱中,有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一条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村后的山涧有深潭瀑布群,尉为壮观,乃至成为民间祈雨之圣地。传说古时这里有户人家,养的牛居然生出了一只小象,因而名曰象地村。

  这是福安市最西部的老区基点村,下辖雷打石、卜岗、卜洋头3个自然村。相传在清康熙三年,郑姓从福州府长乐移迁此地居住,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土地革命时期,该村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也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的老区人民不等不靠建设自己的家园,近来年在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3个自然村也陆续搬迁到主村,形成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昔日贫瘠、地处山沟的象地村,正在悄然发生着美丽的蜕变。

  美丽村落 红色家园

  一条源自周宁县境内高海拔山区的溪流,流经象地时,跃落成几处神秘的深潭瀑布,民间唤曰“龙井”,传说有龙在修行。据明朝《福安县志》记载,井内之龙为显迹岩洞龙王。因而数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一,周边群众都会到这里举办祈雨祈福祭祀活动。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如此美丽传说的村落,解放前是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村落,饥寒交迫困扰着群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80多年前,在陈挺、阮英平、罗俊英等革命前辈的带领下,象地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革命运动,革命活动如火如荼,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地派兵前来镇压、骚扰、破坏。

  1934年,村中一位名叫陈用和的地下党员刚回村发动群众,就被前来镇压的国民党军队撞上了。陈用和为了掩护群众转移,不幸被捕,面对威逼利诱乃至严刑拷打、灌辣椒水等残酷刑罚,大义凛然,就是不屈服,被恼羞成怒的敌人残杀于该村的桥头。

  除了陈用和,该村还有郑宜济、缪希法、谢振禄等3位革命烈士,他们为了给群众谋利益,果断参加了红军,在北上抗日之中,英勇牺牲。

  自强不息 修筑富路

  解放初期,贫穷落后仍然困扰着象地这个老区基点村,群众住的是破破烂烂的土木结构房屋,有的家庭好几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屋里,每逢狂风暴雨、洪魔肆虐,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可耕用的田地少,自然灾害又频发,到了每年的三四月份,群众就要四处借粮,借不到粮食的只有依靠国家的稀少救济粮勉强度日。

  当年,象地村每年需要完成粮食征购830多担,为了完成任务,群众每年都要想方设法筹钱,到下白石、溪柄等有生产早稻的乡镇购买谷子。“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困难,但是国家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好。”象地村的前任村支书陈锡松说,为了谋生存、求发展,象地村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的意志和品格。长期以来,象地村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跨越发展,靠的就是这种奋斗精神。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象地村靠山吃山,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群众下田栽姜种茶,上山造林植树,宜茶宜果宜林,全村624亩水田、800多亩农地,2000多亩林地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群众的生活水平终于一天天好起来,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善。

  要致富先修路,象地村群众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老区精神。陈锡松回忆说:“从前交通上靠的是两条腿走路,要到穆阳集镇,每天得起个大早,挑上农产品,步行出去。下午挑着沉重的担子,急急地往回赶,到太阳落山了,才能勉强赶回家。很多人由于挑担过重,劳累过度,都成了驼背。”自1986年开始,村民们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硬是用锄头挖出了5公里长的小康路,告别了肩挑背驮的历史。

  多方帮扶 老区更美

  近年来,党和政府给了象地这个老区基点村很大的关怀和支持。2004年,该村在上级支持下,投资140多万元铺设了进村水泥路,群众“行路难”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生产资料及农产品进出也大大方便了,杉木、毛竹等农产品的价格也由于运输方便,收益提高了数倍。同时还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投资5万多元修通了长340多米的环村公路,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雏形。

  2012年以来,象地村投入了60多万元,修建了沿村两岸的防洪堤;在乡党委、政府和市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北山马路头村24户100多人口,全部搬迁到了象地南山平原地带建新房,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现在每户平均建钢混水泥房已达2层以上。而村中其他群众也修建了新房,进行了漂亮的装修,厨房、卫生间、卧室一应俱全。

  目前,象地村正在建设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支书郑宝容说:“以后我们村的大妈也有跳广场舞的场地了,在这里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村子更加热闹起来了。”

  下一步,象地村将在旅游业方面下工夫,将“象地龙井”推广出去。据郑宝容介绍,从象地出发,步行大约5公里即到达“龙井”,那里的奇观甚多,有百丈瀑布、龙塔、苏八公沄塔、老鹰岩龙洞等,是个休闲旅游、猎幽探险的好去处。

编辑:李自超